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應該是遠遠超過了他們。
肯定可以算,我們是中國線上線下最大的零售藥房,只不過和線下比起來的話,銷售結構會略有差異,就是藥和非藥、保健器械等等。
其實收入結構已經在逐漸改變,但總體來講藥品供應鏈業務還是絕對領先,因為服務很多時候也是通過供應鏈本身體現的。
至今年年底,我們會把全國按照區域中心的倉全部配置完,至少讓京東一半用戶享受當日達或者次日達。其實,藥品倉和普通倉儲也大不同,針對藥品質量的管理條款,對藥品從生產到流通的各個環節都要明確要求。藥品還是屬于化學品,所以對于倉儲標準肯定是區別于一般普通消費品的。
藥品是跟民生關聯很大的問題,同時在國家醫保控費當中帶量采購,一個藥品從原來的30元變成10元,這是醫保局要重點控費的領域,京東健康應是協助控費而不是中間賺取利潤,我們愿意協助各地的醫保局控費。
另外,我們的理念是,一定要讓患者獲利,患者少花錢、醫保少付錢,中間的服務收入政府會考慮給我們。
至于為什么要和藥企合作,目前醫保帶量采購覆蓋范圍已經達到全國,中國藥企正經歷巨變,仿制藥和沒有任何原研能力的藥企沒有存在必要,藥品價格在政府強勢引領下還會繼續下滑。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PBM(藥品福利管理)公司,美國是跟藥企談,中國是藥企跟政府談,藥企跟政府對抗是沒有出路的,就是老老實實把價格降下來。
我們做得更多的是健康管理服務,甚至很多時候是公益服務,消費者愿意看到京東額外的能力,做出額外的支出,我們非常愿意滿足這部分的需求,得到合理的收入。
坦率地說,我們和地方政府的很多項目就是服務性的,我們不希望跟政府、跟消費者要利益,比如基礎醫保的利益,這是沒有意義的,同時也不希望和醫療服務、和醫生搶收入,中國醫生的收入相對來說跟國外相比是很低的。
本來我們就有藥品補貼,還有很多藥企也會加入進來,他們也會補貼一部分。至于1000元如何出,我們還沒有認真算過這個賬,應該是我們會出一半多,其他藥企會出一部分。對京東來講這個是可控的,消費者也會有其他的需求,不是只有藥的補貼需求。
目前我們自己還沒有定時間段,我們這個計劃還要和當地民政部門合作,不能隨便來,我們自己認為一年之內把全國全部推進完成就不錯了。需要和相關部門落實真正意義上的貧困戶,能夠切實補貼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