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茜




10月21日,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委員會成立儀式在光明日報社舉辦。來自教育界、新聞出版界的相關領導及多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光明日報社第六黨工委書記鄧海云主持會議。
在70年的改革和發展歷程中,《光明日報》作為全國性思想文化大報,始終與中國知識分子同呼吸、共命運,致力于構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賀信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廣大知識分子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在張政總編輯的直接關心和領導下,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應運而生。
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將聚焦中國基礎教育政策決策研究與教改實踐,關注和追蹤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回應公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為促進教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發揮教育家的引領輻射作用,智庫特邀教育領域內有影響力的學者、名家擔任委員會學術顧問,匯集了一批教育家型校長組成專家委員會。秘書處設于《教育家》雜志社。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在致辭中指出,在教育領域如何形成深入、廣泛的傳播影響,是光明日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話題。成立基礎教育智庫的初衷是,希望能更專業地聚集各方社會資源,形成全方位的宣傳報道,提高服務教育的能力。作為光明日報的新名片,《教育家》雜志始終以專業的態度垂直深耕于教育領域,下一步在基礎教育智庫委員會的框架下,將凝聚更大的共識與力量,在服務國家教育決策,促進教育體制健康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光明日報出版社社長潘劍凱介紹,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的成立,為主流媒體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注入新的力量。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將從思想、科研、人才三個方面發力——堅持為國家教育決策服務的戰略定位,主動傳播主流價值教育理念和思想;緊扣國家需要和中小學校需求,以高質量服務教育科研為工作核心;充分整合社會各類資源力量,加強基礎教育智庫隊伍建設。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相繼發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委員會的成立可以說是恰逢其時,將會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尤其在匯集專家學者智慧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在將來與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的合作中,我們定將盡最大努力,共同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書記殷長春也表示,智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決策者服務,為中心工作服務上。希望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在引領輿論方面能夠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積極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按照黨的教育方針的指引研究教育政策,更好地為教育決策服務。
“智庫是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一個重要機構。”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談松華認為,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的建立,不僅能為教育決策者服務,也將為基層學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咨詢建議。
“基礎教育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它對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天津為明學校校長孫雪林作為一名一線基礎教育工作者,談了自身感受。“我認為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的成立是非常及時而有必要的,它可以調動全社會共同的資源來關心關注基礎教育,共謀發展,真正讓老百姓在身邊能夠享受更加優質公平的教育。”
會上,陸先高副總編輯、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彭斌柏、殷長春書記、《教育家》雜志社執行社長徐功明共同為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委員會揭牌,宣告其正式成立。《教育家》雜志將作為光明日報社基礎教育智庫研究成果發布的重要渠道與品牌窗口,精準打造優質基礎教育思想創新與輿論傳播的服務平臺,合力推動主流媒體高端教育智庫建設,為新時代中國基礎教育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鄔書林,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義國,光明日報智庫辦主任、智庫版主編王斯敏,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等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