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摘要:隨著現今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對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所謂的人才不僅需要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在美術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是當今社會素質教育的體現,也是現代教育的需要。在初中美術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適當滲透德育教學,科學地處理德育教育和美術教育教學的關系,以此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藝術技能素養,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正如古人一樣,想要做官不僅需要才識淵博,還對人品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那些賢士都不光是有才能,一般都是名聲特別的好,聲名遠播。這就對初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水平的要求,不僅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況,還需要注重德育方面的教育,從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本文的研究從教學手段和課堂教學入手,適當地滲透德育教育,在培養學生健康審美情趣的同時,也能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滲透;初中;德育
引言:在傳統的初中美術教學活動中,主要是以教師講解為中心,偏重于教授理論知識,并不注重德育的教育,這就導致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從而無法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所以不能為學生提供實踐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機會,美術課是初中的一門基礎課,擔負著對學生進行美育的任務,是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
1 注重課堂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1.1 在教學中滲透審美和環保教育
在美術教學中,課前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自然景物欣賞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同時也是對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素質有意識地培養的一個很好的教育方法。在滲透德育教育的同時,通過增強課程的主動性,來展現本科生的優勢。當然這是應該被著重關注的作為一位教師。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2課《徒手畫校園》的課中,我讓學生們進行了課前準備,然后我帶著學生們來到了湖邊,讓同學們了解了一下不同場合的表達功能。讓同學們掌握了手畫的繪制方法。讓他們明白什么是線條,也提高了對線條的審美。讓他們通過繪制,來表達對自然,社會的感情。也可以組織一場春游,帶上畫筆,找一個安靜的環境,把他們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體會風景的美麗,環境的幽靜。一個畫家,要先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美麗,體會風景的盎然,從而通過畫,畫下來書他們所見到的美麗,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畫畫心情愉悅,也是自己真心感受到的風景。
1.2 為師者應當以身作則
老師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生的汲取知識的主要引導者之一,除了課堂上講課風格外,也包括老師的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潛在的影響。
例如一個老師動不動在課堂上對學生大吼大叫,發現有學生睡覺了就直接扔粉筆頭過去,學生犯錯了直接叫學生站墻角,動不動就和父母打報告等,這樣的老師一定是沒有師德的。一個有師德的老師應該是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讓學生感覺你就像冬天里的陽光般溫暖,在他們犯錯時通過你的引導學生能意識錯誤并能馬上改正,他們還樂意把你當朋友,這才是一名有師德的老師。一個沒有師德的老師卻在課堂想滲透德育教育就像隔靴搔癢沒有意義,所以老師必須有師德,有師德的老師才能教育出德才兼備的學生。
2 注重教學方式,全面滲透德育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運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德育教育,使得教育出的學生,既有才華,又懂得尊師重道、懂得感恩,使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人美版中有一油畫《父親》,這是一幅用寫實手法表現人物的油畫作品,描畫了自己父親的形象,作品中,他的父親被他用飽滿的構圖集中法表現了出來,我們可以看到眼神是多么的滄桑,臉色特別的黝黑。表現出來的父親,是面對生活有非常多無奈,手指粗糙,眼神有些干枯。很注重刻畫細節。給我們展現的就是一個農村老頭的特點。生活不容易,讓我體現出一個心酸的父親的形象。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父親的形象,然后可以留個任務,讓學生去畫自己父親的肖像圖,從而達到教育學生懂得感恩的目的。并可以以此作為一個比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同時,又能滲透進德育教育。
3 結語
總之,德育在初中美術教學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工作中,老師是學生的榜樣,所以老師應該先有職業能力,優良素質,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更好的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時教師應該在如何吸引學生的興趣上做一下文章。讓學生們保持對美術的興趣,才能夠讓同學們想要不斷的深入對美術的學習。同時教師應該既注重學生智力的發展,也注重同學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美術課在作為德育教育的手段方面,與其他學科時大不一樣的。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德育教育,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亢海濤.談德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7(01).
[2] 溫曉宇.核心素養下初中德育創新與美術課堂教學有效融合[J].新課程(中學),2017(04).
[3] 顏珊珊.立德樹人——融德育于初中美術教學的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4(08).
(作者單位:眉山市東坡區齊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