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是現階段中國最為重要的經濟合作之一,而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則是倡議推進的核心。本文從中國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的現狀、意義及前景三個角度分析這一具有國際戰略意義的倡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基礎設施;對外投資
“一帶一路”倡議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從提出構想、權威機關發布文件并全面實施,至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國各級政府、各類企業努力推進,相關國家積極響應,造就了這一宏偉藍圖及美好愿景。貫穿于整個倡議實現過程的是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基礎設施建設關系到每個國家的核心利益和經濟民生,因此也成為倡議推進的核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現狀
根據已有數據構造模型,本文在參考各類文獻中的諸多方法后采用下表中的10個指標,對目標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行分析,其中選取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的美國作為參照,各國家以各指標與美國對應指標的比值作為該項得分,各指標的得分總和作為衡量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標準。同時,對于倡議中的國家,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和完整性,因此每個特定區域選取代表性國家進行計算,運用時間序列數據進行比較,得到相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變化趨勢。之后采用截面數據分析,選取核心指標,考量現階段相關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基于上述的現狀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倡議主導下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整個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普遍提高,同時由于國家之間依然存在基建水平的差異以及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差距較為明顯,因此進一步的基建合作具有必要性。
同時,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到,2008年以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在持續擴大,尤其是對亞洲的直接投資增長非常顯著,而該投資占每年投資總量的比例持續維持在70%左右,可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向還是在亞洲地區,而亞洲作為沿線國家最為密集的區域,表現出中國對這一倡議的重視。
二、 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的意義
(一)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下行壓力明顯,這一趨勢在過去一個時間周期里非常明顯,雖然GDP增速依然處在6.4%至7%的合理區間,并且2018年全年GDP增速達到6.6%,整體經濟發展穩定,但由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經濟高速發展而掩蓋的諸多問題在現階段更為突出,產能過剩、產業升級壓力明顯等問題困擾著中國經濟的發展。
綜合看待國內外的各類因素,中國與以沿線國家為代表的經濟體進行基礎設施合作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方面在國際經濟合作中,基礎設施合作是較為容易達成共識的領域,基礎設施的完善有利于所有國家的經濟發展,并為國際交流合作提供基礎;同時由于過去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積攢了大量的過剩產能,并擁有世界上最為全面的工業體系,可以為基礎設施落后的國家提供優質且價廉的基礎設施產品,而這一合作有利于中國經濟實現合理的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注入力量。
(二)對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意義
沿線國家大多數都處在發展中階段,雖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而基礎設施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對于這些沿線國家來說,基礎設施建設最為需要的是資金和經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技術和經驗,同時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代表的金融體系能夠為沿線國家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因此沿線國家可以在合作過程中快捷有效地提高經濟體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避免因為技術、經驗、資金以及規模的限制而無法有效建設基礎設施,阻礙經濟的發展,同時為其節省大量的資源,從而用于其他領域的發展,改善各自的經濟結構,而不是走入封閉經濟或者過度依賴資源出口的經濟模式而無法實現長期持續發展。
(三)對全球經濟合作的意義
縱觀整個“一帶一路”倡議體系,橫亙亞歐大陸,兩側是經濟發展成熟的歐洲和經濟活力十足的東亞,中部則是經濟較為落后的西亞及中東地區,在如此巨大的經濟體系范圍內,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缺少經濟上的緊密聯系,經濟合作體系的缺失是政策性的缺失,而基礎設施的缺失則是物質性的缺失。因此在該框架下的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同時為上述兩方面的問題找到了答案,沿線國家可以在一個高效而公平的體系中相互聯系,發展自己的經濟。而這也為現階段全球經濟治理找到了新的方向,過去單純的經濟全球化出現了諸多問題,逆全球化現象凸顯,為整個“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偉藍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 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的前景
(一)合作方式多元化
現階段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合作全面發展,合作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過去的合作方式較為單一,往往只是中方或外方單獨承擔建設任務,而另一方在合作過程中只起到了推動作用,這也是由雙方的基本情況決定的。在未來的新階段里,合作方式的多元化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資金、原材料、勞動力、管理、政策制定等許多方面都需要各方積極地參與,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創新合作方式,吸取世界范圍內成功的建設及合作經驗,找到最優的合作路徑。
(二)合作領域廣泛化
合作領域的拓展是倡議推進的重要標志,而基礎設施合作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在已經實現的基礎設施合作中,合作領域還是相當有限的,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以及能源開發領域,而合作領域的擴展已經成為倡議推進的必要條件,同時也出現在中國相關發展戰略之中??梢灶A見,未來的合作領域將包括教育、醫療、文化、環保等各方面,而合作的內涵也將得到拓展,這也正是中國與沿線國家正在共同努力的。
(三)合作效果明顯化
由于基礎設施投資及其建設所具有的特點,該項合作的效果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周期去彰顯。同時,隨著整個合作體系的完善和基礎設施網絡的形成,這一效果將呈現遞增式發展。其效果不僅在于提高了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更將整個參與倡議的區域聯通起來,這種聯通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將形成強大的紐帶,為彼此之間經濟聯系的便利和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巨大的力量。
四、 結論
綜上分析,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還是沿線國家的發展,乃至于整個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具有時代性、實際性、全球性的戰略意義,而中國與沿線各國的基礎設施發展現狀也為這一合作的進行提供了條件,合作具有美好的前景,中國正在與各方一起努力,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偉藍圖。
參考文獻:
[1]隋廣軍,黃亮雄,黃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增長[N].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7,32(01):32-43.
[2]常雅楠,王松江.一帶一路背景下基礎設施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16):102-105.
[3]王繼源,陳璋,龍少波.“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投資對我國經濟拉動作用的實證分析——基于多部門投入產出視角[N].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02):11-19.
[4]劉國斌.論亞投行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金融支撐作用[J].東北亞論壇,2016,25(02):58-66+128.
[5]文瑞.“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中歐經貿合作[J].國際經濟合作,2015(05):58-62.
[6]金玲.“一帶一路”:中國的馬歇爾計劃?[J].國際問題研究,2015(01):88-99.
作者簡介:周澤昊,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