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李倩 石玉竹

摘要:目的:探討風險管理應用于急診醫療糾紛和投訴中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急診患者為對照組,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診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未實施風險管理,觀察組實施風險管理,對兩組患者的投訴和醫療糾紛發生率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醫療投訴、糾紛發生率為4.00%,對照組為1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4.00%,對照組為76.00%,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急診護理實施風險防范是一種有效的措施,能提高患者滿意率,減少護患糾紛發生,降低投訴發生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風險管理;急診;醫療糾紛;投訴
醫療行業是一個特殊職業,有許多不可預見性因素,特別是在急診護理過程中,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為突發性傷害,或者需要批量救治,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導致糾紛與投訴高發[1]。本組研究針對急診高風險性制定風險管理制度,減少急診糾紛與投訴發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急診患者為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41.3±6.7)歲。另選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診患者為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20~71歲,平均年齡(42.6±6.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采取常規管理方式,觀察組在常規管理基礎上,實施風險管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建立風險管理組織,實現風險預防
采取超前的風險預防方式對急診護理工作進行管理,能針對急診的實際情況,更為科學、合理、全面展開工作。結合急診工作自身特點,成立由護理骨干人員與護士長組成的風險管理小組,對急診實現多層次風險管理,建立管理網絡,及時發現風險隱患,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遏止[2]。不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對安全管理的問題進行分析,實現預防和護理的管理理念。
1.2.2 環節監控護理安全
患者環節監控:患者入院后,需要在護理人員視線范圍內活動。危重癥患者、心理特殊患者、醫療糾紛潛在患者,必須要加強巡視,實現重點監控與檢查。
護理人員環節監控: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確保夜班人員得到充足的休息,并落實各項工作,提高服務質量。試用期、實現護士予以加強管理,實現一帶一的帶教模式,落實崗前培訓相關事宜,對護理人員行為進行全面規范化。對護理技術與文件書寫不定期抽檢。
時間環節監控:在雙休日、節假日等工作繁忙的時間,工作易疲勞,必須完善交接班工作的秩序,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予以糾正[3]。
設施與物品的管理環節監控:每周檢查一次病房設施與物品,確保其可安全使用。搶救物品必須每日核對,確保搶救物品時刻處于備用狀態,固定相應的人員管理,實現責任制管理。
1.2.3 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強化風險意識:提高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必須加強實施風險健康教育,將自身的職責和護理風險聯系起來,將護士利益與醫院利益緊密聯系起來,確保每一位護理人員都能夠正確認識風險。
加強護理操作培訓力度:在實施繼續教育過程中,經過專業培訓、自學考試、講座等形式,積極向護理人員傳遞護理專業知識,為護理人員提供實用的護理技能。
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醫護活動必須以患者為中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也促進護理人員敬業愛崗的責任心。經過護理人員語言、行為,熱情接待患者,并精心對每位患者。
1.2.4 重視安全教育
經過講座和開會等制度,對護理人員實施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對安全隱患防范于未然。針對急診的特點,定期對護理人員開展風險防范的技能培訓,并實施考核。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患者的滿意情況,糾紛、投訴發生率進行觀察,并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19.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醫療投訴、糾紛發生率為4.00%,對照組為1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4.00%,對照組為76.00%,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據急診科風險評估結果顯示,導致急診科醫療糾紛和投訴高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患者因素、醫療技術因素、醫療人員因素、設備因素、醫療護理制度因素、藥物因素和程序因素。因急診科病人具有病情危重、緊急等特點,存在不可預見性,社會需求不一的特性,護理風險貫穿始終,在搶救和護理操作、搶救配合等過程中,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活動,都可能會存在巨大的風險。對護理人員實施風險教育與相關的培訓工作,掌握風險主動性,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從而降低風險事件發生。
綜合上述,在急診科中實施風險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可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糾紛、投訴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莉莉.風險管理在防范急診醫療糾紛和投訴中的作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1):4313-4313.
[2]方春燕,曹光強,張良英.風險管理在急診科糾紛和投訴防范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5(2):620-620.
[3]吳建芳,潘開菊.風險管理在防范急診醫療糾紛和投訴中的作用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27):3783-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