張軒寧

摘 要:雖然網絡創業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但網絡創業與所有創業行為一樣,風險不可避免。本文通過分析邯鄲市院校學生對于互聯網創業的了解情況,總結分析當前高校學生互聯網創業的現狀,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和實踐策略,優勢結合學校學生群體優勢,以網絡及電子商務為工具,帶動大學生緊跟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步伐,加大學生群體聯合,這將更有利于學生提高網絡就業、網絡創業的成功率。
關鍵詞:互聯網+;創業;大學生
4G時代的開啟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的日益發達,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注入了巨大能量。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不斷增加,而社會上的就業崗位卻沒有相應地增加,“畢業即失業”的現象十分普遍,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因此,在當前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大學生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創新創業成為大學生學習的必要途徑之一。
一、調查思路、范圍
(一)調查思路
因為邯鄲市有多所高校,學生人數眾多,采用全面調查顯然尤為不現實,因此,我團隊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以小見大,通過對少部分的典例的分析來說明整體。對邯鄲學院以及河北工程大學主校區、中華南校區、叢臺校區學生的隨機抽樣綜合調查,此外,鼓勵同學們分享填寫網絡調查問卷,擴大調研范圍,使調研結果更具有一般性,使調研數據更科學、更可信,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代表性誤差,通過對樣本的充分仔細調查,剖析問題本質,得出合理的調研結果,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調查范圍
以邯鄲市在校大學生為主,發動在校學生分享網絡調查問卷,涵蓋河南、山東、安徽等省市部分同學,以本科學生為主,加之專科學生,使調研結果更具說服力。
二、調查結果
(一)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必然趨勢
大學生網絡創業的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是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背景的產物。
①由于當前高校不斷擴招,本科畢業人數逐年增多,而工作崗位并未有太大變化,因此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就業壓力。
②隨著互聯網使用人數的不斷增加以及越來越多互聯網創業的成功案例,因此點燃了大學生的創業激情。
③大學生自我意識較強,希望通過某種途徑盡快實現自我價值。
(二)調研結果分析
1.經管類專業背景明顯
根據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網絡創業研究中心的枟大學生網絡創業現狀與趨勢———中國大學生網絡創業研究報告:71.57%的大學生網絡創業者具有經管類專業背景,具體專業為經濟學、電子商務等,理工類和文史類專業的大學生網絡創業者分別占11.22%和2.24%。大學生網絡創業者具有較明顯的專業特點。
2.“互聯網+”是主要創業模式
被訪者選擇在B2C電商平臺上創業或借助百度、微信、QQ等進行網絡營銷的被訪者占67.39%。
3.個人經營網店是主要創業形式
78.79%的被訪者沒有進行正式的工商注冊而直接開網店,只有21%的被訪者在進行工商注冊后再開網店。
根據調研結果:66.66%的被訪者兼職經營網店,其中兼職個人經營的占27.27%,兼職合伙經營的占39.39%;只有33.33%的被訪者全職經營網店。這說明,真正全職進行網絡創業的大學生只是少數,大部分大學生以兼職形式進行網絡創業。可以看出,河北大學生進行網絡創業的首筆資金主要來自創業者自籌,獲得政府和社會的資金支持的被訪者非常少。
4.網絡創業規模較小
團隊人數為2-5人占大多數,占比為54.35%,6-10人占22.83%,1人占16.3%,11-20人占3.26%,超過21人占3.26%。
綜上,從創業人員數、聘用員工數以及啟動資金額來看,與實體企業相比,大學生網絡創業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
三、合理性舉措
(一)健全大學生互聯網創業保障體系
政府應進一步健全大學生網絡創業服務體系,將創業優惠政策落實到每個有需要的創業者身上,依托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及高校的就業服務部門,為大學生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推介、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補貼發放等“一站式”創業服務。
相關金融機構可為大學生創業設立專項基金,必要時提供貸款,做好資金上的保障,同時改善服務環境,提高服務效率,營造出鼓勵、支持、保護大學生創業的社會氛圍。
(二)改變就業觀念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就業的形勢也呈現多元化,但是父母仍然堅持保守的就業觀念,因此父母對于大學生互聯網創業能否成功起著重要作用。當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遭遇困難和失敗時,父母應該給予他們包容和鼓勵。
(三)大學生應為電子商務創業做積極準備
創業學生應做好準備工作。創業前制定合理規劃,理性選擇創業項目,并隨時了解相關政策,主動尋求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創業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加強溝通交流,提高實踐能力、競爭能力和社會適應性,為迎接各方面的挑戰做好充分準備。
四、結語
在網絡迅猛發展的今天,網絡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空間。網絡創業的大潮下,大學生創業者們也紛紛傾情投入。但在創業過程中,大學生們因創業經驗的缺乏而面臨著種種問題與挑戰,但這后面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本文對日后大學生網絡創業將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由于時間、水平和資料收集等方面的局限,本文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今后將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小瑋.大學生網絡創業“抱團”模式成時尚[N].新華每日電訊,2009(4).
[2]龍超凡.大學生網絡創業如何走得更遠[N].中國教育報,2009(2).
[3]胡源珍.高職在校生創業利弊談[J].職業教育研究,2008(11):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