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壹寧 嚴鋒 張守志

摘 要:2018年初,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式公布,核心素養則成為了新一輪高考改革的重點【1】,高考地理命題的角度向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斷靠攏,主要考察學生是否達成了教學當中的發展性目標,考察學生地理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程度和運用能力的提升程度。但是在題目的設置上有許多不規范之處,這就需要出題人提升自身知識素養,確保對核心素養和地理知識要素有準確的認知。
關鍵詞:數據中心;高中地理核心素養;教學過程
一、試題回顧
首先,本文選取的是2018年高考文綜卷(全國卷Ⅱ)第36題。
二、試題的優點
2.1試題背景緊抓熱點問題
“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國目前的教育熱點問題。本試題以整體的大環境下互聯網熱點問題為背景,將“數據中心”這一新概念與地理基礎知識相結合起來,不僅是對學生知識豐富程度的考察,更是對地理教育是否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考察。
2.2區域選擇具有鮮明性
本試題以互聯網環境為背景,選擇了貴安新區作為知識承載體。貴安新區是我國互聯網行業中新興產業的集聚區域之一,這一區域的形成,無論是自然條件中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還是社會因素中的國家政策、技術發展都具有鮮明的、區別于其他同類型地域的區域特征。
2.3問題設置與地理核心素養緊密結合
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可理解為“一條線三個面”,“一線”是指以人地協調觀作為教學主線,“三面”是指在眾多地理素養中概括凝練出的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
本試題設置了四個不同難度層次的問題,且每個問題考查的知識點都與地理核心素養緊密結合。
首先,讓學生說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建設數據中心的主要優勢,這一個問題的設置,直接體現了地理核心素養中的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第二個問題是分析數據中心在貴安新區集聚的有利條件與集聚發展的益處。這一題目以“分析”為作答形式,以集聚的“有利條件”和集聚的“發展益處”為兩條作答路線,要求答題者不僅要答出有哪些有利因素,還要答出這些有利因素對哪些方面有益。第二道題目的設置從區域認知的基礎上,上升到學生人地協調觀的考查。第三個問題是要求學生聯系實際,給出“數據”可以發展的產業。這一題目是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能力的考查。第四個問題是讓學生根據當前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些數據中心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給出觀點,并說明“目前貴安新區的數據中心是否有必要這樣做?”這一問題的設置一方面能夠考查學生對于我國東部地區發展現狀的認識情況,另一方面能考查學生能否掌握了區域比較、區域關聯等學習方法。
三、試題的不足之處
3.1圖例注釋錯誤
地圖三要素包括圖例、方向、比例尺。地圖中圖例一定要正確,但是在本試題中,圖例標注有許多不足之處。圖4是本試題給出地圖。
通過與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書對比發現,本試題中的地界線標注錯誤,缺少瀑布的專用圖例注釋,缺少地級市行政中心和省級行政中心的圖例注釋。
3.2問題設置層次不明
在本試題設置的四個問題中,按照答題者的普遍邏輯思維應該是先說明“數據”可以發展哪些產業;然后考查學生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綜合發展優勢的考查;再分析貴安新區建設“數據中心”的優勢條件和集聚益處,考查的是學生對區域的認知程度;最后考查的是學生能否秉承人地協調觀念,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本試題的問題設置層次不明確,容易使學生在高度緊張的答題氛圍中出現邏輯思維混亂,影響答題質量。
四、啟示
4.1地理教師要注意基礎知識與核心素養教學過程的融合
教師是學生與文化之間的重要傳承者。新時代環境下,教育的發展對教師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望。作為新時代的地理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積極提升教學水平,努力學習引導和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在此基礎上,要緊跟時代腳步,深刻理解和掌握核心素養內涵,積極探索地理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策略及教學評價。
5.2高考出題人要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高考出題人是一個有機組合的團隊,不僅包括教育類專家,還有許多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不論是專家還是一線教師,對于高考試題的掌握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教育類專家的試題研究更偏向理論與試題的研究,實際對教材的了解不如一線教師熟練,在一些細節上容易忽視,比如說本文中試題所涉及的圖例問題。一線教師常年在課堂教學中熟悉教材和課標,對其中細節熟記于心,但是在試題的構建方法,試題的理論基礎,試題的設計意圖等理論性較強的方面研究較少,對于理論的理解和實踐有限。所以,對于試題與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顯得不夠密切,在問題的設置上也多與構建原則不符。所以,高考試題的出題者應該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專業知識素養,另一方面要緊靠教材,牢牢抓住課標內涵來進行高考試題的設置。
參考文獻
[1]唐塘穎.“2017版地理課標”變化之我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15):70.
[2]李紅.高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與培養策略[J].教育探索,2016(05):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