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楊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不僅能反映出人們的精神世界,還能反應出人們的綜合教養。本文立足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從“活躍課堂氣氛”“課前預習”“增加閱讀量”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如何有效提高語文課堂質量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字:初中語文;活躍課堂氣氛;課前預習;增加閱讀量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明確新課程對于教師的要求,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思想。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不僅要求我們初中語文教師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另外,還要堅持閱讀,增加閱讀量,開拓眼界,提高語文課堂質量。
一、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況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所以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中適當的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質量。例如:在教學《陋室銘》時,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同學們,劉禹錫有首詩: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首先引領學生進入意境,再讓學生分析哪些語句體現出“陋室不陋”,并進行提問。“那么有哪些學生知道‘往來無白丁’的意思?”學生們都紛紛發言,有的說是穿著白衣服的人,也有的說是不懂知識的人,經過我們共同努力之后得出:來來往往的沒有什么學問的人。“那么你知道‘惟吾德馨,斯是陋室’的現代意思嗎?”學生們都在積極討論,翻閱書籍后得知“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住屋子的人品德好。”其次,我會引導學生背誦全文,先讓學生熟讀文言文,通常都是我起頭,再讓學生去大聲朗讀。這樣一來,學生熟讀文言文相對降低了背誦的難度。最后,讓學生在交流中背誦文言文,或者自己背讓其他人聽。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適當地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質量。
二、培養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有效的課前預習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質量,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精心設計預習內容,來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高效的去復習,往往在語文課堂中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貓》這一課中,先要讓學生知道預習的目的和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其次,熟讀課文,了解三只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分別是:第一只貓的來歷是從隔壁要來的,外形是花白的毛,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非常活潑;第二只是從舅舅家抱來的,渾身黃色很可愛,較第一更活潑,更有趣;第三只是張嬸撿來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還很瘦,天生憂郁、不活潑、懶。最后,引導學生透過文章看到更深的含義,要想明白最后作者為什么難過,這時候,就要求學生了解歷史背景,結合課文來思考作者當時的體會。從歷史背景來看,作者受歷史背景的影響,科學、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義、個性解放思想已經傳入中國,作者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并身體力行。他以一位正直作家的良心,不傷害無辜,不欺負弱小的人生態度。以熱烈、真摯的情感,淳樸、坦率的童心努力探討人生的真諦。然后,讓學生寫出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悟。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三、增加閱讀量,積累作文素材
葉圣陶說過:“閱讀文章,最忌的是不能分解,不問關系,稀里糊涂地讀下去。”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要追求精髓,不追求數量,在閱讀的時候要品味語言,深入作者的意境。例如:在語文課堂中我會讓學生會多看一些課外書籍,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找出示例范文中值得借鑒的地方,讓學生記錄在摘抄本上并加以運用,成為自己的東西,鼓勵學生定期讀學生報刊,比如《優秀作文》《少年文藝》《中國少年文摘》等。其次,可以讓學生參加一些活動比如角色表演、復述課文、講故事、知識競賽等等,還可以選擇經典的篇章,增加語文素材比如預言、故事、新聞,從而進一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有目的地去閱讀,漫無目的地閱讀只會浪費語文課堂的寶貴時間,幫學生設立一個小目標,摘抄出十個優美的句子、找出幾段作文的開頭,這樣就會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有動力。最后,綜合對比,將優秀并且容易記住的展示在多媒體上,比如:盈盈月光,我鞠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紅的。適當的增加閱讀量,有利于提高語文作文水平,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僅需要我們初中語文教師通過活躍課堂氣氛,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需要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在課上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方面的提高,需要學生增加閱讀量,隨著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語文課堂質量一定會逐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學振.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質量[C]// 2016年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 2016.
[2]吳萬紅. 淺談提高當代初中語文課堂質量的重點[J]. 讀寫算:教師版(32):26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