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拉
摘 要: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本內容比較簡單,都是通過一些短小的文章讓學生認識生字。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積累,學生對于生字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量,但由于漢字數量繁多,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漢字才能滿足日常交流和生活需要。二年級的生字比起一年級難度和數量有所增加,如何更好地學習和鞏固生字字,讓學生將生字熟練運用,是二年級語文教學中值得探究的重點。漢字的主要方面在于字形、字音、字義。而二年級的生字很貼近生活,學生學習的重點就在于字形與字義。掌握字形與字義,對于學生的記憶能力是很大的考驗。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生字、字形、字義
漢字是音形義一體的文字。只有三方面綜合學習,才能把握漢字之美,把漢字真正地運用到生活中。現代社會,隨著電腦和手機的大量普及,人們已經從“寫”字進入“打”字的時代。但漢字的一筆一劃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書寫漢字,是保護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的基礎。而很多的人由于電子產品的影響,經常面臨提筆忘字的尷尬,甚至對于一些常見常用的漢字,由于長時間沒有書寫,經常在使用中出現混淆與錯誤。再加上其他語言的大量使用,很多漢字的讀音被人們錯誤發音,影響了漢語的獨立性。小學生是民族的希望,通過對他們的培養來傳承漢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就對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漢字教學談談自己的理解:
一、把握字形,寫好一筆一劃
漢字是由最早的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等演化而來。漢字演化的重要標志就是字形的變化。很多學生沒有把握住漢字作為方塊文字的特點,沒有注意到漢字在形體上橫平豎直的要求,因而書寫的漢字歪歪扭扭,沒有方正的美感。另外很多學生也沒有理解偏旁與部首的含義,所寫的字看不出結構與主次。再者有的學生雖然字寫得很優美,但是不重視筆畫順序,依然沒有對漢字的字形有全面的了解。所以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先要讓學生對漢字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從結構類型、偏旁部首、筆畫類型、筆畫順序等方面依次分析,全面系統有邏輯讓學生理解漢字的字形。
例如,《秋天的圖畫》一課中“籠”這個字,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籠”字寫出來的感覺應該是方正的。上面的草字頭所占比例較小,下面的龍形體較大,這樣的書寫才會美觀。然后再分析“籠”是上下結構,先寫上面的草字頭,再寫下面的龍。然后再分析草字頭的筆畫類型有“撇”和“點”兩種。龍字的筆畫類型有“橫”、“撇”、“豎折鉤”三種。然后再讓學生明確每種筆畫類型的書寫特點。比如“橫”不能寫得有傾斜的感覺,“撇”要寫得有一定弧度,但弧度也不能太大等。再接著講解“籠”字應該按照先寫一小撇,再寫兩點等順序進行書寫。這樣的流程長期堅持,學生就能自主形成成熟而良好的漢字學習和書寫方式。書寫漢字時不僅不會出現錯誤,而且還會形體美觀。而且這樣體系化地分析與學習漢字如同拼積木一樣,能夠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有利于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
二、記準字音、做到發音標準
隨著英語的普及和港澳臺、韓國等一些綜藝節目的流行,很多人日常說話時也會模仿節目中人的口音。長此以往,大量的漢字原本的讀音就會被遺忘,漢語的獨特性就會在其他語言的浪潮中被淹沒。小學生文化水平有限,獨立判斷能力較弱,除了課本以外,他們最主要的會把一些影視和綜藝節目中的發音作為自己發音的參考,長此以往,當學生將電視中的流行讀音習以為常時,就會對課本中的標準發音產生排斥。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牢固掌握現代漢語拼音,讓學生重視漢字發音的標準性。
例如,“在”這個字是一切課文中很常見的字。很多學生受到流行讀音的誤導,會習慣性地將原本讀四聲的“在”發音成三聲。又比如“亞”這個字本來讀三聲,很多學生受到一些節目的影響常常將“亞”讀成三聲。還有一些原本就容易讀錯發音的字,比如“卓”,應該讀一聲,很多學生都會讀成二聲。所以教師在遇到一些容易發生讀音錯誤的字時應該特意標注出來,讓學生重點記憶。
三、聽說讀寫結合,做到全面鞏固
學生學習的漢字多了就會產生遺忘或者混淆的情況。教師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對學生進行字形和讀音的聽寫,還可以利用早讀時間通過讓學生練習生字的發音,上講臺講小故事等方式,鞏固他們的學習效果。字、詞、句、段、篇是有機的整體。很多學生雖然字記憶地很牢固、書寫得很漂亮,但在遇到看圖寫話等題目時就無從下筆。這就是因為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孤立地看待字,沒有利用學到的字進行寫作。所以教師一方面要通過及時地聽寫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進行適當的寫作,讓文字在他們的筆下“活躍”起來。
例如,在學習《黃山奇石》一文時,對文中的“徽”、“陡”、“峭”等難寫的字,教師除了講解寫法,還要每隔幾天就考察學生對這些字是否遺忘。然后可以結合本課的文章風格,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生字描寫類似于黃山奇石一樣的自然景觀。這樣經常地練習,學生就能牢記所學的漢字,而且還能熟練運用,寫出美妙的小文章。
綜上所述,漢字的教學雖然是枯燥的,但卻是學生整個語文學習生涯的基礎。教師應當重視漢字的重要性,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好漢字。通過良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堅實的漢字基礎,對于他們以后進行廣泛地閱讀會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適當的寫作讓學生體會漢字的奇妙,將會進一步促進他們學習漢字的興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張行濤 周衛勇《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開明出版社,2011.10
[2]常涓《小學教學典型課例》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