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語文學科是初中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學科,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科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和價值,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積極地開展有效教學的探索和研究,從而深刻地理解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律和實現路徑,進一步助力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能的提升。本文將就初中語文有效施教策略進行研究和探索,還希望可以為初中語文教師的高效施教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索
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漏洞和缺陷,需要初中語文教學進一步提高認識,主動對這些問題進行細化分析和認真解決,真正的助力語文課堂教學效能的全面提升,從而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有效備課是基礎
有效化和高質量的備課是提升教學效能和語文教師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初中語文教師要樹立“教必備課”的意識,并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授課前做好充分的和精準化的備課工作,進而助力語文課堂的高質量教學。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文章內容時,教師要進行有效備課,其一,要把握學情、教材。對于學情,要看一下學生目前的語文知識儲備量與個人的學習狀態如何,并認真地分析學生可能在該節語文課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哪些困難和疑惑等,對于教材,要研究該節課在具體章節中所處的地位、該節課的教學模塊組成、每個教學模塊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等,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基礎。其二,要明確目標。對于教學目標要把握兩點要求,一要在目標的設計中緊扣該節課的教學主題,涵蓋主要的教學內容,如①了解文章的主要層次組成,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②學習景物描述的方法;③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等等,讓學生通過對這些任務的學習更好的理解文章。二要難度適宜,所設計的教學目標難度系數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做到具有針對性。其三,要優化教學流程。需要教師合理地安排每個模塊的教學時長、教學中的活動設計,并盡量做到銜接緊湊、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從而讓有效的備課助力語文課堂的高效施教。
二、善于提問是良策
課堂提問是集中學生注意力、開闊學生思路、獲得學生反饋以及活躍課堂氛圍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堂的提問環節,并探索高質量提問的方法和策略,有效地發揮課堂提問的效能和質量,助力學生在課堂進行更加有效的學習。而要做到有效提問,需要注意以下事項。其一,精準設計問題。問題的設計要涵蓋該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盡可能的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學習《次北固山下》古詩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你對作者王灣的生平和文學成就有怎樣的了解?詩歌的前四聯寫了什么樣的內容、有什么樣的聯系?古詩傳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等等,從而通過課堂提問來讓學生較好地把握古詩的主要內容。其二,優化提問形式。課堂的提問形式不能局限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而是要積極地引入學生搶答、師生互相提問、隨機提問、男女生之間互相提問等豐富化的提問方式,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積極性,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提問效果。其三,注重提問后的總結。提問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在提問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給學生指明改進的方向,并對提問的答案進行明確,讓學生較好地掌握這些內容,助力課堂的高效施教。
三、分層教學是關鍵
新形勢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需要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更加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更加注重設計分層化與差異化的課堂教學策略,初中語文教師要精準的把握新課改的本質內涵,積極地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進一步幫助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和提升。其一,明確目的。教學要在分層教學實施過程中有效的對分層教學的目的進行明確,如要幫助學困生打牢基礎、提高中等生學習能力、挖掘優等生的學習潛能,從而讓分層教學更具有指引性。其二,實現分層教學。初中語文教師要將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貫徹和落實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例如,在學習《天凈沙·秋思》小節內容時,在備課中要更加精準的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分層化的教學實施策略;在教學實施環節要為不同的學生提出分層化的學習要求,如對于學困生和基礎層次學生,要讓他們夯實基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學習。在指導時也要努力的實現一人一策、一人一方,真正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助力班級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備課、開展有效提問、實施分層教學,真正的把握初中語文課堂高效施教的基本規律,助力班級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甘友芳.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34-35.
[2]岑禮霞.基于有效教學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