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备鶕@一要求和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制能力差,易于接受直觀、生動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情境圖、故事兒歌、游戲活動生活經驗等,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營造愉悅、寬松的課堂氛圍,讓拼音生活化,學生十分新奇,學習拼音也就變成了一種樂趣。
關鍵詞:拼音教學;創設情境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根據這一要求和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制能力差,易于接受直觀、生動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營造愉悅、寬松的課堂氛圍,讓漢語拼音教學樂起來。
1.利用情境圖創設情境
新教材漢語拼音每一課都配有色彩鮮艷的情境圖,它寓拼音的音、形于生動直觀的境界中。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特點組織教學,能使抽象的拼音符號變得具體可感,使單調的拼音教學生動活潑起來。
例如《i u ü》一課,圖上的媽媽在屋前曬衣服,一只烏鴉在窩里高興地唱著歌,小弟弟在池塘邊喂魚,那魚兒歡快地躍出水面,翹著尾巴吐起了泡泡?!耙路薄盀貘f”“小魚”分別提示著單韻母i、u、ü、聲母y、w以及整體認讀音節yi、wu、yu的音,而衣服中的花邊和紐扣、樹杈、屋頂的形狀、躍出的魚兒和吐出兩個小泡泡則分別表示i、y、w、ü的形。小小一張圖,讓原本毫無意義的拼音頓時富有生活情趣,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根據教學需要,教師也可自己設計制作情景圖,如在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e、yue、yuan時,教師可做這樣的嘗試:在黑板上用簡筆畫勾勒出大海、椰樹、圓月,邊畫邊說:在祖國海南的大海邊,生長著挺拔秀麗的椰子樹,每當夜色來臨,月亮升起時,皎潔的月光灑在大海上,灑在椰子樹上,十分美麗、迷人。再分別在椰樹下、圓月下寫上ye、yue、yuan。在情景圖的幫助下,原本原本毫不相關的ye、yue、yuan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學生很快就能準確地認讀、辨別和記憶這三個整體認讀音節。
2.利用故事兒歌創設情境
把知識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兒歌,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前鼻韻母an、en、in、un、ün時,如果直接出示音節,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接受起來十分吃力。教師可用生動的語言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拼音王國里,住著a、o、e、i、u、ü六個小朋友,星期五一放學,他們約定第二天早上到森林里采蘑菇。可是到了周六,左等右等,就是不見o的影子,猜猜他為什么沒來?咳,這大胖小子還在睡懶覺呢?a、e、i、u、ü挺生氣的,他們決定出發,不等o這個不遵守約定的朋友了。正在這個時候,來了個大鼻子叔叔――n,當他得知這五個小孩要去森林里采蘑菇時,放心不下,決定帶他們去,保護著他們。愉快的一天過去了,他們成了好朋友,瞧,(出示卡片:an、en、in、un、ün),你們想不想也和他們成為朋友呀?童話般的故事讓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高漲,在這種情況下,再進行五個前鼻韻母的音、形、四聲的學習,學生接受得快,理解得深,記憶得牢。
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也像老師那樣,用編故事、兒歌的方法學習新知,讓學生放飛思維,張揚個性,使學習成為一種快樂。
3.利用游戲活動創設情境
“兒童是生活在游戲中的。” 要想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就要有意識地結合各種游戲活動創設情境。
3.1猜一猜。這種游戲形式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教學三拼音節“gua”,教師可先出示一則謎語:身穿綠衣裳,肚里紅瓤子,生的兒子多,個個黑臉膛,猜一種水果。(西瓜)再問:誰能把西瓜的瓜拼出來?這樣,在不經意間就引出了的“gua”讀音。
3.2演一演。這種游戲形式可讓每個字母真正走到孩子們的身邊,寓教于樂。例如:在教學聲母“j q x y”與ü相拼去掉兩點的規律時,教師可制作了四個頭飾,并讓扮演ü的小朋友戴一頂帽子,ü在見到了“j q x y”時,都禮貌地摘下帽子,向他們敬個禮,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兒歌:“撮口ü,見到“j q x ”和大“y”,摘下帽子敬個禮。”然后在各組之間、同學之間交換表演。通過這些表演活動,學生立即掌握這個規律,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禮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3.3動一動。拼音教學如果不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如在學習拼音字形時,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既利用身體的各部位設計動作,看著他們用富有童趣的形體把一個個字母演繹成栩栩如生的小生靈,那種愉悅使教師都能體會到他們學習的喜悅。
3.4唱一唱。做為嘗試,教師可創編拼音歌曲,把拼音和音樂巧妙結合起來。比如,在教學完六個單韻母之后,可利用《小星星》的旋律創編歌曲《快樂的單韻母》:嘴巴張大a a a,嘴巴圓圓o o o,嘴巴扁扁e e e,阿姨你好i i i,烏鴉唱歌u u u,小魚吐泡ü ü ü;教學完聲母后,可利用《健康歌》的旋律編歌曲《聲母健康歌》:b p m f真淘氣,d t n l做游戲;g k h和j q x,追上去。zh ch sh r 看見了,吵著鬧著也要去,z c s和y w,聲母都到齊。優美的旋律再加上有趣的律動,學生上課唱,下課也唱,十分喜歡。
4.利用生活經驗創設情境
語言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教師應利用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把拼音的學習放在具體的環境中,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比如,在教學拼音字形時,教師除了聯系文中的情境圖,還可讓學生回憶一下在生活中與拼音相似的事物。就說“m”吧,學生就能與鼻子、麥當勞的標記、IC卡電話亭、山峰等事物相結合。這樣,當他們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提煉對拼音符號的認同、理解時,他們就會充滿興趣與信心,也就加深了記憶。
另外, 教師在設計拼音練習時也可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多讀多拼。如在學完所有的字母時,可讓學生拼出自己和同學的名字,可把教室布置成拼音的樂園,貼上拼音的標簽,也可開設水果、學習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專題“拼音超市”,用拼音來表示物品的名稱,模擬生活讀準拼音購物。種種做法,讓拼音生活化,學生十分新奇,學習也就變成了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