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靜
摘? 要:本次論文圍繞著微課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環節當中的實踐進行了簡要的論述,首先提出了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實踐原則,認為需要堅持高度整合與輔助教學的兩項基本原則,最后提出了具體的微課設計策略。希望通過論文的撰寫,能夠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開展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也可以使得微課被廣泛應用于高中語文課堂之中。
關鍵詞:微課;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君》;高度整合;輔助教學
一、微課在高中語文的應用中應堅持一定原則
(一)堅持高度整合的基本原則
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環節當中,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激發以及學科教材中資源的充分挖掘。因此高中的微課教學方法應當充分的整合,這兩項內容表現出高度的整合特點.
一方面,微課需要對高中階段的教材內容和重難點知識點進行高度整合,使得微課既能夠保證時間的短小,又能夠保證內容的精悍。通過全面且準確地反映出高中教材當中的語文知識重點,使得學生能夠通過短短十幾分鐘的教師講解,就能夠一目了然看出這堂課要學習的語文知識重難點。從而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更加精煉和詳盡的知識架構,而這也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后期的自學和自主探究活動開展。
另一方面,微課的高度整合基本原則還應當保證對教學資源的高度整合。為了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新的課文,完成新知識點的學習,并且能夠做到對舊知識點的復習。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的時候,需要將所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極力的整合,這既包括了傳統的備課教案和板書,也包括了多媒體信息設備使用以后所產生的視頻及背景知識搜集,在微課當中都需要做到高度的凝練和完整的展現。
最后一方面,教師也需要強調,對高中語文教材當中不同的知識點內容的一次高度整合。通過翻閱高中語文的教材可以發現,雖然每一個單元的分布都相對來說比較合理,但是這些知識點的分布卻顯得有些零散。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的時候,需要保證對這些零散知識點的一次總結和匯總,使得學生在進行微課學習以后,可以獲得適當的眼界拓展和思維拓寬,方便后期對語文知識的專題性鞏固學習。
(二)堅持輔助教學的基本原則
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環節當中,我們倡導微課的教學模式,但這并不意味著微課教學模式需要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課堂當中,需要強調教學活動的服務特性,要體現出微課對課堂教學環節的促進作用和輔助作用,使得微課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微課錄制的時候,需要保證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保證微課內容的趣味性。微課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能夠擺脫傳統課堂教學帶給學生的沉悶和死板感受,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觀看這十幾分鐘的微課視頻從而完成知識的學習和吸收。更需要通過微課視頻的投放,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進行自主閱習,所以必須要在微課視頻當中提出一些簡單的預習要求和預習任務,讓學生帶著這種問題進行課前預習。
二是微課視頻需要指導學生的復習環節和預習環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進入到復習環節以后,教師所制作的微課視頻也需要強調對前一部分知識的總括性匯總,并且也需要強調一些重難點問題的提出。讓學生跟隨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從而發掘自身在這堂課以及某些知識點當中的不足之處。
二、科學地進行微課設計與錄制
在信息時代之下,微課教學法已經不再成立一件新鮮事。通過視頻的技術來錄制一些簡單的教學視頻,然后利用網絡的力量發送到每一名學生的手機或電子設備當中。通過這種圖像觀看的方式讓學生拓寬自身的學習時空限制,也將學習工作不再局限在課堂環節之中,所以在高中階段所錄制的微課視頻應當保證其科學性和實用性,并不能夠總是通過花里胡哨的形式來引發學生的注意力,應當考慮到微課視頻的錄制目標仍然是為了達到教育教學目標。舉例來說,在學習《紀念劉和珍君》這篇課文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講解式的模式來錄制微課視頻,配合一些歷史感較強的視頻,為學生闡述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創作原因,使得學生能夠理解魯迅先生在創作這篇文章時的意圖。不僅如此,還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所在,結合生活實際、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微課視頻的錄制,也需要達到揭示作品主題和講清知識要點的基本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環節當中,微課教學法應當被廣泛的使用,這不僅突破了傳統課堂對于學生學習的時空限制,更使得原本沉悶乏味的課堂活動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但這同時也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技巧,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微課錄制基本功,尤其需要在內容講解上做到短小精悍和面面俱到。
參考文獻:
[1]黃樹梅.“微課”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價值體現[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9):103.
[2]楊梅.“微課”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價值思索[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07):92-93.
[3]陳怡.“微課”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價值探尋[J].語文教學通訊,2015(01):28-29.
ion-break'> an>
參考文獻:
[1]何婭梅.影響彝族族地區小學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的原因及對策[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5).
[2]吳洪波.彝族民族地區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困惑及對策[J].文教資料,2017.
ize:8.5pt;font-family:方正書宋簡體;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mso-bidi-font-family:宋體;color:black;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 EN-US;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bidi-language:A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