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圓圓
摘 要:中國民間舞蹈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由廣大勞動人民。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形成,是中華民族舞蹈藝術的根,專業舞蹈工作者在這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民間舞蹈文化代代相傳,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不斷豐富自身而日臻完善。
關鍵詞:民間舞蹈;特色;發展;現代化
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同全世界其他民族的民間舞蹈文化一樣,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它貫穿了幾千年漫漫的時光,不斷發展變化并影響著其他的藝術形式。它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有著罕見的生命力。隨著時代的變遷它在不斷發展和變化,正是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使得民間舞經受住了考驗,生生不息。民間舞能夠最直接、最生動、最富感染力,也是最直觀地表現該民族人民的性格、氣概、氣質、生活方式、本質精神、物質文化、生存狀態乃至宗教信仰等等一切。所以,民間舞在中國的美學史上有著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已成為中國文化構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民間舞蹈是由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形成,并在廣大群眾中廣泛流傳的舞蹈形式,反映著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斗爭,以及他們的審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和愿望等。由于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自然條件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區特色。在民間舞蹈比較豐富和發達的地區,由于民間舞藝人的個人氣質和技術水平的不同,還會出現大同小異、同中有異、各具個性特色的情況。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幅員遼闊、地貌多樣,因而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千姿百態。不過,整個中華民族的民間舞蹈也有一些共同的特色:1.載歌載舞,自由生動。歌舞結合的的藝術手法可以比較自由的表現出比較寬泛的內容和情感,并易于群眾理解和接受。如漢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花燈”,藏族的“弦子”等。2.巧用道具,技藝結合。我們可以借助舞具來增強舞蹈的表現力,舞具也大多拿在手里表演,如手絹、扇子等,舞者可以通過舞具更充分的抒發情感。借助舞具豐富和強化舞蹈的表現能力和造型能力,是我國民間舞藝人高度智慧的結晶和獨特的創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3.形象鮮明,情節生動。我國的民間舞蹈(特別是漢族民間舞蹈)多以一定故事傳說為依據,人物性格鮮明突出,如廣東民間舞“英歌”,就是描寫梁山伯好漢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舞蹈形象驍勇英武。4.自娛性和表演性統一,群眾既是觀眾又是表演者。各種民間舞蹈活動,對舞者來說是自娛,是用有節律的人體動態來抒發個人的情感,但同時也是為了表演給人欣賞;而原來的觀舞者興之所至,有時也會情不自禁的加入到舞隊中去,即興舞蹈一番。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國當代舞蹈體系中一個重要領域,是中華民族舞蹈藝術的根,專業舞蹈工作者在這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五十年代初,舞蹈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了國家重視,這使得中國民間舞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的舞蹈工作者對各民族的民間舞進行了廣泛的普查、挖掘和整理,許多民間舞經過藝術加工后走進劇場,搬上了舞臺,使一些自娛性民間舞蹈節目發展成為專業性的舞臺表演藝術,更高程度地發揮了美的特征,成為精粹凝練的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藝術珍品。許多節目在歷次世界大賽中獲得殊榮,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荷花舞》、《鄂爾多斯舞》、《孔雀舞》、《摘葡萄》等。
隨著時代對藝術的期望逐步提高,舞臺民間舞蹈創作在原汁原味地反映廣場民間舞蹈風格特征基礎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90年代初,著名編導張繼剛對民間舞做了進一步的提煉和升華,他創作的作品已不再帶有濃郁的地域風格,動作特色也不再重要,而努力于情感的提煉,是一種對民間舞蹈語匯進行富有感染力的重新組合后的精神升華。張繼剛用這樣的方式,創作了《俺從黃河來》和被評為世紀經典的《黃土黃》等作品。在這群像,看到的是一種是一個些作品中,人們看到的黃河、黃土同在的情感和精神。
1996年夏天,一批從北京舞院畢業的青年人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舞蹈晚會。在晚會上,明文軍、高度等一批青年編導,推出了一些具有理性創作意識的舞蹈作品,表達了他們對民間舞的重新認識和把握。中國民間舞作為對民族情調的最直接、最激烈的體驗和把握,一直激發著民族生命力的高揚和蓬勃。在二十世紀就要終結之際,1998年6月在北京由中國文聯、中國舞協會主辦了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大賽。在這中國舞蹈藝術最高獎項的比賽中,中國民間舞佳作紛呈,走向成熟,為中國當代舞蹈平添了一道多彩亮麗的風景。
民間舞蹈文化代代相傳,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不斷豐富自身而日臻完善。祖國的富強為各民族的文化發展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并且提供了物質和經濟基礎,從而開辟了廣闊的藝術創造道路。民間舞蹈的精髓得到了充分的發掘和發展。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方向形成了明確的目標。1、通俗文化方向。不分自娛性還是演藝性,以通俗為主要特征,并且特別重視自娛性舞蹈,這就是戴愛蓮先生主張的“民族舞蹈大家跳”。這個方向是以已經形成了的、具有一定題材及固定了的形式和傳統的民間舞蹈為基礎的。2、精英文化方向。主要是演藝性舞蹈,以高雅為主要特征,重視技藝,從民間舞中吸取營養,發掘民族精神,提煉動作元素。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民族民間舞應走向現代化。中國民族舞蹈的現代化應當具有民族特色:民族的內涵、民族的形式、民族的審美情趣。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傳播民族的歷史文化和適應群眾在現代生活中的審美習慣,需要繼承優秀的傳統。但是由于時代在前進,人類的科學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群眾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審美情趣都在不斷發展變化,所以民族舞蹈也要在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借鑒世界上其它民族和國家創造和發展優秀文化藝術的經驗來豐富民族舞蹈的創造能力,以求不斷發展與時俱進。日益改觀的人民生活、繁榮昌盛的民族文化使得民間舞蹈煥然一新。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將歷經多重的淘洗,多重的接引,多重的揚棄,最終以寬松、兼容、自然、率真的民族傳統優勢和個性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