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科
摘 要:優秀傳統文化屬于先賢思想、智慧的結晶,也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將德育教育與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能夠喚起小學生心中的文化自覺,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達到滋養情操和品德的目的。本文針對德育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意義進行分析,并探討兩者之間的融合措施。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對策
學校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一個重點場所,在德育教育中,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加深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幫助他們汲取更多精神營養。在德育課堂上,要致力于改善德育環境,為學生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找到優秀傳統文化、德育教育的結合點。
1 德育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意義分析
優秀傳統文化屬于我國文化的組成,讓優秀傳統文化進入課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道德修養,提高德育管理質量。小學階段的孩子,鑒于自身年齡特征、思想理念的限制,對德育的學習參與積極性不強,致使其人文素質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與提升,讓優秀傳統文化進入德育課堂中,可以改變這一教學現狀,這需要基于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引導,提升學生參與興趣,繼而優化德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在德育教育的改革下,傳統優秀文化的滲透空間被進一步擴大,這豐富了小學德育的教學內容,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綜合素養,構建出完善的德育教育體系,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他們更好的發展、成才。
2 小學德育教育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
2.1 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精髓
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它是經過很多的檢驗而不斷發展而來的。 它不僅僅簡單是指一種文化,也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既包括一些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等等,還包括了一些傳統習俗、傳統思想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傳統文化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數量眾多,讓優秀傳統文化進入德育課堂,首先要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如守信、善良、誠信等,這是多年來沉淀下的民族精神,值得后人發揚、傳承,也是小學生需要具備的一項能力。將上述內容融入德育課堂中,可以提高學生分別是非黑白的能力,抵御外部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他們后續的發展打好基礎。
2.2 挖掘教材文化內容
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上,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德育教材的內容均是精心選擇而出,在授課時,應該以教材為依托,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將詩詞、成語故事、名言警句等內容融入教學中,豐富德育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并以傳統節日作為契機來開展團隊活動,譬如開設“弟子規活動”、“傳統文化辯論會”等,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提升他們的道德素養。除此之外,將生活中的德育內容融入教學環節,在授課前,做好準備工作,挖掘生活中的實例,制作真實案例內容,以生活案例來引導學生,鼓勵他們主動分析和思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3 改革傳統德育教育模式
優秀傳統文化進入德育課堂,還要創新教學方法,傳統的德育課堂多采用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導致學生對德育學習的興趣不高,甚至出現了逆反心理。基于此,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要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趣味性教學方法,提升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同時,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將德育內容、文化知識、信息技術結合,將優秀傳統文化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理解力,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效果。
2.4 營造傳統文化學習氛圍
環境會對學生的思想形成、學習狀態等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不容小覷。因此,我們還要在校園中營造出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用這種濃郁的氛圍來產生熏陶作用,讓每一名小學生都能成為傳統文化的優秀傳承人。如,在元旦節期間,在學校掛上各種彩燈、裝飾品;在國慶節期間,組織詩詞大會、剪紙比賽等;在校園宣傳欄中,張貼傳統文化的介紹、說明等,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傳統文化。
2.5 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
德育教育的開展不能僅僅依靠說教,還要定期舉行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在實踐中受到感染與熏陶,思想道德的形成與外部環境息息相關。如,在校園中舉辦經典朗讀活動,選擇《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經典作品,每月舉辦一次,讓學生直接與經典對話;并通過社團來成立舞蹈團、合唱團、武術社、繪畫社等,將社團活動與傳統文化結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讓他們能在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接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在端午節,組織學生緬懷屈原,學習他那為國為民、寧死不屈的精神;在清明節,組織學生參與掃墓活動,了解革命先烈們的事跡,讓他們養成愛國精神。總之,通過一系列的實踐,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深深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3 結語
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弘揚、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隨著德育教育改革的推廣,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管理中的運用空間越來越大,不僅能夠豐富德育教材內容,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德育學習興趣,借著傳統文化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知識,增強學生的德育學習能力。在小學德育教育中,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從教學方法、實踐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能讓學生形成良好品格,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 李颯.小學德育管理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J].新校園(中旬). 2017(12).
[2] 黃水珍.傳承優秀文化,構建文明樂土——將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策略探析[J]. 教育觀察(下半月). 2017(03).
[3] 張衛良,龔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機制探究[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6(05).
[4] 鄭學生,陳大梅.弘揚傳統文化 拓寬德育渠道——《弟子規》校本課程實施途徑的策略研究[J]. 學周刊. 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