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學科是集人類關系和天文知識等結合在一起的學科,具有綜合性特征。特別是對于高中生而言,學習地理知識不僅需要掌握地理要素和環境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并且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尋找知識之間的關系。這就要求高中生應該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讓高中生能夠更深刻理解地理知識。
關鍵字:高中生,空間思維能力,地理
前言:地理學科不僅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間聯系和差異,并且研究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演變和運動的規律,培養高中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是進一步學習地理和應用地理知識的基本能力。在高考地理中,考察高中生空間思維能力的題目也很多,由于許多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不足,難以取得理想的地理成績。
1.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概述
心理學把空間思維能力表述為:通過事物表象和具體形象來思考,并將其抽象化的一種思維方法。事物的空間特性能夠通過人體直觀感受或者借由圖文、語言等形式間接被人體感受,再經過外部聯系和表象等綜合反應讓人體產生知覺,進而通過該心理過程獲得對事物的全面認知。可以說,人是通過感官感受到具體空間表象,經過大腦反應形成空間知覺,然后利用空間想象實現對地理事物的認知[1]。
以上描述屬于心理學角度,地理學對于空間概念的表述與其略有不同。在地理學中空間概念指在地表上各種地理元素的聯系或作用產生的環境或地理空間,這種空間更加強調地理位置和距離關系,所以說空間定位能力是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關鍵,以空間想象和空間知覺為主,運用空間概念借助剖面圖、地圖等進行空間透視,以此提高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所以說,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實際上是對地理現象和事物進行空間想象和知覺,并在大腦中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間形象,進行位置判斷,確定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并進行整理排列,分析這些地理事物在空間上進行的信息交換和傳遞,并對它們進行比較,從多個角度思考地理事物的空間屬性的心理過程。
2.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實踐
根據高中生的地理基礎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可以將地理教學分成幾個階段進行學生地理空間能力的培養:
1)基礎階段能力培養
該階段主要以帶領學生復習地理空間概念為主,重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盡管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接觸過基本的空間概念,例如等高線、經緯度、比例尺和剖面圖等,但是許多學生對于地理空間的基本概念還很生疏,對于概念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不強,所以在高一階段應該進行必要的概念復習。但是在很多版本的高一教材中并沒有涉及概念復習內容,所以需要教師和學校自行編輯銜接資料和相關習題。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繪制自己家到公園或者圖書館的線路圖,通過教師的講解和評價,讓學生能夠掌握方向和比例尺等地圖語言的表達方法;或者讓學生認真觀察地球儀和經緯線,達到脫離地球儀也能夠想象經緯線的空間分布水平;還可以讓學生進行野外觀察和多媒體教學方法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等高線含義和成圖原理,讓學生能夠根據等高線圖想象地形起伏情況。
結合當前地理教材,來培養高中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知覺。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三球模型幫助學生認識運動中的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關系;借助地質構造模型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地表起伏與地下巖層彎曲情況的空間位置關系。借助簡單的實驗操作,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熱力環流的形成;在學習月相時,教師應該善于利用教室空間,讓學生或者教師本人利用足球(或籃球)等圍繞學生走動,讓學生感受到“月球”的空間位置移動,深刻理解月相的變化[2]。此外,還可以帶領學生在戶外觀察太陽高度變化,記錄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的空間特點。
2)發展階段能力培養
在這一階段中,主要是提高學生的空間表達和定位能力,讓他們在地圖上能夠空間定位。首先讓學生能夠熟悉中國和世界地圖,教師可以開展地圖拼接、空白填圖等活動,讓學生能夠熟悉不同區域之間的空間關系,還可以在區域地圖中添加經緯線,幫助學生掌握經緯線判斷方法。
此外,可以結合區位相關知識鍛煉學生的空間定位能力。例如可以借助空白圖讓學生繪制我國主要鐵路網絡,或者讓學生繪制學校周邊的主要公交站點位置,讓他們從空間上明白車站選擇的區位原則。
同時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說圖能力。說圖是指學生能夠準確說出某一地理事物的位置或著與其他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關鍵之一。例如讓學生根據洋流分布圖說明某地暖流和寒流的特點和影響,說明美國幾個主要的農業帶等。在說圖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使用空間位置的專業術語,例如大陸西岸、大洋北岸、中緯度等。
在講解魯爾區工業區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本中的文字敘述繪制簡易地圖,將新老工業區的位置關系體現出來,又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統將我國各省市人口分布或者國外某城市的人口信息轉化成地理圖像顯示出來[3]。
在整體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過程中,讓高中生能夠逐漸形成空間意識,讓他們能夠站在空間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各種人文和自然地理現象,拓展高中生學習思路,鍛煉他們的創新精神。
結語:綜上所述,高中生培養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們不斷努力,對于培養他們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也需要教師們不斷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徐強強,朱怡娟,張超.高中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困窘”的干預[J].現代教育科學,2014(06):137-138.
[2]郭建紅.高中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6):163.
[3]黃習.高中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系統培養[J].文教資料,2007(29):126-127
作者簡介:儲海云,1988年4月,女,漢族,安徽,大學本科,中一職稱,研究方向:高中地理,安徽省懷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