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永福
摘要:農村學生在學習多樣化知識內容時,由于知識千變萬化,缺少聯(lián)系,學生往往由于摸不到頭緒而自信心受損,再加上各個科目之間出現(xiàn)了搶占時間的情況,每天都要面臨大量的學習任務。另外各門課程教師的教學任務內容很多,范圍廣泛,深淺不一,這對于初中生的腦力和體力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
關鍵詞:互補式;教學法;優(yōu)勢;農村;初中語文教學
一、更好地發(fā)揮多學科之間的互補作用
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應用特點,對于初中生來說,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質、法制教育、社會教育、心理健康、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以及各個地方性的校本教材中都出現(xiàn)了不同的內容。語文學科培養(yǎng)學生如何體會具體段落,贏得心理體會和感悟的能力;數學則如同解決方案的地圖,幫助學生擁有更加精妙的邏輯思維;自然科學則利用豐富多彩的案例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并觀察生活化的教程……這些學科在完成學科互補力量的過程中,利用其相互補充的特點可以共同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在細膩的情感態(tài)度勾勒過程中,學生的價值觀念也因此而不斷完善。互補式的教學方法應用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固了不同知識學科與語文學科之間的互補性作用,同時還應該根據語文學科閱讀方法教學的特點和做法,做到抓住重點,利用多學科進行互補。比如,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針對閱讀片段的理解可以滲透一些價值觀教育和德育的內容,初中語文教師在平常就要多多關心學生,同時在學習和生活上利用音樂和美術的藝術鑒賞力,加強學生對人倫教育的感動,讓學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師,對單親家庭和離異家庭的孩子在課堂上予以照顧,語文教師在平時也應該以班集體的名義,使用一些真實的社會實踐案例,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接受更豐富的學科滲透教育。
二、充分利用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互補作用
教師的互補性作用不僅僅體現(xiàn)在同一個學科,同時不同學科的教師在進行集體備課的時候,也要給予學習和工作更多的機會及亮點。由于教師自身的成長環(huán)境和社會交往范圍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知識能力方面必然有其傾向性,如班主任更注重本學科教學及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而任課教師則更希望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工匠精神,加深精細化教學和對學生嚴格要求地鍛造。因此不同的教師各有所長,在對同一批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集體性的力量和團結協(xié)作的力量能使工作事倍功半。學生如果想要提升應對多學科雜亂知識點的能力,那么就必須迎合教師的互補性作用,在與教師進行互動的同時,盡可能地使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走上捷徑。每一個教師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學習能力和經驗技術方面給予學生不同的支持,既提升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并有助于發(fā)揮應對復雜案例的能力。當然,本著初中語文教學問題的研究初衷,農村語文教師應該始終堅信語文是一切學科的源頭,語文的學習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所有學科教育體系中舉足輕重的部分,語文傳承民族文化精神,而且也有助于幫助其他學科提升閱讀能力。因此在教師的互補性利用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的多學科學習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美好局面,就必須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因人而異,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思維特點和學科學習的程度,要求不同學科的教師對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關心和幫助。學科技巧的互補不僅僅表現(xiàn)在學習方面,還表現(xiàn)在生活方面生活和學習的力量,全面發(fā)動,才能夠給予初中生以更多的學習動能,并且能夠在生活氛圍上給予農村學生更多的幫助和熱情。
三、促進和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補,探索找尋解答的辦法
學生在每一個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針對每一個具體單元都應該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學生是發(fā)展而獨立的,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埽⑶移鋵W習特點也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只有激發(fā)其自身的潛力,接受巨大的差異,才能利用學生中的榜樣和表率作用,不斷地提升學習質量。不可否認的是,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工作和活動以及體育運動中的熱情是不一樣的,學生的品行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可以達成不同方向和內容的互補,通過在校內和校外的互動,不僅僅在學習環(huán)境之內加強對于學習技能的互助,還應該在互補的范圍不斷拓寬的過程中,加強社區(qū)和家庭對不同學生的互補性教育。利用社區(qū)或社會實踐領域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彼此幫助,設定學生的家長,親屬和學生家庭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利用現(xiàn)在非常流行的微信群或QQ群,建立親子家庭教育群。學生和學生之間彼此的互助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進行,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也是教育科學文化,社會價值觀共同營造的過程,是教育事業(yè)共建的偉大力量,也是充分利用好生活資源和生活化教育環(huán)境來補充校內教學的有效方法。
比如,班長和學習委員的作用在整個班級內起到了很重要的引導作用,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求班長和學習委員成為整個班級的領頭羊,在平時花一定的時間和功夫關注語文學習小組學習進程,從課上和課外兩個角度入手幫助學困生,從而能夠解決學困生感覺初中語文學習千頭萬緒、內容太多的問題,幫助其整理有效的思維導圖。
四、結語
互補式的教學方法目前被應用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應用過程中的嘗試是比較少的,大部分農村初中教師并沒有這樣的意識,或者說在調動互補性資源時缺乏能動性。因此更應該從理論層面上加強對互補式教學方法優(yōu)勢的探討和研究,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本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自籌課題“‘互補式’教學法在農村寄宿制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GS[2018]GHB3755)研究成果。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潘其東.探討農村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