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孫娣
摘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語言學習體驗,鍛煉其獨立思考與理性判斷的能力,同時倡導學間的密切協作與溝通,提升文化理解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借此不僅能提升學生語言學習收獲,還能塑造其良好的學科修養與道德品質,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確保其多元化發展前景。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對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以核心素養的四維關鍵指標來創新路徑,整改課堂結構以提升教學水準。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模式,分析教師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加強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并提升其綜合素養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能力
自學能力、語言能力、思維品質與文化意識是初中生在英語學習中所必須具備的四項必備的學科素養品質,若要在閱讀教學中將這些素養指標進行一一落實,教師就必須重視課程教學導入方式的轉變、課堂互動性氛圍的營造以及課程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以此為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培養創設良好途徑,不斷改善固有教學局限,以學生閱讀實力提升為重要目標,同時培養其適應社會發展與未來多變需求的多項素養技能。
1 重視課程教學導入方式,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基本鍛煉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傳統形態下,教師容易忽視課程導入,或者采取的導入方式不夠完善,那么便會引發系列后續反應,比如學生的課堂積極度不高,欠缺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及探究欲望,導致學習效率不高。因此教師需對這種現狀進行改革,并為了鍛煉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拓寬路徑,這時就需要重視且優化課程導入方式,力求達成核心素養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指標,塑造學生的思維品質?;谶@種期望,教師可從生活話題入手,導入生活話題讓學生產生熟知感,讓其根據已具備的生活認知來思考課程教學重點,借此獲取初步的見解。
以人教七年級《How was your school trip?》課時教學為例,本課圍繞課文中對各類旅行話題的多方面描述而進行了綜合闡述,因而閱讀教學重點便立足于此。為了方便學生在后期高度理解閱讀內容所講,教師則需拋出生活話題讓學生預先思考:“Tell us about your last trip or what attractions you have visited.”、“Tell us about all kinds of experiences in this trip (including specific time, place, peers, scenery, activities and other behaviors)”與“How do you personally feel about the trip? What did you get?”等。這些問題緊扣本課閱讀教學內容,教師通過這些問題驅動學生思維,讓學生能對自己的旅行經歷進行多角度反思,將一項完整的旅行事件剖析成多個小事件因素,這是對其發散及邏輯性思維的有力鍛煉。這種思維驅動式的導入方式會促使學生在后期針對課文做以規律的閱讀探索,同樣從這幾個層面出發對閱讀文本進行多角度分析,獲取較為全面的閱讀理解效果。
2 重視課堂互動性提升,發展學生自學以及相關語言技能
良好的課程導入能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基本鍛煉,拓展其閱讀思路,使之獲取較為全面的閱讀理解效果,并且有效落實核心素養目標,達成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接下來在具體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課堂互動性的提升,關注學生對閱讀教學內容的主動探究及客觀理性的思考,借此落實核心素養目標,對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相關語言技能進行全方位的鍛煉。
比如在七年級《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教學中,為了達成本課閱讀教學的知識及能力目標,教師需拓展情境讓學生對閱讀知識點加以理解,并在實踐使用中增進語言構建及表達能力,通過對話交際來深化口語技能。這一系列的教學舉措都是對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可在合作教學模式下創設課本劇情景活動,首先讓學生通過自學思考來提煉課文中與建筑地點、方位及行路方式相關的語言知識因素。接著將自己的自學成果與小組內部其他成員進行分享,共同構建有關引路者以及尋路者的角色臺詞。這之后各成員按照意愿分擔角色,以此展開彼此間的對話交際以推演劇情。這項過程中涉及到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自主汲取與解析,并將知識點進行拓展運用后組織構建臺詞,還會在后期交際對話中深化口語技能并添加飽滿的情緒進行互動交流,這些都是對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強有力鍛煉,能確保其較為充實的語言訓練成果。
3 重視課程教學資源優化,拓寬途徑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縱觀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四項指標,對學生自學能力、語言能力及思維品質的培養,其實是立足于學術層面的關鍵能力鍛煉,而對學生文化品質的鍛造是為了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價值觀,這樣的核心素養構成體系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要。在上述內容中探討了前三項學術性關鍵素養能力的鍛煉方式,關于對學生文化素養意識的培養與鍛造,教師需通過課程資源的優化整合來實現,而對閱讀課程資源進行優化與整合也是現行階段中提升閱讀教學水準與效果的必要之舉。
在這其中教師要善于分析人教版教材每個單元所蘊含的情感或文化教育因素,在互聯網中尋求更為優質的資源來做以補充,拓寬途徑來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意識。比如在七年級《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教學時,閱讀教學內容通篇展現了對學生周末安排及行為、計劃與活動,但為了拓寬學生的文化認知,從側面角度加強其對本課閱讀內容的理解,教師需要通過課件展示西方國家小學生的周末活動以及各項行為計劃。這樣學生便能通過課內外資源的整合來進行對比鑒賞,既能在對比中獲取對本課內容的深入閱讀理解效果又能拓寬文化認知,有利于個人素養意識的培養。
4 總結
總之,若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教師需從核心素養的四項重要指標出發積極優化教學導入方式,提升課堂互動性并整合閱讀課程資源,從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拓寬途徑鍛煉其各項技能,滿足其學習與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 鄭禮寶.淺析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英語廣場,2019.
[2] 后小剛.芻議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9.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姚江鎮直埠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