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黔君
校園,讓學生向往的“圣地”,是我們快樂學習、真誠交友的地方,也是我們成長的第二個家,校園是孩子的樂園,是孩子學知識的地方。雖說校園是樂園,但是,人們常常都不去注意校園的侵害,不懂得預防校園的侵害。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
一、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
校園欺凌分為語言欺凌、網上欺凌、行為欺凌。校園欺凌不一定在校園內發生,放學后同學間的欺負行為也在內,造成受害人心靈以及肉體上的傷害,而被欺凌者往往害怕欺凌者而忍氣吞聲,不敢反抗。
二、校園欺凌形成的原因
根據我國社會目前的現狀,非常適合“它”生長。首先,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家長一心賺錢,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或者給孩子的教育太寬松,形成了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其次,學校對學生無可奈何。禁止老師體罰學生,剝奪了學校懲戒學生的權利,讓學生肆無忌憚。再次,法律法規對未成年人太仁慈,甚至成了某些學生違法亂紀的保護傘。校園欺凌事件中折射出欺凌者往往有以下特點:
(一)施暴者往往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家庭互動模式或家庭成員間的溝通模式可能就是拳腳相向,如被家長、兄弟姐妹暴力對待。家庭環境缺乏愛和支持,他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遭受委屈、積壓情緒,卻沒有能力直接對抗欺負者,轉而以同樣的方式去欺負別的孩子。
(二)尋求存在感和價值感,吸引關注。校園欺凌在中行小學階段比較突出,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急切地需要自我認同,需要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得到他人的認可。有的欺凌者往往被貼上“差生”“問題學生”等標簽,他們以“拳頭”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可,以為能提高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卻完全不考慮到行為的后果。
(三)物質利益的驅使也會造成某些欺負行為。
(四)受網絡、影視的影響,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極易模仿其中的暴力。
三、校園欺凌的危害
校園欺凌造成的后果是雙方面的,對受害者與欺凌者都有一定的影響。
(一)對于受害者,上學路上的每一步都像在走向墳墓。
1.失眠。在校園中曾受到過欺凌的孩子可能會有更多的睡眠問題,并且問題的嚴重性隨著暴露于欺凌的次數的增多而提高。
2.心理失常。校園欺凌受害者的抑郁水平顯著高于沒有遭受過欺凌的孩子。遭受過嚴重的欺凌行為甚至有可能導致受害者患上創傷后應激障礙。
3.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被欺凌經歷越多、時間越長,個體的自尊水平越低。
4.影響正常學習。霸凌會導致認知功能受損,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遭受欺凌的孩子常常表現出學習成績下降,翹課、甚至輟學。而在我國,普遍情況就是,只有當一件事情影響到孩子成績時,才會引起家長關注,是不是孩子遇到什么問題了。我國父母對于孩子成績下降有多敏感,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就有多愚鈍。
5.嚴重行為問題。被欺凌的孩子很可能會發展出品行障礙,以及成年后的反社會型人格。
(二)對于欺凌者,首先,行為實驗表明,當你成為欺凌他人的人時,并不會獲益。相反,欺凌者在欺負他人時可能會體驗到強烈的憤怒、羞愧、罪惡感。其次,霸凌行為可能是習得的。很多霸凌行為的實施者同時也有可能是被欺凌的對象,可能是從父母身上習得的行為模式,這類孩子有很高的患抑郁、焦慮情緒障礙以及自殺的風險。欺凌者并不是勝利和強勢的存在,他們的人生并不會好過。
四、校園欺凌的預防
1.加強各方面教育。各校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建章立制。學校要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
3.完善體系。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公布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并明確負責人。??? 4.各學校、教育部門等對于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并配合立案查處,加強監督。??? 5.出現校園暴力,學校負責人需及時與涉及到的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保證家校溝通透明。
6.及時處置。一旦發生欺凌事件,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并配合立案查處。
1.給孩子的穿戴和學習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于招搖。
2.選擇性地給孩子講一些校園暴力傷害的案例,讓這些事件對孩子有一個警醒的作用。
3.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4.平時可以讓孩子進行一些跆拳道、散打之類的訓練強身健體,尤其女生;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并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三)學生
1.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采取迂回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
2.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對方的言語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為自己爭取時間。
4.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或家長解決;
5.穿戴不要奢侈,盡量低調,不過于招搖。
6.獨自行走時盡量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總之,雖然校園欺凌只是學生之間發生的,但要想減少校園欺凌的情況,必需需要家長、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構建平安校園,是我們大家的應盡責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參天大樹的起點是一粒小小的種子,萬丈高樓的起點是一塊平常的基石,平安校園的起點是學生、老師、家長的維護,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創建平安校園吧!讓校園欺凌的壞人壞事永遠煙消云散,讓草兒不再枯萎,讓花兒不再凋謝,讓孩子們的笑容永遠掛在臉上,平安校園永遠伴隨著孩子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