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三歷史一輪復習是非常重要的復習環(huán)節(jié)。一輪復習既要重視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整合和理解。因此,一輪復習以專題為線索進行復習是比較有效的復習方案。本文就以必修二第三單元二戰(zhàn)前后資本主義經(jīng)濟體制的調整為例來淺議一下專題復習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一輪專題復習;備考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
一、備考分析
二、重點難點
本專題的重點(1)羅斯福新政的內容、特點及影響。(2)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經(jīng)濟調整的具體表現(xiàn)及評價。本課難點是:難點(1)多元史觀評價羅斯福新政(2)如何看待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自我調整
三、教學方法
1、在設計本節(jié)課的整體教學過程時,我運用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來指導本節(jié)課的教學。2、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同時進行引導學習,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和教師引導、講解相結合。四、教學過程
【一、學案自學展示,落實主干知識】
“小老師”梳理知識體系,教師補充完善。
設計意圖:專題復習并不是炒冷飯,而是對知識重新整合理解。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有助于學生對主干知識系統(tǒng)地理解掌握,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歷史階段特征的概括能力。
除了構建知識體系,我還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落實情況即擂臺大比拼。
2.擂臺大比拼(小組競賽,搶答以下基礎知識點,老師點評補充)
(1)1929—1933年經(jīng)濟危機的原因(3分)、特點(2分)、影響(4分)。
(2)羅斯福新政的背景(3分)、內容(4分)、特點(2分)、實質(2分)、影響(6分)。
(3)羅斯福新政“新”在哪里(6分)?
(4)二戰(zhàn)后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經(jīng)濟調整的措施(8分),國家大力干預經(jīng)濟的方式(6分)。
(5)談談福利制度的實質(2分)、影響(4分)。
(6)簡述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6分)。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落實強化主干知識,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競爭學習的意識。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點難點】
在學生對本專題主干知識的認知基礎上,我將通過一道探究題來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
小組合作探究:多元史觀評價羅斯福新政
設計意圖:羅斯福新政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史觀、社會史觀、生態(tài)史觀和全球史觀等多種史觀。多元史觀看待歷史問題不但有助于學生對羅斯福新政全面掌握,而且加強了學生對多元史觀的理解,以應對高考對多元史觀的考查。
【三、鏈接真題,能力提升】
(2016·全國卷Ⅲ)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試題材料學案印出,學生通過自主做題,小組討論,答案展示,老師點撥完成)
(1)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中國明清時期救濟制度和英國近代濟貧制度實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濟方式的異同。(18分)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英國近代濟貧制度相比,西方現(xiàn)代福利制度有哪些發(fā)展?(7分)
設計意圖:本題主要考查中英兩國福利制度橫向比較。通過本題不但有助于學生鞏固本專題知識,而且利用高考原題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讓學生開闊思路和眼界,攻克新材料新情境式的材料題。
【四、總結升華,情感培養(yǎng)】
羅斯福新政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對生產(chǎn)關系的局部調整,極大促進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這種調整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這也給了我們以深刻啟示: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保持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朱可:《高中歷史教學應該凸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3年第8期。
[2]任世江著:《高中歷史必修課程專題解析》,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版
[3]唐春良:《課堂教學目標的編制、達成與評價》,《教學與管理》2000年第11期。
[4]陳志剛、翟霄宇:《多角度認識教學目標———基于標準的歷史教學設計的要求》,《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3年第8期。
作者簡介:劉存海,山東省德州市第一中學歷史教師,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