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
【中圖分類號】R173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5-0260-01
保障母嬰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是產科服務的宗旨,為了進一步提高產科工作質量,確保母嬰安全現將無錫市錫山區2018年產科工作指標完成情況總結分析如下:
1 總體情況
2018年度全區分娩總數為5066人(其中死胎8例,死產1例),本地分娩有1708人,外地分娩有3358人;2017年度全區分娩總數為6082人,本地分娩有2412人,外地分娩有3670人;較2017年度分娩總數下降了1016人,本地分娩較去年下降704人,外地分娩較去年下降312人。18年全區剖宮產率較2017年度下降了2.11百分點,過期產發生率下降0.13百分點,低體重出生兒發生率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率與上年度相比略有下降;
2017年本地圍產兒死亡2例,外地圍產兒死亡10例,本地出生缺陷7例,外地出生缺陷6例;2018年本地圍產兒死亡3例,外地圍產兒死亡10例,本地出生缺陷9例,外地出生缺陷9例,18年出生缺陷發生率上升了0.14百分點,圍產兒死亡發生率上升了0.06百分點,產后出血發生率上升了0.68百分點,早產兒發生率較去年上升1.27百分點,新生兒重度窒息發生率略有上升。
2 情況分析
2.1 2018全區分娩數有大幅度的下降。2018全區醫院共計分娩5066例,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1016例。近些年來全區醫療資源被不斷調整、重組,這些政策調整對我區分娩數影響是巨大的,全區分娩醫院從十幾年前的12家壓縮到3家,分娩數也出現大幅度下降。特別是錫山人民醫院從廣瑞路搬遷至安鎮街道之后,全區分娩數出現斷崖式下降。表現突出的是在本地人口的分娩,全年分娩總數下降了700余例。
2.2 剖宮產率較去年有明顯下降,2018全區剖宮產率為39.36%,與2017年相比下降2.11百分點。近十年來我區為控制剖宮產率一直在不斷努力。剖宮產率持續攀升、居高不下原因復雜,通過調查,總結影響剖宮產率關鍵因素,其中包括產婦對陰道分娩缺乏信心、家屬過分相信剖宮產安全性、醫務人員對陰道助產經驗缺乏以及醫療機構對剖宮產手術管理不規范等;針對這些主要原因,區內對產科管理步步更新,首先轉變思想觀念,通過宣傳教育,產前咨詢,孕婦學校等方式,讓孕產婦轉變錯誤思想觀念,對陰道分娩和剖宮產有正確的認識。其次加強區級剖宮產手術機構和人員資質的管理,通過開展了剖宮產機構資質認定及剖宮產手術人員準入制度,對新申請手術資質的人員組織手術現場考核,專家現場手術指導,更加規范了手術操作的專業性。繼而區內又通過“三基”理論競賽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全區陰道助產技術人員理論水平。
3 繼續完善孕產婦系統管理模式
3.1 產婦安全關系萬家幸福,2018年我區繼續嚴格按照《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辦法,對照《江蘇省愛嬰醫院(衛生院)評估標準》、《江蘇省助產技術服務評審標準》和《江蘇省醫療保健機構助產技術服務評價標準》,提高產科規范化建設、標準化管理水平。有效落實《加強產科安全管理的十項規定》,確保母嬰安全。首先根據各類婦女保健醫療機構等級,劃分高危妊娠診療職能,管理關系進一步完善,確保孕前、孕期、分娩期各階段系統保健服務有效銜接;同時突出高危孕婦篩查與系統管理的規范性,并強調特高危孕產婦的跟蹤服務,這部分孕產婦是需要特別關注,是管理中的重點人口;最后規范孕產婦從妊娠至產后42天內各階段、各環節管理網絡,有利于提升孕產婦孕期、產時、產后全過程服務質量,有效保障母嬰安全。
3.2 通過危重孕產婦急救現場演練考核,落實危重孕產婦救治制度。2018年我們繼續通過危重孕產婦急救現場演練考核,檢驗危重孕產婦各項管理制度在各單位得執行情況[1]。首先今年區危重孕產婦急救考核延續,不提前通知、隨機時間開展危重孕婦救治考核原則,對考核單位開展急救工作能力,進行全面、系統、有效的高質量考核,同時邀請市級急救專家及區級急救專家現場點評。其次對危重孕產婦的發生時刻保持警醒,年度內無論何時何地出現的危重孕產婦都能即刻組織區、市二級的搶救工作,并對搶救病歷進行常規區內圍產協作組評審,及時發現管理及急救中的各種問題,對相關單位進行通報整改并組織全區學習。希望通過執行這些制度有效降低和防范醫療意外的發生,切實提高轄區孕產婦管理和產科技術服務水平,有效控制孕產婦死亡。
3.3 自二胎政策全面放開,高齡二胎潮隨之而來,2016年全區產科醫院的新生兒中,二胎及以上比例占到42.37%,同期2017年比例已經高達54.85%,上升了十二個百分點,18年二胎比例繼續攀升已經達到57.40%;同時超過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已由16年的348例增加到409例,比率更是上升了近三個百分點;再加上疤痕子宮產婦的增多這些都是引起產科各項工作指標上揚的關鍵原因,即便我們已經通過早發現、早轉診等措施讓部分高危孕產婦轉至市三級醫療單位就診。實現“母嬰健康、安全分娩”的目標仍任重道遠。
3.4 繼續加強流動孕產婦的系統管理。流動孕產婦在區內一直占據過半比重,2018年流動孕產婦分娩比例更是高達60.99%。流動人口居住分散、流動性大,往往是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的弱點,且流動孕產婦低收入、低文化水平、多孕、多產的特點,都給孕產期規范管理帶來考驗,2018年全區圍產兒死亡流動孕產婦占到76.92%,充分反應流動孕產婦對全區孕產婦管理的重大影響力。2018年我區繼續執行產科醫院首次產檢無圍產冊孕婦信息交接制度,通過這一措施有效地提高早孕建冊率及5次產檢率,大大提高了流動孕產婦的系統管理率,使轄區婦保醫生能對流動孕產婦的信息及時掌握并執行相應的干預措施。
4 結論
加強對各分娩醫院技術培訓、督導質控,使產科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明顯提高,有效增強產科管理質量,保證產科質量安全。雖然流動孕產婦的系統管理工作非常艱巨,但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依舊再接再厲,繼續提高孕產婦保健管理質量及產科工作質量,切實保障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羅英,王玉華.常熟市產科工作情況調查.[J]中華醫學寫作雜志.2001(8)2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