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祥
摘要:古人云,手指頭伸出來都有長短,因此,“學困生”在每一科、每一個班級存在都是很正常的,我們應該看到他們的長處,利用長處彌補他們的不足,促進他們一步一步地前進,我常年奮戰(zhàn)在教學第一線,教學數學二十多年,在長期的數學教學中,在轉化“學困生”方面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方法,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
一、轉化“學困生”要有耐心和信心
“學困生”本身反應比較慢,做事情也唯唯諾諾,帶點恐懼感,沒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作為教師,一定要站在這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多替他們著想,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們都要對他們有信心和耐心,慢慢地對他們進行滲透教育,經常鼓勵他們。
我記得自己曾帶過一個班的數學課,班里有幾個數學“學困生”,在實際的教學及平時的交流過程中,我發(fā)現這些學生的智力并不差,然后我就有了很大的信心,決定在一學期之內讓他們成為合格的學生,于是在平時的上課輔導中,我就有意識地多提問他們,多觀察他們,最后我給他們的定位就是,其實他們的膽子不小,但是由于他們學習“差”而導致他們膽子小,其實他們的智力很好,但是由于以前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以及他們的學習方法不當導致他們的基礎很“差”,發(fā)現了這些問題之后,我考慮再三,目前在想短期內要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我需制定兩步走的措施,首先是抓好計算教學的補習工作,因為這個補習起來比較快,第二步就是抓好、抓實現有的基礎知識,經過自己周密計劃后,我就按照這個方法實施,在實施過程中,自己有時候也感到特別無奈和郁悶,面對他們有時候連最簡單的問題都不能回答上來,自己曾有過放棄他們的念想,也有過好想狠狠批評他們的沖動,但是看到他們孤獨無助的表情時,我又重拾信心,就這樣,經過短短半學期的努力,這些“學困生”不辱使命,中期考試不僅合格了,竟然快接近優(yōu)秀了,尤其是有一名“學困生”竟然把別人都沒有做對的最后一道壓軸題做對了,而且在質量分析時,我發(fā)現這些學生的計算題幾乎都是滿分,看來我的計劃得到了很好的實施,接下來我發(fā)現這些學生做得最差的就是解決問題,因為他們的思路沒有系統(tǒng)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要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至少需要一學期的時間,我相信到下一個學期,這些學生一定會成為頂呱呱的優(yōu)等生,再也不是大家眼中的“學困生”。因此對待“學困生”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二、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
每一個人都會有優(yōu)點,我們在教學中不能一味地看他們的學習成績,認為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就什么都不好,我記得在我當班主任時,有一名學生的確學習成績很不好,而且行為習慣也很差,但在平時的觀察中,我發(fā)現他對班級管理很上心,經常給我提一些好的班級管理意見,還時不時地幫我管理學生,于是我就讓擔任我們班的班長,結果奇跡出現了,在這個學生的管理下,不但班級成為學校每周的先進班集體,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也提升很快,更為重要的是,他自己為了讓同學們提高數學學習成績,率先垂范,他的數學成績也提升更快,同學們都服他,因而聽他話,因此我們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長處,并利用他們的長處。
三、和學生交朋友
和學生交朋友,而且還要和他們的家人交朋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聽到這些學生真實的家庭表現和真實的心里想法,有想法很正常,但我們必須提前發(fā)現,將學生的這些想法及時了解,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讓學生的想法及時得到幫助與解決,這樣,學生心里也就沒有了想法,而且會把教師當成自己最親近的人,有什么問題和想法都會優(yōu)先告訴自己,那我們豈不是掌握了“進攻的主動權”。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