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銳

摘? 要:2011年,我國率先在上海市和重慶市進行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改革,但由于稅基設置狹窄、法律依據不足、優惠力度過大等原因,實際改革效果并不樂觀,本文從對比兩個試點的政策內容、實施效果及運行現狀出發,分析當前我國房產稅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房產稅;個人住房;房產稅制度
引言:
房產稅,又稱房屋稅,是國家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張怡、閆晴(2018)認為上海市試點房產稅制征稅范圍和稅收優惠不合理,建議將不同戶籍的居民納稅人納入相同的征稅范圍中去,并建議我國的房產稅免稅套數為兩套最合適,對居民納稅人的第三套房屋進行開征房產稅。武亞琳(2019)認為改革存在稅基較窄;免稅范圍較大,且稅率偏低;計稅依據不合理;征收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
一、上海市、重慶市房產稅試點現狀
對比上表:上海市的改革側重于新購買的房屋,重慶市則側重于高檔存量房;兩地規定的稅率水平都較低,且都是比例稅率,便于征收和被民眾所接受;房產稅稅款用途方面,上海市主要用來保障居民住房建設,解決貧困家庭住房困難,重慶市主要用于建設、維護和管理居民的公租房建。
二、上海市、重慶市房產稅試點存在的不足
(一)法律依據存在不足
兩地出臺的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暫行辦法是由地方政府發布的,性質上應歸類于地方政府規章,沒有通過正常的立法程序。而《房產稅暫行條例》從立法層級上歸類于稅收行政法規,其有效性覆蓋全國,包括上海市和重慶市。從效力層級上看,兩者之間屬于上、下位法關系,我國法律原則規定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現行房產稅暫時條例的法律效力高于上海市、重慶市出臺的政策。因此,兩者在內容適用范圍上存在嚴重矛盾。
(二)稅基設置狹窄
重慶市主要對主城九區里的高檔住房征稅,能買起高檔住房的富人數量占少數。如果征稅范圍不包括普通居民住宅,在實現房產稅調節財富分配功能的同時大幅度削弱了籌集財政收入功能。兩地試點政策主要集中在對新增住房征稅,對存量房不征稅,不利于實現籌集財政收入職能,也違背了社會公平。在納稅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購新房的人要納稅而原本已購住房的人不需要納稅。事實上,擁有多套存量房的人比新購住房的人更有錢,尤其對于外地工薪階層來說,在購買第一套住房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還要額外繳納房產稅。本地原本擁有多套住房的人本身擁有財產就多反而不用納稅,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三)優惠力度過大
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保障中低收入階層的利益,過度的稅收優惠政策反而會加劇收入分配更加不公平。上海房產稅試點稅收優惠政策規定對每個家庭給予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稅面積。根據上海市統計局數據,2017年上海市人均居住建筑面積為36.7平方米,遠低于60平方米。除了獨居人群的住房面積超過60平方米需要納稅外,對于一個兩口家庭來說,最低的免稅面積總和也高達120平方米,幾代同堂家庭總的免稅面積更高。
參考文獻:
[1] 武亞琳. 中國房產稅制度設計研究[D].河南大學,2019.
[2] 張怡,閆晴.基于生存權保障的房產稅制改革:邏輯、價值及路徑——以上海市為例[J].財會月刊,2018(07):166-171.
[3] 張娜. 我國個人住房房產稅制度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