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 藍天 董佳 李佳黛
摘?要:離岸貿易是一種以貨物、資金、訂單流相互分離為特點的新型國際貿易手段,貿易商所在地為掌控貿易運轉的核心,可從中獲得貨物差價或者服務利潤,該方式的目的是綜合全面地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經實踐證明,離岸貿易在促進了經濟增長和貿易轉型的同時,更提升了地區經濟地位,增加了地區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關鍵詞:大連自貿試驗區;離岸貿易;離岸公司
在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五周年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做出重大指示:“不斷提高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水平,把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為自貿試驗區發展增添新活力。”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以下簡稱“大連自貿試驗區”)作為增強東北老工業基地整體競爭力的新引擎,引領遼寧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新驅動,應以踐行“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戰略為基礎,全力發展離岸貿易,尤其要在發展與日本的離岸貿易方面承擔重要角色。
一、 對離岸貿易的概念
離岸貿易是一種新穎的國際間貿易形式,歸屬于服務貿易的范圍,它是貿易分工細化的必然趨勢和結果,是轉口貿易的延伸和發展。其本質是一種中間商貿手段,中間商利用自身完備的貿易網絡,在交易領域內實現全球性的最優化配置。離岸貿易主要集中于有稅收政策優惠、運輸成本較低、貿易環境相對穩定的區域或城市,比如香港、新加坡等。
(一)離岸法區的概念
近年來,世界上有些國家和地區逐漸開始憑借法律手段培育出一些特別寬松的經濟區域,這些區域通常被定義為離岸法區,例如英屬維京群島、紐埃島等等。離岸法區應允國際人士在其領域上成立國際業務企業,當地政府機構對該類企業不收稅,僅收極少數的管理費;幾乎大部分的國際銀行都承認這類企業,這為企業建立銀行賬號和運作財務提供很大便利。進一步而言,“離岸”指投資人在離岸法區注冊公司,投資人無須親臨當地,但它的業務可以在全球各地運作?!半x岸公司”一般指成立于離岸法區內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背景下,也將其稱作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它有四個特征要素:地域要素、法律要素、資本要素、運營要素。
(二)離岸貿易概念界定
對于離岸貿易的概念,當前學界還沒有統一、明晰的界定。我們以《香港服務貿易統計報告》(2010年版)中對離岸貿易的定義為基準,將離岸貿易界定為一種綜合且全面降低企業進出口運營成本的國際貿易手段。它不僅可以降低在貿易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成本,而且通過該方式還可以合法、合理、合規的規避企業運營中面臨的稅費和貿易壁壘,除此之外,也能解決一些國家在國際結算中面臨的風險問題。統計報告中,將離岸貿易劃分為“商貿服務”和“與離岸貿易相關的商品服務”,其根本區別是貿易商對商品/貨物的所有權差異。綜上所述,課題組將離岸貿易定義:離岸貿易是指注冊設立在離岸法區的本國(地)企業,可作為經銷商亦或是代理商,將境外貨物售予企業注冊地以外的國家(地區)的一種新型貿易方式。這些貨物或經自貿區或自由港轉運至目的地,或由貨源地直接發往目的地,在區或港內無須報關。
二、 離岸貿易的類型和特點
(一)離岸貿易的類型
離岸貿易是轉口貿易的延伸和發展。轉口貿易也被稱為中轉貿易或再輸出貿易,指在國際貿易中與進出口貨物有關的交易,不是出口國與消費國之間的直接交易,而是借由第三方國家轉手進行的貿易。依照我國保稅區的經驗,可將轉口貿易形式分為離岸貿易、國際轉口貿易和離區貿易。根據上海自貿試驗區發展離岸貿易的經驗,課題組總結出現有開展的離岸貿易業務模式主要可以劃分為純離岸交易方式、準離岸交易方式與區內交易方式三種類型。
(二)離岸貿易的特點
離岸貿易優點:第一,貿易方式靈活,能夠賺取更多利潤。第二,就中國來說,離岸公司不受國家外匯政策管制,無外匯核銷要求;對信用證支付期限無限制,可自由選擇90天、半年、一年或更長。第三,可節約資金成本,提高利潤率。第四,對于出口業務,可借助生產工廠重視外商直接采購而給出更多優惠的優勢,以離岸子公司之名進行采購,提升市場競爭優勢。第五,可以避免國別貿易壁壘,增加貿易自由度。因此,隨著離岸貿易的發展,會增加國際航運、維修、倉儲等業務的附加值。
國內發展離岸貿易,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第一,迄今為止,有能力進行離岸業務的國有銀行還局限于國有大銀行和外資銀行。第二,獲得的銀行授信額度小,增加額度、費用商談的可能性小。第三,離岸業務在出具信用證明效率低、流程長、格式固定,操作流程冗雜,收取費用名目多,銀行成本很高。第四,因離岸公司注冊成本低,經常不被外商認可,制約了離岸貿易的發展。
三、 大連自貿試驗區發展對于離岸貿易的優勢
(一)地理位置優越,支撐離岸貿易發展的硬件基礎良好
大連自貿試驗區規劃面積59.96平方公里,是東北地區海陸聯運中心,我國東北地區走向世界的??臻T戶,是東北亞國家經貿往來和開放合作的重要樞紐。承擔東北地區70%以上的外貿貨物海運和90%以上的外貿集裝箱運輸,2017年貨物吞吐量排世界港口第10位,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第16位;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技術創新中心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
大連保稅區位于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的核心地帶,是迄今我國行政管轄面積最大,唯一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港區”功能于一體的特殊經濟區,也是東北地區開放層次最高、政策功能最全、區位優勢最突出的綜合保稅區。 保稅區行政管轄面積251.3平方公里,區內注冊企業9600余家,外資企業798家,世界500強企業21家,是大連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區,每年大連70%以上(近3億噸)的港口貨運總量、90%以上的國際物流、東北地區95%以上的外貿集裝箱在這個區域產生,在東北振興、“一帶一路”倡議、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經濟綜合實力強,與日本貿易優勢顯著
2017年全年大連市生產總值7363.9億元,比2016年增長7.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5387元,比上年增長7.1%。2017年大連市在城市GDP排名中位列遼寧省內第一、國內第22位。
2017年1~11月,大連關區對于日本進出口總值952.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5.8%。其中出口574.5億元,增長16.7%;從日本進口378.1億元,增長14.5%。貿易順差由上年的162.3億元擴大至196.4億元。從貿易方式來看,以一般貿易方式從日本進出口456.6億元,增長12.9%,占同期大連關區與日本的貿易總值的47.9%;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356.7億元,增長6.5%,占37.4%。
(三)大連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政策,為離岸貿易的發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2017年8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遼寧省分局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指出,以風險為本、有效監管為原則,穩步擴大金融領域開放,改進金融服務功能,并推出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等諸多創新舉措。這些意見既體現了自貿區開放創新的建設理念,又滿足了區域市場主體的實際需要,既吸取了先期設立的其他自貿區的經驗,又突出了集合區域特色的拓展創新。
(四)完善貿易、投資軟環境,為離岸貿易的發展提供便利
大連自貿試驗區不是經濟特區,但卻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創新的一個契機。大連自貿試驗區自2017年4月10日掛牌建設以來,已出臺225項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共形成134項制度創新舉措,總結評估出40個制度創新案例,其中“保稅混礦”成為國務院第四批在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復制推廣的自貿試驗區經驗,擬在全省推廣其中12項制度創新。全面啟動119項自貿試驗區建設任務,主動復制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170項創新經驗。
四、 大連自貿試驗區加快發展對于離岸貿易的建議
大連自貿區發展和日本的離岸貿易雖然具有上述諸多優勢,但是也客觀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發展離岸貿易的管理基礎薄弱,尚未建立起離岸貿易方式的統計指標體系;區內入駐大、中型企業較少,缺少國際性大型業務控制中心的積聚等等。針對上述問題,課題組提出如下加快大連發展對于日本離岸貿易的建議。
第一,全力發展離岸主體,促進大、中型企業的進駐。依靠大連自貿試驗區開放的經濟環境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國內外大中型企業落戶在當地。第二,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大力發展離岸金融,支撐離岸貿易的發展。加快FTA賬戶建設進度,實現分離管理,資金內外雙向互通,同時在大規模資金流動中做好資金保障和風險規避工作。第三,循序漸進地推進人民幣離岸業務,擴容銀行離岸金融牌照。第四,推動稅收創新,對認定為技術先進型服務業給予所得稅優惠;稅收優惠通過產業優惠形式區域給予,取代區域優惠形式,便于減少對內地經濟的負面作用。第五,大力發展離岸跨境電子商務,積極建立全球中心倉,活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最大程度發揮自貿制度創新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帶來的便利。第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實施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和市場準入前國民待遇,推動離岸服務外包和服務貿易快速發展,打造物流、金融、貿易、會展、商事服務與中介等服務業的集聚地。第七,建立促進離岸貿易的主管機構,實施一站式審批、監管的方法,促進離岸公司的設立和運營便利化,幫助這些企業發展業務能力、尋找海外合作伙伴。第八,加強政府部門間協調,打破現有的條條塊塊管理體制,提高放管服的效率,探索集約高效的監管體制。
參考文獻:
[1]張世坤.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區轉型中建立離岸金融市場的研究——以大連保稅區為例[J].管理世界,2004(12):127-128.
[2]王愛紅.離岸貿簡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11).
作者簡介:
韓雪,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遼寧大連;藍天,東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遼寧大連;董佳,大連保稅區管委會,遼寧大連;李佳黛,大連保稅區管委會,遼寧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