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飛
摘? 要:近期有幸拜讀了一篇介紹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報道,這篇報道使我感慨萬千,久久停留在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考中,特別是他的那句教育名言“教育首先是人學”一直在我腦海中回蕩,我也不斷地思索這句名言的內涵。我的理解是無論在哪個時代,人類社會的主體是人,是人的社會。人的創造發明,人們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都是為人的生活而服務。例如,人們大聲疾呼,今天是智能時代、數據時代、互聯網+時代,歸根結底還是人的時代,所以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符合時代特征新人。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始終不能忘記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之大任人才的使命。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論述育時代新人的具體表現。
關鍵詞:新課改;情緒;育人
一、讓學生學會做課堂主人
在新課改理念的倡導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就需要我們從備課開始做起。備課,首先要備學情,像在家里做飯一樣,準備材料前要考慮吃飯人的口味。我在備課時通常會觀注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的理解層次、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的年齡特征。然后開始收集材料,每一則材料的應用我都會反復推敲,甚至有時候從班級請來不同基礎的學生共同探討。特別是在學生興趣這一個方面,提前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找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視頻等。這樣設計目的是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回答問題,大家積極探討并且合作解決問題。其次,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需要我們在課堂轉換角色,例如,老師課堂用語,我們堅決不說:“你給我回答這個問題”,“你給老師好好學習”等話語。再者,每每提出問題,先讓學生思考做答,老師不要急著給答案。給孩子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無論是對是錯,畢竟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我們老師是負責在孩子做完結論后,給予評價并且幫助學生成長。如果大家傾其所有,還是沒有得出正確結論,這時需要我們出示引導步驟,啟發同學們一步步得出正確結論。我在接上著一屆時,初一年級某班有位叫李某某的同學,在一次考試中有這么一道題:“距今七十萬年前的遠古人是?”該生回答是:“新廟人”。后來我挺好奇他為什么有這樣的回答,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開始調查這位同學的情況,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才發現,這位同學的小學基礎極其薄弱,只會最基礎漢字的認讀和書寫。并且他自己就是新廟人。了解了情況后,我問該生為什么這樣回答,他告訴我他以為這題就是問他自己是哪里的人。后來我鼓勵他:“你上課只要弄明白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那樣你的進步就非常的明顯了。你能做到嗎?”聽到這樣的話,他使勁地點頭,說他一定盡力。在后來的測試中他的所有科目中,只有歷史考得最好,雖說分數不高,但是他的積極性非常高。讓學生做課堂主人是讓學生做學習主人的首要部分,只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完善自我,不斷改進教學的方法,效果一定會顯而易見。
二、讓學生做情緒的主人
我們通常說:“這個人情商真高。”當今社會情商高的人往往會占主動地位,說白了情商高低取決于個人控制,調整情緒能力的大小。尤其是初中生,生理變化導致心里變化特別容易出現情緒化。我是一名班主任,在教學生做情緒主人這一塊,我每周都會上一次多元育人整合課,把最近班里學生出現的情緒問題歸納總結,然后再收集學校里、社會上同類性質的問題,設計成一堂課。在課上我們分析,討論壞情緒可能導致的后果,好的情緒對我們生活、學習的幫助,正反一對比,學生們心知肚明,并且我經常列舉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讓學生模仿學習。特別是在課下,不管哪位同學在情緒上出了問題,都會到我辦公室尋求我的幫助。例如,有一位同學沉迷于網絡游戲而無法自拔,甚至和家長每天發生沖突,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我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后,專門為此給學生們設計了一堂以“論玩游戲的利弊”為主題的一節多元育人整合課。課后孩子主動回家和家長商量刪除游戲,并且主動把手機放我辦公室。由此可以看出,學生能夠控制并且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將會受益終生。
三、學會做生活的主人
現在,我們會經常聽到學生不懂事,不懂禮貌,不會干家務活,就連自己的臥室都整理不好等等情況。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冷靜下來慢慢思考,一位十四五歲,個子一米六到一米八的孩子,連最基本的活兒都干不好,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很顯然,不是沒干過就是干得少。現在一個家庭養育一到兩個孩子,怕孩子干活會累著,所有事情都由家長包辦。針對這一點,我的育人理念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這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在第一次召開家長會上,我就和家長們探討,怎樣引導孩子做好自己的事并且能夠幫助父母做事情。每周我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就是:回家為父母倒杯水,打掃一次家,整理好自己的臥室,在周日返校時把照片帶回學校,在班會上大家共同分享。在每個假期給學生布置為父母炒一道菜,在開學第一節課上分享。在學校里學生的事兒我從來都不替他們做,如果需要幫助我會鼎力相助,這樣孩子們逐漸學會做生活的主人。就從宿舍扣分就能看出,我們班的學生很少扣分,即使扣了分,自己尋求解決方法,學會做生活的主人是干好其他工作的基礎。
漫漫人生路,需要我們不斷成長,而新時代的到來,需要我們快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始終不能忘記立德樹人之大任,為新時代育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趙燕.略談構建素養課堂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141+143.
[2]徐浩.中學生深度閱讀素養評價體系的構建、應用及啟示[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9(11):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