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素娟
摘 要:大約在兩千四百年多前,我國的學者墨翟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該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立實像的原因,并指出了光的直線進行的性質,后來經過多次實驗,發現小孔成像與孔的形狀無關,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小孔的距離和屏到孔的距離是密切相關的,若孔到屏的距離不變,則物體離孔越遠成像越??;物體離孔越近成像越大;若物體到孔的距離不變,孔和屏間距離越大,像越大,反之越小。
關鍵詞:幼兒教育;家長;愛
其實幼兒的教育也如小孔成像一樣,當家長放手教育的時候,孩子能夠快樂成長,自我保護意識、自我管理意識等都會增強;當家長教養孩子面面俱到的時候,孩子的主動性就會減弱,依賴性反而增強,而家長就會看見孩子滿身的缺點,就會天天圍著孩子嘮叨,當家長越嘮叨孩子就反應越遲緩,能力也就越弱,形成惡性循環。在進行幼兒教育活動中此種實例太多,家長累孩子也不輕松。
“怡怡,你快點,要遲到了”,聞其聲我就知道是誰來了,只見陳媽媽一路風塵仆仆的走在前面,大概在她身后十米處,怡怡慢慢悠悠的跟在后面,這一幕每天早晨同樣上演,“你倒是快點呀,像你這樣慢慢走,什么時候才能到班上呀,快點,要不早飯吃不成了”,陳媽媽一邊催促著她的“慢娃娃”,一邊跟我搖手打招呼,“早!陳媽媽!寶貝,祝老師等你吃早飯呢!”“早!祝老師!”只見“慢娃娃”風一般的跑到我身邊,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祝老師,你看她,早上7點就起床了,穿衣服,洗臉刷牙,磨磨唧唧的花了一個小時……”在我跟孩子晨檢的時候,陳媽媽也不失時機的數落著孩子的缺點,她就像一架上了膛的機關槍毫無目的的一陣亂射,而孩子卻和我快樂的擁抱在一起,進行晨間檢查,等我們檢查完畢,孩子已經到衛生間洗手、擦手、領餐,吃早飯,而陳媽媽還在繼續掃射,“祝老師,你說這孩子怎么這么難教育呀?你們真有耐心,孩子就聽老師的話,你們說的話就像圣旨一樣?!标悑寢尶匆姾⒆記]有跟她告別無奈的自言自語,“沒有你說的那么嚴重,你的寶貝在我們班上非常出色,每天爭著做老師的小助手還喜歡幫助別人,吃飯也很快,不像你說的那樣慢,而孩子們在家中的表現都是你對她的“急教育”,使得她跟不上你的節奏造成的,而我們老師只是放慢腳步陪著孩子和她慢慢長大。打個比方,就像走路一樣,成人走一步卻是孩子的三步,而你不斷的催促她,還希望她能夠和你一樣快的速度,你說孩子能辦到嗎?時間一長,孩子就不愿意跟了,你與孩子之間的就慢慢形成了“皇帝不急太監急”,陳媽媽,我建議你靜下心來陪孩子慢慢長大吧!”“也是,我就是急性子,以后多注意?!蔽夷克完悑寢尩碾x去,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其實幼兒教育需要爸爸媽媽們透過小孔成像,去愛孩子們!
孔是家長的眼睛,物體是孩子,屏是我們的家長,對于孩子的優點,家長要用自己眼睛近距離的透過孔看待孩子的優點,不斷鼓勵,不斷認可,他們就會想租房的花朵燦爛盛開。因為幼兒的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足,生活閱歷不豐富,對待事物的判斷不全面,也不能很準確的認識對錯善惡,所以作為成人的我們要把孩子的優點擴大,讓孩子們在一次次的親身體驗中感知對錯從而逐漸養成正確的判斷力,比如好的習慣、文明的行為、和同伴團結友愛、喜歡分享食物和玩具、喜歡幫助自己的同伴,平時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熱愛勞動等,當孩子們達到這些良好的行為表現的時候,請爸爸媽媽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表揚孩子,這也以此增強幼兒的善惡對錯的判斷力。
對于幼兒的缺點,我們家長要離孔遠一點,全面看清楚孩子缺點產生的原因,看清楚事件發生的過程,不冤枉孩子,幫助他們改正缺點,因為他們年齡小,判斷事物能力弱,社會經驗不充分,所以家長發現孩子發生這樣那樣的錯誤行為的時候,家長稍作指點性的提醒孩子曾經的文明和好的習慣,以幫助孩子分辨對錯。作為家長要把孩子的缺點透視看,縮小了看,全面看,對于孩子的無心之錯要寬容對待,家長要用包容的心引導孩子無知的犯錯,淡化孩子不小心的疏忽,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社會經驗和知識還沒不豐富。安慰孩子的時候可以引導他們該怎么做是對的,慢慢陪同孩子去探索去發現去實踐。
請家長能夠像墨子一樣透過“小孔成像”愛孩子們的未來。把孩子放長遠看,年輕的父母放下焦躁的心理和功利的心態,因為孩子們才開始上路,假如孩子是船,父母就是帆,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們的船揚帆起航暢游海洋。
為人父母的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一定要尊重、理解、信任他們,并能夠及時確認孩子好的表現,寬容的心幫助孩子認識、改變不如意的行為,作為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所說、所做、所表情!因為你就是孩子們的榜樣,當你轉變的時候,孩子們也跟著轉變,你的喜怒哀樂,一言一行就是他們的模仿點。每一位家長都會愛孩子,但并不是都會欣賞孩子,這就需要家長們用平常的心放手讓孩子去發現世界、探索世界和創造世界。有人說“媽媽是家里的一盞燈,點亮孩子回家的路;爸爸是巷口的一盞燈,點亮孩子前行的路!”就讓我們一起慢慢的陪著孩子們長大,靜等花開!
參考文獻:
[1]何利瓊.幼兒家庭教育建議[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125.
[2]郭文杰. 愛孩子 更要愛幼師[N]. 中國教育報,2018-09-02(003).
[3]王靖華.試析如何讓幼兒學會分享[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151-152.
[4]李鎮西.既要愛孩子,還要懂孩子[J].江蘇教育,2017(7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