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
摘 要: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側重于知識的灌輸與講解,對于學生的實踐參與缺乏足夠的重視,這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相對片面,在實踐應用中缺乏靈活性,針對此,在數學課堂構建中引入實驗操作,以輔助教學策略的實施則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思路。本文從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入手,從多個角度探究實驗輔助在教學實施中的途徑,以期對中學數學教學改革有所借鑒。
關鍵詞:中學數學;課堂構建;實驗輔助;教學策略
引言:實驗是自然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中學教育教學中,師生對于實驗教學的認知更多的停留在物理、化學等學科上,對于數學教學中應用實驗方法理解與探究。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實驗作為一種教學實踐方法被進入到中學數學課堂中來,而根據教學經驗,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對實驗輔助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一、運用實驗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數學知識相對抽象,與學生的思維發展特征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單一的灌輸與機械的講解很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甚至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識,針對此,教師在課堂設計中,應積極采用數學實驗的方法,為學生構建直觀可見的操作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教學設計中,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問題:一個數的3倍減2等于這一個數與4的和,求這個數。在解題過程中,教師沒有直接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內容,而是利用天平,要求學生根據題目中的要求,選擇不同質量的砝碼進行嘗試,并調整游標卡尺實現平衡,進而利用天平的平衡說明一元一次方程的等量關系。這樣的教學展示相較于單一的語言講解更加直觀,學生在課堂上作為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因此,更利于調動其參與數學知識探究的積極性。
二、運用實驗輔助教學,深化數學概念講解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知識的生成過程逐漸受到重視。所謂生成就是形成、構建的過程,即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數學抽象知識的呈現結果,還應該注重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逐漸形成知識邏輯,進而深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科構建的基石,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多的關注的是概念的呈現,以及學生對概念的記憶,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常常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對于概念的理解缺乏深度。針對此,教師應調整教學理念,將數學概念與實驗操作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例如在“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為其提供體積相當的正方體、長方體教具,組織各小組成員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并簡略繪制觀察圖形,讓學生在直觀的體驗中理解數學概念的來源,進而提高知識運用效果。
三、運用實驗輔助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學生作為教學實踐主體,需要依托一定的學習情境,完成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進而體現“知識主人”的地位。實驗作為一種教學探究方法,對學生的自主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在數學實驗中,學生需要根據實驗目的提出假設,并根據實驗要求對假設進行驗證,最后通過證實或證偽的方式得出結論,歸納知識。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邊長特點設計了如下實驗:將一條邊長為1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反復對折,折疊n次后計算所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邊長?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對等腰直角三角形邊長與折疊次數n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假設;然后動手制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并進行折疊實驗,每完成一次折疊,對其邊長進行計算,并根據結果探索其中規律,最后,得出折疊了n次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邊長為。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學生不僅完成了知識的探索與理解,更實現了自主能力的展現與鍛煉。
四、運用實驗輔助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嚴謹的學科,對于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而傳統的知識灌輸抑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針對此,教師應利用實驗輔助,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創造開放、自主的環境,并結合數學學科優勢,引導學生在探索中實現思維向縱深發展。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直角三角形,并要求學生自主測量三條邊的長度,對三邊關系進行初步假設與探究;然后,教師指導學生將直角三角形納入由小正方形組成的網格中,要求學生利用三條邊繪制正方形,并根據正方形的面積分析推動勾股定理。通過這樣的教學探索,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勾股定理推導過程中的邏輯關系,還能夠從實驗中體會創新思考價值,進而促進了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實驗的輔助下,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深化數學概念講解,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而這樣的教學打破了傳統灌輸式講解的局限,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探索者和參與者,對于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軍.中學數學實驗的教學誤區及矯正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100.
[2]涂宏義.中學數學課堂運用實驗輔助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