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
重視班會課內容的規劃并使之系列化,是提高班會課實效的重要舉措。系列化主題班會,將一定時期內的教育目標按一定的要求組織起來,有序開展,初步看起來,它將教育的總目標進行了細化和分解,同時又歸一到教育的總目標上來,即通過一系列而非單獨的課來實現教育目標,這樣既能突出教育主題,又能體現教育整體性,對學生產生持續影響的現實教育需要,是獨立班會課的延伸和拓展。本文以“學會學習”系列主題班會為例,談談如何進行系列主題班會的設計與實施。
一、系列主題班會的設計
第一,明確教育目標,進行總體設計。主題班會要有實效,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總體計劃,并在這個總體計劃確定的總目標下,形成每一次的系列化主題班會活動計劃。本學期,針對初二學生較之初一剛進入學校的懵懂有了本質的變化,學習科目增多、學習難度增加、學習速度加快的現狀,如何幫助學生正視這種變化?如何讓初二學生能夠適應這種變化而不落下學習?如何幫助他們在青春期的躁動中靜下心來應對學習?我根據我班的班訓確定了“學會學習”作為這個學期班會課的總體目標。
第二,分解小主題,按學習進度及學生心理特點進行漸進式設計。系列化主題班會下的每一個班會主題必須要“小”,只有 “小”,才易于實施,才能既反映總目標需要,又不至于因內容多、面面俱到而不著邊際。本學期,在確定了 “學會學習”總體目標之后,我分析了本班學生的學習現狀及學習心理,并根據學校的學期學習進度安排進行了七個小主題設計:第一,我們為什么讀書?第二,我的課堂,我做主——如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第三,我的備考,我做主——學習的動力從哪里來?第四,我的課堂,我做主——如何集中注意力;第五,終身的財富——良好的學習習慣;第六,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七,我的備考,我做主——閱卷老師最討厭的五種字體。
二、系列主題班會的實施
班會具有鮮明的教育傾向,必須保證其教育效果。保證系列班會效果的主要途徑就是:班會形式必須要“活”,讓學生在游戲中經歷,通過體驗、分享、總結的過程慢慢成長,達到教育目的,使班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采取多樣靈活的實施形式,提高參與專注度
每一次的班會,都可以通過多樣的形式來呈現,如:“我們為什么讀書?”采取的是分享閱讀網絡文章并各抒己見的方式,“我的課堂,我做主”采取的是游戲體驗方式,“我的備考,我做主”采取的是心理小測試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采取的是聽故事、分組討論的形式,“三人行,必有我師”采取的是演講的形式等。班會形式的選用主要注意服從于主題的需要和適合學生的需要、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兩個原則就可以了,多樣的活動形式使得學生會期待每一次的班會課并積極參與,自然能取得較好效果。
2.創設開放、自由的言論環境,讓學生實現自我教育
只有讓當事人親身參與的主題活動,才會讓當事人有所收獲,領悟力不是老師教給學生的,而是學生自己從親身經歷中體會出來的。因此,每一次的班會時間,都會留出至少10分鐘甚至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討論和分享。分享的前提是每位同學都愿意敞開心扉,而安全自由的氛圍是學生敞開心扉的條件。因此,身為班主任,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安全的分享環境,讓學生暢所欲言。不能急著給學生的言論下結論或者因學生言論的錯誤而馬上進行否定。反之,班主任需要鼓勵學生開放自我,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在學生思維及言論的相互碰撞中,他們自然而然地進行分析判斷選擇,從而澄清觀念,并實現自我教育。
3.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引領正確方向
同一情景,不同的學生感悟不同,不同的感悟會形成豐富的教育資源。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學生的價值取向會出現多樣化的趨勢,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時學生對有些問題的爭論不分上下,很想聽聽班主任的意見時,班主任應該適時地亮出自己的觀點,肯定學生的正確觀點,并說明理由。
4.注意總結,升華教育效果
班會不僅只是單純地為了完成活動任務,一系列延伸性班會活動由于時間跨度較長,學生未必會領悟老師的設計苦心,因此,在學期中、學期末各引導學生進行一次班會課回顧,回顧過去一段時間內所上過的班會課的主題和內容,通過梳理回顧,學生很清晰地看到了班會的主線,從而能明確班主任設計的意圖及班會的總體目標,從而升華系列班會的教育效果。
三、系列主題班會實施效果及反思
第一,系列主題班會有更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班會效果顯著。由于總體的德育目標拆分為不同的小主題,并分配制不同的課堂上,班會形式更多樣、內容更充實、更有針對性。在班會的實施過程中,班主任還可以根據學生情況不斷做出調整,使之更加適應學生需要并切實解決德育過程中的問題。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設計就是在“良好的學習習慣”班會之后激發的靈感。
第二,系列主題班會更有利于促進和諧班集體的建設。主題序列化意味著學生問題化解的有序化,由于規劃在先,所以能保證班會小效果,預設的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偶爾出現的問題也能及時增加相應的班會課加以疏導。使得班集體內老師與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比較融洽,促進和諧班集體的建設。通過一個學期的時間,我發覺,學生一方面非常喜歡上這樣形式多樣的、體驗式的班會課,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意識也得以加強。
第三,積極配合學校大型德育活動,以學校大型活動或常規教育作為班會總目標進行系列化設計,能更好更有效地實現德育目標。由于學校德育的總體安排,一個學期下來不可能每節課都按照班主任的意愿來設計,因此,根據學校每學期的德育目標進行系列班會設計,為容易保證主題班會實施的時間。本次的 “學會學習”系列主題班會就是在我們年級“學會學習、責任擔任”的總目標下進行選擇的,由于與年級目標相符合,因此每次的班會時間都能得到保證,不至于為了完成學校或年級安排的班會任務而使計劃難以實施。
德育是動態的過程,怎樣教育學生、如何開展班會的話題需要時時更新,只要目標明確,并做好計劃,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的系列主題班會一定會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喜歡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