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 朱婷婷



在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杭州市燈塔實驗幼托園以“項目學習”為載體,秉承“基于項目、圍繞問題、依托計劃、關注過程”的實施原則,圍繞兒童“感興趣的活動”,嘗試開展園本化、跨領域整合的項目活動實踐探索。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主題選擇、梳理經驗(預設網絡圖)、實施(計劃和開始、實施和發展)、結束等環節進行跨領域的學習融合,形成持續性探究的深度合作學習,不斷激發幼兒合作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發展幼兒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幼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和問題解決者,并促進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如圖1)。
確定活動主題,激發合作學習興趣
世界閱讀日期間,圍繞“閱讀節可以做什么”,小組開展討論,孩子們決定做一本屬于自己的繪本。通過討論、協商,項目小組活動取名為“幸福繪本誕生記”??梢?,選擇有共同經驗的、感興趣的且能具體操作的主題——“小組合作制作繪本”,能激發合作學習的興趣,還能促進有效的互動。因此,激發幼兒對“真實問題”合作探究的興趣,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展開小組對話、交流,是邁出小組項目活動深度學習的第一步。
梳理淺層經驗,增強合作學習動機
梳理經驗,構建問題清單 ?圍繞“合作制作繪本”這一操作性極強的實踐問題,小組進行第二次討論?;谌粘=涷灧e累,幼兒已儲存了一些對“繪本”零散的經驗,并且有思考、交流協商解決問題的意識萌芽——從“圖書區拿一本現成的繪本”進行分析。通過交流,小組成員將自己碎片化的經驗匯聚在一起,并進行簡單的、淺層的梳理,達成共識。
第三次討論,教師作為支持者與引導者,引發小組討論,幫助幼兒梳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問題要素,又一次幫助幼兒明晰“接下來所要做的事情”,推動幼兒將零散的、碎片化的經驗進行系統化、有效的整合,將已知經驗與新經驗進行鏈接。
豐富經驗,梳理“兒童視角”下的項目網絡圖(如圖2) ?活動進行到此,從兒童視角,師幼共同將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經驗提出的下一步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進行分類與整合,梳理出項目活動網絡圖。
制定計劃書,逐步形成合作共識
確定小組計劃:明確閱讀節整個項目活動的實施計劃,合作完成《幸福繪本誕生計劃書》的展板呈現;個人計劃:明確制作繪本過程中個人需要做什么,并制作《個人計劃書》。因為這是一個持續4周的項目,對此,幼兒根據分配到的任務制定了個人計劃,完成后再分享,使任務分工與協商結果一致。至此,幼兒不斷地厘清項目活動需要解決的問題與內容,明確自己在合作學習小組中的角色,合作分工意識逐漸提高,達成合作的約定與共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專注性更高了。
基于問題解決的項目實施
交流協商取名字 ?幼兒提出為小組制作的繪本取名字。成員間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情況時有協商解決的意識。在進行最后表決時雖對結果有異議,但幼兒對共同商定的結果表示尊重與配合,說明達成合作共識的意愿逐步顯現。
分工合作尋素材 ?幼兒對于小組合作制作的繪本從大小、材料、使用上進行深度思考,提出制作可供多人同時閱讀(制作大繪本),多次閱讀后能不易損壞的繪本。這些都得益于幼兒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的發展,而且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引發共鳴,并進行互相協商,體現了小組共同商討的成果。
明晰任務真合作 ?根據“制作繪本”的過程性計劃,小組成員根據《個人計劃書》著手行動。過程中,小組成員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探索,如樹枝等自然物不能粘在非織布上時,聯想到生活中成人用膠槍來黏貼,并戴棉手套保護自己免在用熱膠槍黏貼裝飾物時被燙傷,又一次成功地解決了問題。
深入探究萌新意——制作邀請函 ?活動進展至此,小組又生成新的探索點,體現了項目活動預設與生成的完美結合。通過制作邀請函,為項目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展示做鋪墊。
多形式展合作學習成果 ?這是一個全面展示合作學習成果的機會,不僅是合作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重要依據。有的幼兒繪聲繪色地講述內容,有的則手舞足蹈地分享繪本制作過程中的小故事。不僅展示成果,還展示了完成合作學習任務、解決問題的過程。
項目活動促進深度學習的思考
基于兒童經驗的主題,激發了合作學習興趣 ?項目活動完成后,師幼共同回顧了過程,并形成了網絡圖(如圖3)。
我們發現選擇有共同經驗、能進行“真互動”的項目主題,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合作興趣;并且當主題與幼兒先前經驗相關時,他們就有進一步探究的欲望與合作的動機;給予幼兒最大限度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權利,項目小組活動能夠持續;當幼兒能運用符合他們年齡的合作技能或技術呈現他們的所知所學時,項目活動的合作學習變得豐富、多元、有深度。
立足于兒童視角的“計劃書”,達成了合作學習共識 ?一是碎片化 VS 系統性。通過“小組計劃書”的制定,小組成員逐步達成了合作共識。在活動的推動過程中,項目小組進行一次次的問題討論、觀點分享、傾聽同伴,把需要的、合理的內容引入項目活動中,再討論事件的先后順序,形成小組計劃。慢慢地,幼兒的片面、零散、主觀的經驗逐漸全面、系統、客觀地呈現在“計劃書”上。這不僅是一張計劃紙,更多承載的是給予幼兒下一步進行合作學習的一個共同的方向與引導。二是盲目性 VS 方向性。通過“小組計劃書”制定,小組成員逐步明確了合作意識。通過個人計劃,幼兒正確定位了自己在合作團體中的角色,明確了自己在小組中承擔的責任,小組成員們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而進行分工合作。在活動中復演計劃的行為,讓幼兒在小組中體驗到了責任感。
定位于多領域融合的深度學習,發展了合作學習能力 ?一是合作探究能力的發展?!袄L本制作”項目活動的實施著眼于幼兒經驗的發展,讓幼兒通過對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或物進行分析、歸納和提煉,從而獲得各種活動方式。其中,幼兒對膠槍、塑封機等新工具的使用就是在不斷討論分析和實踐探索中出現的。其中,合作探討和遷移經驗體現了STEAM教育理念下的探究方法和技能,同時,活動以幼兒自主探究為主要方式,強調幼兒在真實情境中的互動與思考,不僅培養了幼兒的探究興趣、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還激發了幼兒通過團隊協作,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內驅力。二是合作解決能力的發展。項目活動從多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嘗試科學地解決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計劃后的項目執行過程中,幼兒通過討論——溝通——協商——執行,遇到問題再分享——傾聽——溝通,與他人合作找材料、編故事、使用工具、制作邀請函,分工繪畫、剪裁、黏貼、展示成果等等,都是深度合作學習的過程。幼兒不再慣性地向成人提出一連串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逐漸坐在一起討論、分享經驗,嘗試自己解答問題。三是深度合作學習的跨領域融合。首先,在項目活動的最初階段,孩子們努力閱讀相關圖書、尋找素材;在投票時,運用文字、符號和圖畫書為繪本取名;在師幼一起建構主題網絡圖時,孩子們努力閱讀被寫下來的文字;羅列問題清單時,他們努力運用各種符號表征各種問題;編寫故事內容時,體現了幼兒閱讀與前書寫能力的發展。其次,幼兒們在項目小組活動中理解了責任、擔當的含義,發展了社會交往能力。再次,在合作學習中,幼兒通過計劃進行整合,培養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促進了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最后,通過多元化的評價關注到幼兒的過程性成果,讓幼兒體驗到合作完成項目的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總之,幼兒始終參與整個項目活動的學習,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主動探索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將它們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且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當前項目活動新的情境中,推動了幼兒高階思維與積極情感的投入,將深度學習落到實處。教師立足“兒童視角”進行經驗梳理,小步遞進且螺旋式地促進有深度的合作學習,不僅發展了幼兒社會性能力,還提升了學習品質,促進了幼兒核心素養的提升。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燈塔實驗幼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