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釗芳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也在不斷的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試型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被采納了,我們也在原有的教學理念上不斷改進,讓學生的物理能力和物理素養有所提升,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所創新和探究,所以說,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應運而生了,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知識和理解知識。因此,本文主要談談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探究式;高中物理;有效應用
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要求老師確立的探究主題要立足于學生的知識和生活,引導學生去自主思考、主動探究,最終在探究過程中獲取新知識;所以說,探究式教學模式和高中物理教學的結合,能夠實現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下文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談,一是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意義,二是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探究式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高中物理被學生們普遍認為非常難,老師的教學也一直處于瓶頸期,課堂教學效率非常的低;而探究式教學和高中物理的有效結合,能夠構建合作探究的課堂學習氛圍,同時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高中物理的魅力所在,所以說,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創設問題情景,營造探究式學習環境
情景教學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好的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創設問題情景,合理并且恰當的問題情景能夠使探究式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營造探究式的學習環境,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教學的實際內容,對不同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去探究,也能夠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頓第三定律》這一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和生活提出問題“在拔河比賽中,既然存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并且他們是相同的,但為什么還是會有一方獲得勝利?影響因素是什么?”讓學生去探究,這個問題每個學生基本上都非常的熟悉,在學生探究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親自演示拔河比賽,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最終解答學生的疑惑,通過這個過程,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理解能力也有所提升。
2.2 利用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學會利用物理實驗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意識,培養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說,老師要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合理的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進行自主探究,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設計合作探究活動,5個人一組,要求分工合作,但每個學生都要清楚整個實驗的過程,這是探究實驗的重點,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設置兩個不同的探究條件,一是改變鉤碼質量,二是改變滑塊的質量,最后通過記錄的實驗過程中的數據,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老師要在學生進行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及時的引導或者指導學生,避免學生出現不必要的錯誤,也要督促每個學生都認真的做實驗,不要給他們分心的機會。
2.3 緊密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
在設計探究活動時,老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體會到物理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從而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究,培養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好習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頓第二定律》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自主的設計一個自行車所受阻力的實驗方案,并且讓學生在課下自主的探究,在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學生可以通過實物主動的去探究,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最終通過探究得出結論,讓學生了解到阻力也不完全是不好的,在許多時候,阻力發揮的作用非常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物理的教學來說,其本來就必須擁有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其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意識,讓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以達到讓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仕代.高中物理課堂探究性學習研究[J].網絡科技時代,2007(03).
[2] 柴西琴.對探究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學,2001.
[3] 朱俏燕.新課程標準下中學物理的探究性教學[J].文教資料,2005(21).
(作者單位:廣西玉林市容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