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廣義意識概念認定,意識是賦予現實的心理現象的總體,是個人直接經驗的主觀現象,表現為知、情、意三者的統一。狹義意識概念則指人們對外界和自身的覺察與關注程度。知:指人類對世界的知識性與理性的追求,它與認識的內涵是統一的。情:指情感,是指人類對客觀事物的感受和評價。意:指意志,是指人類追求某種目的和理想時表現出來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頑強不屈等精神狀態。
人類的意識可以分為一系列層次等級。大衛·霍金斯在《Power?vs.Force》這本書中提到,人類的意識可以分為一系列層次等級。從低到高,意識等級分為:羞恥,內疚,冷漠,悲痛,恐懼,欲望,憤怒,驕傲,勇氣,中立,主動,接受,理智,愛,喜悅,平靜,啟發。雖然在不同時候我們會在不同的意識水平上跳來跳去,但每個人通常都有一個主要的“自然”狀態。
羞恥——離死亡只差一步。要是處在這個層次上,你很可能在盤算著自殺,要么就是一個連環殺人狂。自我怨恨的結果。
內疚——比羞恥高一級,但你仍然會有自殺的想法。你覺得自己是個罪人,因為過去犯下的罪行無法原諒自己。
冷漠——感覺毫無希望或者被人迫害。一種習得的無助狀態。許多無家可歸的人就被困在了這層。
悲痛——長久處在一種傷心和失去的狀態。失去最愛的人以后,你可能會掉到這個層次上。意志消沉的一層。不過還是比冷漠高一等級,因為你正在開始逃離麻木。
恐懼——總覺得這個世界很危險,很不安全。妄想癥。要么有人幫助你提升到另一個等級,要么永遠困在恐懼中,比方一段虐待的關系。
欲望——不要把“欲望”這一等級與“制定目標、達到目標”混為一談,這一等級是對金錢,贊美,權力,名譽等等的沉溺,奢望,以及強烈占有欲。物質主義。煙癮,酒癮,賭癮就存在于這層。
憤怒——在這一層次的人,通常因為低層次的愿望無法得到滿足而有挫敗的感覺。這一層次要么激勵你向高層次進發,要么就是把你困在怨恨中。在一段虐待關系中,你通常會看到一個憤怒的人與一個恐懼的人在一起。
驕傲——第一個讓你感覺不錯的等級,但這種感覺是假的。你的感覺好壞完全取決于外部環境(金錢、聲望等等),所以這種感覺很容易受到攻擊。
勇氣——擁有真正力量的第一個等級。在這一層上,你覺得生活充滿挑戰,令人激動,而不是對生活無能為力。你開始把你的未來看作是過去的一個進步,而不是一成不變。
中立——“我活著,也讓別人活著”這句話就是這個層次的縮影。靈活,獨立,沒有拘束。許多自己為自己工作的人就屬于這個層次。一個很舒服的層次。滿足與懶散的一層。你只要照顧自己的需求,但不會把自己逼得太緊。
主動——既然你基本安全又舒適,這時你會開始更有效地利用你的精力。得過且過已經不夠好了。這是發展意志力與自制力的一層。這些人是社會的“主力軍”;他們很好的完成任務,卻沒有什么抱怨。如果你在上學,那你一定是個很好的學生;認真對待學業,投入時間取得好成績。這是意識變得更加有組織,更加有紀律的一個高度。
接受——這里,發生了一個強大的轉變,你覺醒并發現了積極主動生活的可能性。在主動哪一層上,你變得有能力,而現在,你想要好好利用你的能力。這是制定目標,實現目標的一層。這一層次驅使許多人換工作,開始新生意,或是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
理智——在這一層,你超越了低層次的感性思考,開始清晰而理性的思考。當你達到這個層次以后,你便有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你的理性思考能力,可以利用你的自制力和主動性去完全開發你的自然能力。你會說“哇,我可以做到所有事情,我知道我必須好好利用自己的能力。那么,怎樣才能最好地利用我的才能呢?”。你環顧世界,開始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像愛因斯坦,弗洛伊德就屬于這一層。很明顯,大多數人一輩子也達不到這個層次。
愛——這里所說的愛并不是一種情感。這是一種無條件的愛,是對于你與世界萬物之間聯系的永恒理解。有一種憐惜在里面。在理智那層,你活著是為了服務你的大腦。但最后掉進過度理智的死胡同。你發現你需要考慮更大的環境而不是僅限于自己。在愛這一層上,你把你的大腦,你的所有才能,你的所有能力都用來為你的“心”服務(不是你的情感,而是你更偉大的是非感——你的意識)。我把這視為發現你真正目標的一層。在這一層上,你的動機純正,不為自我中心的愿望所腐敗。這是一生為人類服務的一層。甘地,德瑞莎修女,“非洲圣人”艾伯特·史懷哲,都是這一層次的人。霍金斯說250個人里只有一個人能達到這一層次。
喜悅——一種普遍深入,不可動搖的幸福。達到這種狀態的人是圣人,是高級靈魂導師。如果讓你置身于這些人之中,你會感到難以置信。生活完全由同步性(synchronicity)與直覺引導。再沒有設定目標,制定詳細計劃的需要——意識的膨脹讓你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操作生活。一次瀕臨死亡的經歷能暫時把你拉到這個層次上。
平靜——完全超脫。霍金斯稱1千萬人里只有1人能夠達到。
啟發——人類意識的最高境界,人神相融的境界。極其罕見。克利須那神,釋迦莫尼,耶穌,穆罕穆德的境界。就算是想想這個境界的人都能提高你的意識。
人類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是人心理狀態的最高形式,是人的心理因素世界中的“首腦”,它統治著整個精神世界,使之動作協調。正是在意識的管轄與指揮下,精神生活才具有穩定合理的特點。
無論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正確的意識是指人腦如實地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而錯誤的意識則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二者的區別不在于是否對客觀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對客觀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質的反映。
無論是抽象思維還是具體感受,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抽象思維是人所特有的意識形式。它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是對客觀事物的共同的屬性的概括反映,是對客觀事物作出的間接的但又是更為深刻的反映。具體感受只是對事物表面現象的反映。抽象思維與具體感受的區別只是反映的內容和形式不同,而不在于是否對客觀事物作出了反映。
無論是人們對過去和現在的反映還是對未來的預測,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人們對未來的預測是根據各類客觀事物的現象與本質的緊密聯系深入綜合分析后,而作出的一種超前反映,根源于過去、現在的客觀存在。因為,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不是消極的,而是能動的,它能夠以客觀存在為基礎作出某種想象,進行“超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