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全
摘 ?要: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發(fā)揮傳授知識的作用,還要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引導作用。特別是在初中生這個階段,他們的思想、行動與學習方面都存在著無窮的可能性。身為一名合格乃至優(yōu)秀的初中老師,教會學生們知識的同時,也教會他們與生活相互聯系,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初中階段,初三的學習相較初二、初一的學習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在這個階段的測試中,初三生們會遇到對于自己人生來說比較重要且莊重的考試——中招,在這個考試階段,學生們會遇到來自家長、同學以及老師的壓力,心態(tài)樂觀的同學會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促進自己進一步的成長與發(fā)展;但心態(tài)承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在面對多方的壓力時,可能會令自己“崩潰”。而作為老師的我們,如何讓學生們在有限的初三學習時間中,發(fā)揮自己的最大潛力,特別是在數學方面,這將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初三數學;課堂教學;教與學;措施;學生主動學習
數學相比較于語文、英語這類的“大課”來說,是比較容易提分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數學相比較于以上兩門科目,也是相比較而言容易與其他同學的分數拉開差距的。這是因為數學的題量與以上兩門題量較少,同樣的分數,題量較少的那么每一道題所占的分值必然與其他科目相比較高。但因為數學題的難度卻是因人而異。當一個學生掌握了我們常說的做題的“套路”,那么取得高分自然不是什么大問題,特別是在初中這個階段。但讓大部分的學生掌握到這個“套路”,建立在硬性的題海戰(zhàn)術的基礎上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數學老師深入教授并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在面對一些看似深刻的題中理解到“百變不離其宗”的道理。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良好的開端
老師的“教”在初三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這樣說,初三生數學成績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與老師教的“好壞”有很大的關系。身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特別是對于將要面臨中招考試的初三生來說,如何讓其更大程度地接受數學,將數學課中所要講的知識與內容達到完全的理解呢?這就離不開教師在課前充分的準備。提前掌握本節(jié)課中的重難點及易錯點,將本節(jié)內容中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熟練掌握本節(jié)知識點,并結合他人授課的經驗,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進行授課。只有這樣,才算是在老師的“教”與學生們的“學”的過程中開了一個“好頭”。
二、融情于景,進行師生互動
正如在上文中筆者所提到的,怎樣才能讓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形象化?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達到這一要求的基礎條件,而具體措施之一便是師生互動。在師生互動過程中,由于老師的“教”在學生的“學”的過程中起著引導的作用,在老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學生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進一步深入了解抽象知識點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同時,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只有學生學得開心,才能進一步學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融洽的師生氛圍。當良好的師生關系與融洽的課堂氛圍形成時,才能在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學習效率。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經研究表明,教師要想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建立在雙方平等的關系基礎之上,這是因為初中生的自我意識已經得到了發(fā)展,只有初中生們感覺到了自己被尊重,才能去尊重別人,特別是對于壓力較大的初三生來說,將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在平等關系的基礎之上,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三、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對于已經學到的知識點,怎樣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達到真正的理解與融會貫通呢?生活,便是檢測這一問題的重要一步。在學生“學”的過程中,大部分初三生們對于數學知識點的聯系多集中于練習冊上,這是有必要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檢驗學習成果是否理解的辦法便是看學生是否能在生活中發(fā)現并找到所學內容在生活中的體現與作用。在這個發(fā)現的過程中,首先檢驗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其次表明了學生聯系生活的能力。這在其中鍛煉的思維與能力并不能通過一本練習冊而能體現出來。
四、巧用多媒體,熟用多媒體
現代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許多學校已經為班級配備了多媒體。身為一名合格乃至優(yōu)秀的數學老師,在一些章節(jié)中利用多媒體,在老師的“教”與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起著事半功倍的效率。還是以抽象的知識點為例,抽象的知識之所以抽象是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相差較遠。這時候,教師可通過熟練使用多媒體的文本、圖像、視頻等功能來進行授課,加深學生們對該知識點的理解。
初中數學的教授,即使是在初三,身為一名初三數學老師也不能忘記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來促進學生們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提高語言表述能力,同時又將知識應用于生活中,這在無形中就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與成長。
參考文獻:
[1]吳立志.基于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三教學策略調查研究[C].廣西師范大學,2019.
[2]陸喜芳.生成“革命”,讓課堂充滿生機——例談初三數學復習課生成教學的實施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9,No.693,31-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