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尚楣
摘要:中華戲曲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花旦作為戲曲旦行中的重要一支,有其特有的表演特色與表演技巧。本文從對花旦表演的特色入手,對戲曲中花旦的表演技巧進行探究,歸納總結花旦行當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情感注入、表演藝術功底等不同層面,為戲曲花旦表演的完善提供思考。
關鍵詞:戲曲花旦;表演技巧;觀賞性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517113
“生、旦、凈、末、丑”組成了戲曲的幾大行當。花旦是旦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其表演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技巧性。而表演技巧是花旦表演能否成功的關鍵。花旦表演有其獨特而又鮮明的藝術特色,從事花旦表演的演員多演繹年輕化、個性特征明顯的女性角色,這些女性活潑、天真、伶俐,大多在愛情戲曲里呈現,這些角色也有著濃厚的愛情色彩。
一、花旦的藝術特色
(一)花旦的裝扮
花旦演員大多飾演年輕女性,多數身穿短衣,比如襖、褲子等,搭配坎肩等;有的也穿長衣[1]。同時,根據角色的差異,眉眼之間的神態也各有不同。比如天真活潑的少女妝容更為清秀,青年婦女則是妝容略微重一些等等。
(二)花旦的動作
和其他戲曲行當一樣,“唱念做打”不可缺少,側重做功。花旦的做功則比較柔美,特別注重舞蹈性,以此呈現花旦塑造的年輕女性形象的特點。比如演員飾演的花旦角色為待字閨中的小姐,花旦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就需要一舉一動之中呈現出大家閨秀的風范,滿足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讓觀眾從言語的一顰一笑之中感受人物特點。再如,演員角色特征可以通過臺步展現出來,輕盈的臺步可以反映出角色的天真、活潑的性格特征,不少、r鬟角色腳步輕快地行走正是可以達到這一效果。
(三)花旦的身段
花旦因扮演的角色多為年輕女性,她們動作輕巧、腳步輕快,身段靈巧又充滿魅力。在表演的過程中展現腰肢靈活、身段輕盈[2]。比如,不少、r鬟的角色,因為靈動、機靈,被稱為“俏丫頭”。這就要去花旦角色的表演者在平時的訓練中注意鍛煉自己的身段,增加腰肢的靈活度,這樣在表演的中能夠更好地借助身段的表演呈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此外,花旦角色可能還會借助手絹等表演道具呈現人物俏皮的個性,讓人物形象更為生動靈活。
(四)花旦的唱腔
雖然唱是戲曲的基本功,但是花旦行當又有其獨特之處。花旦多是青年女性,因而唱功比較清麗、優美。能夠凸顯花旦角色的性格特征,通過唱反映和塑造人物。
(五)花旦的念白
在表演呈現過程中,花旦的念白比唱腔更難把控。唱腔能夠跟隨音樂的節奏開展,規律性較強。而念白顯得更為復雜。缺少音樂伴奏的情況下,需要演員在日常練習的基礎上熟能生巧不斷積累經驗,這樣才能結合角色需要、人物情感、表演環境等進行呈現,這對于表演者的要求就提高了一層。這也要求花旦演員在平時要注重穩扎穩打抓好基本功,這樣才能在臨場發揮中適應念白的表演方式,進行角色的精彩演繹。
二、花旦的表演技巧
花旦豐富的表演手段形成統一的整體,為花旦形象的打造、為劇情的推進服務。對花旦的表演技巧進行全面、系統的歸納分析,可以使得表演形神兼備、豐富充盈。
(一)塑造人物形象
花旦是旦行的分支之一。然而,這種分類只是手段,是為了區分類別,戲曲表演的最終是為了勾勒人物形象、呈現戲曲故事。因而,花旦在人物塑造的過程中,也不能被行當所局限,而是要充分發揮行當的特長,根據人物特征與劇情結構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這樣,戲曲中花旦的表演才能立得住、才能站得住腳,也才為整個表演的呈現打下基礎。而且,不少花旦是作為配角存在的,比如丫鬟等,這時候需要演員對于角色有一定的定位與把握,自己角色的戲要完成度高,又要配合好其他演員,呈現戲曲中的人物關系,使得表演恰如其分地整體呈現。
(二)豐富人物情感
和戲曲表演中的其他表演一樣,花旦表演需要對人物注入情感[3]。單純通過表演技巧的呈現出來的人物不是有血有肉的。脫離了人物情感的形象是臉譜化和程式化的,是難以反映復雜多樣人物形象的。只有將人物的情感與動作、語言等外在表現形態相結合,才能成為有機統一的整體,實現人物的飽滿、生動。因而,花旦演員需要在表演過程中將創作者賦予人物的情感通過自身體驗后演繹出來,實現外部動作呈現與內心情感體驗的高度融合,從而打動觀眾、感染觀眾,引起他們的情感共振。
(三)表演貼合劇情
演員如果在表演的過程中一味看重舞臺效果,或者為了讓觀眾理解而過分夸張地通過動作或者唱腔演繹角色,會呈現表演不夠真實的情況,讓人物的呈現也顯得虛無,表演與劇情之間呈現兩張皮的情況。因而,演員在形象呈現與塑造的時候,需要結合劇情、緊貼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發展,運用真情實感和恰如其分的表演去感染觀眾、展現人物,這樣才能帶領觀眾走進人物,走入戲曲故事。例如,《拾玉鐲》中孫玉嬌是待字閨中的花旦,這時候要求演員的表演呈現活潑的性格特點,這樣才能凸顯少女的天真。
(四)注重口型技巧
旦角演員在演唱的過程中,充分投入情感,主動調動觀眾情緒的目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因為過分投入出現神情僵化、口型夸張等,不僅會影響表達效果,而且會降低角色的欣賞度,不能夠使得女性角色賞心悅目地呈現出來。因而,花旦在表演的過程中,要注意技巧與呈現形態的結合,做到觀賞性與悅耳性兼具。
(五)關注語言特點
不同的花旦具有不同的語言特色。這需要演員結合角色特征進行語言的呈現。如若不然,角色語言難以凸顯人物形象,人物顯得不夠貼合,效果適得其反。比如,戲劇《紅娘》中的紅娘這個角色,通過語言讓其形象豐滿、鮮明突出,能夠展現其聰明伶俐、俏皮可愛性格,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三、結束語
戲劇藝術是民族的瑰寶。然而,當下在戲曲的發展普遍不理想的狀況下,以“做”為主的花旦的發展狀況更令人嘆息。花旦作為戲曲寶庫中的明珠,有其獨特的價值與藝術表現力,這當中蘊含了舞臺的美學,民族特色的裝飾,表演手法等等,值得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與探討。因而,在歷史推進的浪潮中,需要不斷豐富花旦表演的藝術寶庫,結合時代需要持續進行創新創造,促進藝術形象的豐富與表演行當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周斌,戲曲中花旦的表演技巧[J]戲劇之家,2017(14):26-27.
[2]張蕾,旦角表演藝術的特性分析[J]戲劇之家,2017(11):47-47周斌,京劇花旦表演藝術[J].戲劇之家,2017(13):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