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統鄭 王曉妍
摘 要:寫意與寫實是油畫創作的兩種形式,也代表著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和審美特質,關于油畫寫意性和寫實性的內涵及特性的探討藝術界始終未能達成共識,在新時期下,多元文化交融已成為必然趨勢,油畫的藝術表現之爭早已不是重點,本文從內涵及發展角度出發,對于油畫寫意性和寫實性的矛盾及融合趨勢進行了探究,旨在為油畫藝術的更高發展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油畫;寫意性;寫實性;融合發展
前言:不同的文化環境孕育不同的藝術形態,油畫作為西方藝術,在中國的藝術大地上早已生根發芽,并成為主流藝術受到大眾的歡迎。在寫實油畫方面中國已經位列世界一流水平,而在寫意油畫中,利用西方油畫色彩及顏料,融合了中國傳統古典元素,也賦予了油畫新的特色和意境。在新時代下,藝術發展呈現多元化的態勢,對于藝術創作者來說,需要吸收國內外經驗,挖掘豐富的藝術元素,不僅需要提高寫實技巧,更需要注重深化意境,從而創作出極品佳作。
一、油畫寫意性和寫實性的矛盾對立
(一)寫意油畫——以意傳神
寫意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作為藝術創造的一種表現方式,寫意性是指藝術家側重于表現內在精神實質,減少外部形象的細節表現,以抒發情感和主觀意念為主。寫意最早出現宋朝時期,在油畫創作中,主要是用顏料來渲染意境,旨在表達出形象之外的寄寓和內涵,油畫的寫意性使其繪畫創作過程中不需要工細,不必追求細節的刻畫,但這與西方抽象藝術表現形式又有著較大的區別,油畫的寫意性保留了中國傳統國畫的韻味,同時也展現出油畫的厚重色彩與豐富層次,不求形似,但求意真。著名油畫大師吳冠中在其作品中,就很好的體現了寫意性的藝術魅力,利用線條來打破常規,構圖別致,樹木、房屋均采用了黑色,展現國畫意蘊,獨樹一幟的風格也將中國寫意油畫推向了新的高度,豐富和發展了油畫藝術審美。
(二)寫實油畫——以形動人
寫實釋義為如實地對事物進行描繪,是屬于具象藝術的一種繪畫藝術形態,其表現手法追求與實物逼真的境界,藝術家通過對實物進行觀察、描摹,從視覺角度出發來進行創作,達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寫實繪畫起源于十九世紀的歐洲,在經過“新具象”、“新寫實主義”的思想浪潮之后,寫實油畫在我國也成為了一種新的藝術流派,如青年美術家冷軍,其代表作《五角星》、《小羅》等都是在國內外獲得了轟動的反響,也掀起了一股寫實風。事實上,油畫的寫實性并不只是對事物的再現,而是利用藝術思維來表達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展現理性與體現,凸顯藝術美感,且作為一種主流的藝術形式,寫實油畫也擁有廣泛的大眾審美基礎,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新的藝術主張。
二、油畫寫意性和寫實性的契合發展
油畫早在明朝就傳入我國,與傳統國畫不同的是,油畫的顏料較為特殊,是用植物油來調和顏料,在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創作的畫種,另外涂抹松節油等稀釋劑能保證油畫作品顏色鮮亮,長期的保存也不會導致顏色缺乏光澤,油畫還因其顏料的強遮蓋能力使得畫面色彩層次豐富,立體性較強,有其特殊的紋理質感,給予創作者極大的發揮空間。縱觀中西方的油畫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西方油畫起始于寫實主義,尤其在文藝復興時期,寫實油畫產生了許多藝術大師和高水準的藝術作品。而在中國,油畫的興起也是從寫實油畫開始的,具象的表達方式深受大眾的歡迎,作為一種舶來品,中西方文化的沖突和碰撞,差異性也激發出創新性,我國歷代畫家都深度鉆研油畫技法,在對西方藝術進行學習和借鑒之后,中國藝術家在油畫領域已經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但是也能夠看到,盡管寫實油畫有著500多年輝煌的歷史,但是在思想多元、藝術革新的浪潮之中,古典寫實傳統的時代已經遠去,現代藝術的產生和發展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嶄新時代,由此可見,順應時代的發展,尋求藝術形式的突破將是油畫發展的動力,也是應對藝術審美需求的有效措施。
當前對于油畫表現技法之爭始終未決,對于藝術語言發展趨勢也較為模糊,這并不利于油畫在中國的發展,也不利于中國繪畫藝術的多元發展。目前我國高中美術教育對于油畫教學的涉及內容并不廣泛,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往往將寫實技巧和模式作為教育教學的一種標準,在個性化風格以及多元化精神領域方面的關注度不足,寫實油畫是教學的主要形式,但這并不是創新發展的良好途徑。故而,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對于優化教學的內容應當進一步拓展,讓學生能夠欣賞到不同流派、不同形式的油畫作品,教師應當樹立正確觀點,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油畫的寫意性與寫實性,專注于情感和主題的充分表達,提倡自我精神與情感的升華,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要清晰的認識到中國油畫的改革,必須要在油畫中注入民族靈魂,扎根于中國文化的沃土之上。所以高中美術教學及油畫創作都應當需要保持民族自信,不僅需要提高繪畫技法,更加需要培養自身獨特的氣質,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結語:無論是寫意還是寫實,對于油畫創作來說都只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而藝術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是因為在不同的時期人們對于藝術作品有了新的詮釋,在不同視角下都能夠從藝術作品中欣賞出新的滋味和感受。油畫作為一種西方藝術形態,與中國寫意技法的契合,給予了油畫更多的表現空間,豐富其藝術形式,創新融合發展迸發出的藝術魅力也吸引國內外的關注,東西方交融的藝術美學思想將促進油畫藝術的更高發展,也將為更多的藝術形式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經驗。
參考文獻
[1]楊瑞峰.淺析寫實性油畫語言與寫意性油畫語言的關系[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3):127-127.
[2]繆秀艷.淺談宋李嵩《貨郎圖》線條的寫實性與寫意性[J].美術大觀,2010(6):203-203.
[3]郝志剛.寫意性油畫語言與寫實性油畫語言的心理探索[J].藝術教育,2013(6):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