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珍
【摘要】本文闡述了科學課程游戲化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我們提出了要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明確科學游戲化課程的方向;加強教師培訓,解決科學游戲化的認識及施教技能問題;推進班級科學游戲區的開發與建設;促進科學區域自主活動游戲化;設計科學功能游戲區,促進科學游戲化課程的推進實施等幼兒園區域科學游戲化課程的推進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科學游戲化;課程;推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521106
自《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頒布以來,游戲逐步成為了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形式。通過對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設計課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為此,幼兒園管理者以及幼兒教師,需要樹立起正確的游戲觀、幼兒發展觀以及教學活動組織觀。將幼兒的生理特征考慮到游戲活動中去,以此來讓幼兒得以實現更好的發展。當然,就其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幼兒教師也需要結合實際問題來對游戲精神重新認識以及科學運用。
一、科學課程游戲化對幼兒發展的意義
近年來,在科學教育領域,人們已經達成這樣的基本共識:探究是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應為兒童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通過對幼兒課程的游戲化設計,可以讓幼兒得以在課程活動中,更好地展示自我,實現自我創新與超越,繼而幫助幼兒得以在幼兒園環境中實現健康成長。實施科學游戲化課程,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游戲總是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融為一體,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思維判斷能力想出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這些過程中也能使兒童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二、幼兒園區域科學游戲化課程的推進策略
(一)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明確科學游戲化課程的方向
幼兒教學活動的開展單位是課程,游戲化的設計活動需要將其科學性體現到課程內容中去。其不僅僅是對課程內容的游戲化開展,更需要將游戲精神融入其中。所以這一課程形態不是對原有課程體系的顛覆,而是要在幼兒園所有課程活動中體現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這是科學游戲化課程建設要把握的方向。
1.把握生活中的科學教育。通過進餐、盥洗、午睡、散步等生活環節滲透科學教育,生活既是科學教育內容的來源,也是幼兒園科學教育忽視的途徑和方法。
2.把握游戲中的科學教育。《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都強調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幼兒園的科學探索活動蘊含豐富的科學知識,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很好契機,所以,教師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應體現活動的趣味性,游戲就是最好的展示課程。如:小朋友在戶外玩“踩尾巴”游戲就與光和影子有關,“丟手絹”游戲就與運動方向和速度有關,而“過家家”游戲中則滲透著許多有關食品、餐具、服裝的科學知識。
(二)加強教師培訓,解決科學游戲化的認識及技能問題
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與教學技能是推動幼兒課程得以具備游戲化特征的前提條件。這就意味著,還要培訓教師掌握具體的科學游戲活動組織技能,包括設計符合幼兒發展需求和科學現實情境的游戲的能力、觀察幼兒科學游戲行為與情境的能力、及時對幼兒游戲進行修正和調整的能力,從而保證科學游戲始終不偏離幼兒發展和教育的目標。
(三)推進班級科學游戲區的開發與建設
班級科學游戲區是指在班級活動室內為幼兒創設的可以自由進行實驗操作和科學探索的空間。小班科學游戲區活動應更貼切幼兒生活,更具有游戲性,它的科學區可以單獨設置,也可以和玩具吧、沙水區、操作區、自然角等結合起來設置;中大班科學游戲區的創建應突出活動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和游戲性,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和充裕的空間進行科學探索,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幼兒親歷“科學家研究科學”的過程。
1.如何把握空間的選擇與布置。
科學游戲區空間的大小與選擇應園地制宜,根據班級活動室的面積、朝向、班級幼兒人數等因素來確定,要兼顧教學活動和區域活動的需要,要兼顧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的需要。一般來講,室內面積較大,尤其是人均面積較大的班級,創設班級科學區就容易一些,我園每個班級占地面積約112平方米,空間相對比較大,因此,根據主題創設相應的科學活動區。
2.如何把握材料的選擇提供和呈現。
材料是科學區創設的關鍵,材料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材料之間的結構關系,直接關系到科學區活動的開展和幼兒的探索興趣,所以,教師應盡可能從多方面搜集材料,豐富科學區活動的內容。我園遵循材料的安全、可操作性強、經濟實用等特點為幼兒提供了實效的科學材料,如購買放大鏡、電池、電線、量杯、顏料、熒光紙、植物標本等可以在周圍環境和日常生活用品找到的物品,這既經濟實用、符合環保理念又符合現階段我國幼兒園的發展狀況。
3.如何進行科學區域管理與活動指導。
在科學區管理上,教師應把握幾個要點: (1)科學區開放性原則。(2)材料不斷補充和更新原則。(3)讓幼兒參與科學區材料搜集和環境布置活動中。(4)教師和幼兒共同參與科學區規則的制定,共同維護科學區環境。在科學區活動指導上,教師應學會做以下幾點: (1)科學區的活動應與主題教學活動、生活活動密切聯系。設計的主題教學活動課應充分滿足每個幼兒動手做和探索的欲望。(2)科學區活動指導應該以觀察為前提。教師應對幼兒活動的現狀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分析,對幼兒科學探索活動進行有效指導。
(四)促進科學區域自主活動游戲化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需要借助于游戲化的設計來讓幼兒更好地參與到區域活動中去,繼而達到區域活動的開展目的,實現區域活動應有的教育價值。在幼兒的其他區域活動以及一日活動當中,要想要更好的實現科學課程游戲化,重點要做的就是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增強幼兒的興趣,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課程的游戲化。
【參考文獻】
[1]董旭花,幼兒園科學區(室)科學探究活動指導117例[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5
[2]趙寄石唐淑,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科學與藝術小中大班)[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