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芳
摘 要:初中學生學習平均速度時常常遇到這樣的困難:分不清運動物體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導致無法準確分辨平均速變化,以至于無法理解這一過程。對于此問題我向多位同仁請教過,幾乎是所有的教師都認為學生缺少的是生活的真實感受,生活經驗積累少。對于這方面的缺乏隨著年齡的增長,實踐的生活經歷積累,會慢慢完善,進而與學過的知識聯系在一起。然而我們需要的是更及時,更準確的理解,為下一步學習作準備,為我們將來的生存提供完善的理論體系。為此,我們應該安排實踐性學習,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實踐課程,讓學生有步驟地一邊學理論一邊去體會理論,讓學生在自身的體會和所學的理論中建立橋梁,促成雙向發展,讓二者成為彼此的支撐點,進而達到素質教育要求,完成初中物理教學目標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物理 體驗式教學
一、引導互動交流,深化合作體驗
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交流能力是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的關鍵目標.新時代下,教育教學更加關注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才能優勢互補、相得益彰,互動交流、合作探究,是全面掌握知識和方法的必經之路.由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創造良好的空間、時間條件,提供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交流體驗中,不斷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方法的掌握,在合作交流體驗探究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物理素養.
例如,在講“物體的浮與沉”時,教師可以設計小型演示實驗,將橡皮泥捏成團放入清水,再捏成小船樣子放入清水中,觀察現象,及將雞蛋放入清水,再在清水在不斷加鹽.通過觀察透明玻璃杯中橡皮泥、雞蛋的沉浮,合作交流,分析“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發現被拉成小船的橡皮泥可以在水上漂浮,而團狀的橡皮泥則沉入到水底了;雞蛋在清水中沉底,加鹽的過程中不斷上升,最后還可以漂浮起來.學生互動合作交流“為什么雞蛋可以再漂浮起來,為什么橡皮泥形狀不同,在水中的浮沉情況不同?”通過觀察現象,互動交流、合作體驗,引導學生思考、反思與總結,掌握物理知識與方法.
二、科學組織實驗,展開實踐體驗
在實驗中觀察現象、得出知識、總結規律與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物理學科可以說是一門實驗學科,實驗在物理基礎教學中非常重要.同時,實驗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結合體驗式教學的思路,在新課改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原則的指導下,初中物理教學應該科學組織實驗,引導學生展開實踐體驗,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實驗中動手體驗、實踐探究和掌握知識與規律.
例如,在講“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教師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實驗,分為4人一組,給予每個學生實踐動手的機會.在光具座上安排好凸透鏡、蠟燭、光屏之后,將這三者的中心調至同一高度,再通過調節物距和光屏,得出對應的像距,觀察成像特點與規律,記錄在表格中.以此作為動手實驗體驗的記錄.完成后對比分析,了解到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像距在1倍和2倍焦距之間,呈現出倒立縮小的實像,生活中的應用有照相機、攝像機.調節物距,成像特點改變.基于此,創新動手實驗“自制望遠鏡”,選用合適的凸透鏡和凹透鏡,通過調節物距,轉變角度,制作成一個趣味的望遠鏡,深化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理解和掌握,也可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動手能力.
三、解決生活問題,激勵應用體驗
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實踐.在初中物理體驗式教學中,需要關注學生的實踐應用體驗,通過收集生活問題,創設生活情境,或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生活中的難題,運用物理知識與方法解決,激勵學生展開應用體驗,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
例如,在講“摩擦力”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動手完成“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這一實驗.實驗完成后,師生總結“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之后提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如何減小有害摩擦,增大有利摩擦?學生結合學習到的知識,并展開生活實踐體驗,舉出生活中的例子,結合生活小型應用實驗,總結出下雪天加防滑鏈以增大有利摩擦,軸承轉動加潤滑油減小有害摩擦.
又如,在講“能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提出方案解決現階段能源短缺的問題.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節約能源”手抄報的制作,提出開發新能源、使用清潔能源等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節能型交通工具、生活工具等,倡導身邊的人和自己關愛地球,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通過引導學生解決生活問題,更好地將物理知識于生活實踐,激活學生的應用意識,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
總之,初中物理教學要加強體驗探究,提升物理素養.體驗才能深化理解、感受,完善學生知識網絡、能力架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科學運用體驗式教學策略,踐行以學為本、以生為本的理念和原則,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在合作體驗、實踐體驗、應用體驗中,師生、生生之間互動合作探究,探索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應用,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翠鳳.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0).
[2] 郭建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質增效的策略[J].湖南中學物理,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