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德東
摘要:高中美術教學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儲備良好的美學素養,引導學生健康發展。高中美術教學使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系統化;提高鑒賞能力,豐富人文素養;學習美術史,用辯證的眼光欣賞中西美學;高中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心性,提高學生的創造力,促使學生全面提高。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美學素養
一、高中美術教學提升學生素質的作用
(一)高中美術教學使學生的基礎知識系統化,掌握美術的基本功
高中美術教學中,非美術專業的學生掌握美學基礎知識,知道“畫什么”“為什么畫”“如何畫”等問題之后,能從總體上把握美術的方向和表現形式。“畫什么”是確定繪畫內容,心中有立意;“為什么畫”剖析自我內驅力,學生從心中認識自己的愿望,分析內心深處渴望達到的狀態,良好的開局為美術思想奠定了基礎;“如何畫”是技法方面的呈現,學生動筆之前,先要構思作品的框架,確定好程序和環節,準備好道具之后,選用合適的筆、紙和畫板,再借助美術的基本技法,做到正確握筆,對點線面等基本功有大體的認識,確定全局的比例,再運用最基礎的技術手段。相對完善的美術系統知識能促進作品的達成度,基本的美學功底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能起到積極作用。
(二)提高鑒賞能力,陶冶學生情操,豐富人文素養
中學美術教學,使學生對美術理論的初步了解,使學生增加美學知識儲備,與之前相比,增強對美的鑒賞能力。美術的美學意義,不僅能引起視覺上的賞心悅目,更能從心靈上給學生帶來啟迪,培養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信心,美術的寓意是對美的追求,通過作品寄托正能量,完善中學生的品質和性格,陶冶學生的情操;中學美術教學,包括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對美術史輪廓的了解,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高中生的精神世界,使其人文素養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三)學習美術史,用辯證的眼光欣賞中西美學之美
美術的發展源遠流長,受時代背景、人的思想、文化生活及宗教信仰等的共同影響,不同時代和不同國別的美術作品表達的精神有差異,唯一不變的是對美學的表現。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學習繪畫技巧和能力,對色彩、布局和基本功等都有專業性的要求,同樣要學習美術史方面的理論知識,脫離了美術史對美術的支撐,學生的美術作品就成了單純意義上的繪畫作品,在美學方面的欣賞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對不同時空下的美學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就無法領會。
(四)高中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心性,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人的右半腦承擔著直覺、想象、空間感等功能,美術教學通過視、聽、動等過程,鍛煉學生的右半腦,從而起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作用。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高中美術教學能讓學生沉浸在對美的享受之中,逐漸磨煉學生的心性,提升學生的意志品質,鍛造學生的專注力,培養學生能夠專心致志地從事某一項活動的能力,或者瞬間進發出能量和熱情的激情,對學生的創造力大有幫助;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特定的情景,給學生提供綻放的平臺,讓高中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增強自主意識,完善自我;美術教師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發散學生的思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表現形式,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機會,發揮個性差異,比如制定一個命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作品,不同學生的作品體現不同的思想、視角和藝術表現手法,學生能擺脫束縛,以全新的心態面對問題的時1候,創造性思維將得到有效擴展。
二、結語
高中美術教學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基本功,提高鑒賞能力,陶冶學生情操,豐富人文素養,欣賞中西美學,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迎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與時俱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責編: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