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下的實習工作呈現出新的特點,學生對于就業實習的看法也呈現出多樣化、情緒化、極端化、狹隘化的特點,由此桎梏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推進。本文致力于×××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校企合作下對口實習就業中思想問題的實證剖析,力圖找到正確思想培養與錯誤思想規避、疏導之策,豐富人力管理專業的對口專業實習工作深度之內容。
關鍵詞:校企合作;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習就業;思想問題與應對
××學校針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習就業對口性差、專業性、實踐性不強等特點,積極促進校企合作,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就業崗位,為今后發展提供助力,亦為了通過此次與企業合作,將校企合作形式常態化、推廣化,力圖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找到實習就業的有效輸出地,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管理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但在此項工作推進的過程中學生的就業思想呈現出多種弊端,在實證分析整理后發現,在實習期間學生思想教育存在對從事崗位的不適應性、對條件要求的不合理性、對崗位要求的不配合性、對情緒把控的不穩定性、對自身認識的不客觀性,本文通過事件分析、數據分析剖析問題背后的深層原因,力圖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式。
一、 實證統計與分析
(一)校企合作背景與學生思想波動現象
1. 校企合作背景
××學校與××集團就2019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跟崗實習簽署了協議,在協議中明晰校方職責與企業方義務,形成戰略目標,確定服務內容,針對第一批次提供實戰培訓與就業安置的2019年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應屆畢業生40人,企業方做出細節承諾,整理如下。
合同,按照企業正式職工崗位待遇發放,薪資標準為4000~8000元/月。
實證分析:由于校方與企業皆為第一次合作,在簽署合同后,制定了詳細的培訓方案、宿舍情況說明、餐飲情況說明,企業方將宿舍做了翻新,可見企業方與校方在積極促成此次合作,并且投入了人力、物力、財力,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實習期間的生活質量與水準。在硬件設施提供上皆為免費。雖是第一個合作,但是足以見得兩方的誠意。
2. 學生思想波動現象
實證分析:在對口實習過程中學生會對企業提供的諸多條件都表示不滿,其中主觀性原因大于客觀因素,男人人數10人,但都滿意安排,男生的滿意程度要大于女生;女生人數30人,且在人數上影響力比較大,具有夸大事實性行為會影響到整個實習的氛圍,其中思想教育不足引起的思想波動占了絕大部分因素。
二、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習之特殊性
(一)崗位需求現狀
立足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情況,就業渠道比較窄,就業所需人數少,且需求成熟人力資源管理資源人才大,男性需求量大,這就導致人力資源專業就業實習具有不同于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大面積需求情況,所以在就業實習之際校企合作就成為有力助推,能夠為該專業的對口性就業提供廣闊空間。
(二)男女比例失調
由于男女比例失調,該專業的學生中男生實習就業的機會比較大,女生的需求量比較小,如果沒有校企合作“助推器”的作用,女生的實習就業工作就會面臨極大的競爭力,更加會導致專業不對口等情況的出現。但是學習該專業的男女比例是1∶3,女生的人數上占有絕對優勢,但是就業卻呈現出反相關,所以校企合作的對口實習就業本質上為女生們提供了有力的實習保障與就業機會。
三、 對口實習就業中學生的思想波動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波動體現
1. 個體能力認知與現實工作要求反差大
當前學生在實習就業過程中的通病皆為對自己能力的高估與對現實工作能力要求想當然,這就造成了個體能力認知與現實工作要求反差大,這就為實習工作帶來了掣肘,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表現為缺乏主動性,主觀上對工作進行排斥,進而引發諸多思想波動。
2. 個體對實習條件的要求與現實標準不符
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需要實習、就業的大學生大多是90后,由于年齡因素與家庭因素的雙重影響,個體對于第一次參加工作,進入到陌生環境,脫離了學校溫床就會呈現出自身對實習期望值過高,而現實中提供的正常標準也不能滿足個體需求,進而直接導致了負面情緒的出現。
(二)思想波動深層次原因
1. 個體未能正確對待實習主觀態度不正確
上述情況出現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思想教育層面出現問題,尤其是個體對于實習態度不端正,細枝末節的事情可以拿來放大或歪曲,進而產生焦慮、緊張、消極應對甚至打退堂鼓的可能。
2. 個體接觸社會閱歷淺未能對自身形成正確認識
上述思想波動產生的根本性原因還在于個體對于社會接觸的淺,容易受到諸多不利因素所左右,不能對自身形成客觀性認識,思想意識、世界觀、價值觀沒有得到有效引導與疏導。
3. 個體缺少吃苦耐勞、躬耕工作之決心
通過上述實證列表分析,象牙塔中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針對條件的挑剔,對于實習期間的工作的質疑、工資的不滿都源于缺少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躬耕工作的執著力與創新力。這是思想教育需要根本性解決的問題。
四、 應對之策
(一)校方、企業、學生三者形成良性溝通機制
校企合作助力人力資源學生就業中解決學生思想波動情況關鍵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一是學校方要做好學校與學生的溝通,學校與企業方的溝通,企業方與學生的溝通,秉持透明性溝通原則,在溝通中換位思考,著力找到三方立場的均衡點。二是三者良性溝通機制基礎上對學生方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注重需求提供,更要將情感溝通融入其中,縮短距離感,增強思想教育的靈活性與親切感。
(二)成立家長委員會作為監督工作的有力助手
家長在實習指導中的意見參與會給學生造成指導性影響,家長們可以形成家委會對實習過程中的諸多事項秉持客觀態度,形成參與制度,對薪金、實習條件等提出具體性意見,并引導學生做出正確抉擇,充分調動家長們作為思想教育得力助手的效用。
(三)提前制定對口就業實習方案與思想教育課程
在人力資源專業實習之前要在課程中設置思想教育課程與培訓,并將培訓過程中遇到的思想性問題歸納羅列,并讓學生一起討論應對方案,提前為學生的實習就業搭建心理預設,培育同理心。
五、 結束語
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校企合作下對口實習就業中思想問題與應對的實證分析后得出以下結論。一是制度的預先制定是學生思想性教育的根本性保證,應急預案的制定,提前性的方案整理都會為思想性教育提供客觀保障;二是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實習工作相結合,自主參與到實習思想教育工作中,規避思想波動;三是積極建立家長、學校、企業三方的共通渠道,在透明化溝通的基礎上,三方合力進行教育。充分發揮家委會的作用,傳播積極正能量。
參考文獻:
[1]阿爾伯特·埃利斯.郭本禹,郭建,葉建國等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
[2]張玉紅.高職生頂崗實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學理論,2012(02).
作者簡介:張江,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江西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