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超
摘 要:近年來,國家旅游局、農業部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休閑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使休閑農業蓬勃發展。然而,休閑農業雖然改善了農業環境,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但一定程度上對休閑旅游資源的有效利用及農旅融合發展方面還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矛盾。在循環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休閑農業旅游資源,加強休閑農業旅游的環境保護,使農民的利益最大化,成為休閑農業旅游發展中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休閑農業;“農業+旅游”;融合發展模式;若干問題研究
1、前言
在當前旅游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提出了“農旅雙鏈”發展模式,旨在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積極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把農業和旅游業整合起來,很多地方在休閑農業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建立了獨具特色的休閑農園、休閑農莊等,不但推動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打造了旅游業的特色,實現了經濟、社會雙重效益,改善了生態環境。
2、“農旅雙鏈”發展模式下休閑農業存在的問題
2.1 休閑農業發展不夠重視科學規劃
休閑農業發展過程中還是沒有結合當地的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現狀,缺乏根據當地的鄉土資源,發展目標不夠明確清晰,基本上還是農民自主開發的方式,在休閑農業開發之前,當地政府缺乏進行科學全面的考察論證,不能從長遠出發,只是考慮到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因素,導致整個休閑農業的發展存在著布局不夠合理,功能不夠全面,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休閑農業的經營存在著很強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另外,還有一些地方,沒有立足當地資源,簡單的照搬別人的經驗,盲目的模仿,制約了當地休閑農業的長遠規劃與可持續發展。
2.2 休閑農業管理和服務水平比較低
休閑農業作為一種綜合性很強、產業鏈龐大、涉及因素眾多的產業形態,管理難度增大,也對于整個產業的監督管理水平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然而,現在來看,我國的休閑農業管理水平較低,很多地方都是各自為政,缺乏規范科學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降低了休閑農業的服務質量。休閑農業開發地區的各種基礎設施、道路、衛生、水源等硬件水平較低,不能為當地的休閑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3 休閑農業產品檔次較低規模不大
休閑農業作為“農旅雙鏈”發展模式下的一種有益探索,這種以“農業”為基礎的新型旅游經營形態,不可避免的需要品質優秀、獨具特色的產品做為支撐,擴大在旅游業和農業市場上的影響力。但是,目前來看,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還沒有形成規模效應,開發的產品在功能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缺乏品牌意識,休閑農業的產品整體檔次較低,缺乏與當地的特色資源進行有機融合.
3、“農旅雙鏈”發展模式下休閑農業的發展對策
3.1 轉變休閑農業發展理念,重視產業規劃
休閑農業作為旅游業與農業的結合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只有立足當地的實際情況,從經濟、社會、環境等各個方面的綜合效益出發,進行全面考量,制定出科學的規劃,為當地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現代化休閑農業開發,首先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堅持“開發與保護”結合的理念,在關注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考慮到生態效益。在制定休閑農業發展規劃時,需要進行大量的前期調研工作,對于當地的區位條件、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市場需求、配套設施、周圍環境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明確當地休閑農業的發展目標,創建主導旅游品牌,制定科學的宣傳推廣措施,增強市場影響力。另外,制定休閑農業規劃,需要強化對原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當地新農村建設的目標相結合,真實發揮休閑農業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收入方面的積極作用。
3.2 注重休閑農業產品開發,打造產業特色
產品是核心競爭力。對于當前需求越來越旺盛的休閑農業旅游市場來說,打造有特色、高品質的休閑農業產品,才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擴大市場影響力,塑造休閑農業品牌,提升休閑農業開發水平。針對當前休閑農業產品檔次不高、品味較低的現狀,在進行休閑農業產品開發時,需要結合當前人們對于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精神享受方面的需求,對消費群體進行細分,開發不同層次的休閑農業旅游產品,注意結合區域文化資源,利用當地的文化活動,打造成系列的休閑旅游產品,為人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避免對當地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破壞性開發,打造當地休閑農業旅游的特色,實現農業及相關產業與旅游業的深度整合,實現兩者相互帶動,共同發展,增強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3.3 加強政策扶持理論研究,做好管理領導
理論來源于實踐,也可以更好的指導實踐。為了提升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水平,還需要加強休閑農業相關的理論研究,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完善休閑農業開發的理論體系,更好的指導我國休閑農業的開發。同時,國家政策方面也需要高度重視休閑農業的發展,對于這項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給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制定相應的優惠措施,帶動整個行業發展的活力,為當地休閑農業開發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支持,做好相關部分的協調工作,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和規章流程,提升基礎設施的配套水平,積極向國內一些休閑農業開發較早、取得成效明顯的地方學習休閑農業經營管理經驗,為休閑農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4、結語
盡管當前我休閑農業的發展面臨著金黃機遇,條件也日趨成熟,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于這項利國利民的事業,國家還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休閑農業發展方面的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為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從長遠出發,進行全盤考慮,制定科學的規劃,學習借鑒國內外一些休閑農業發展方面的優秀經驗,激活休閑農業發展潛力,打造休閑農業特色,推動休閑農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林秀治,黃秀娟.基于循環經濟理論的休閑農業旅游生態環境管理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5(22).
[2]姚文文,黃蔚艷.基于可持續發展視域下我國農業休閑旅游產業的開發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