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勇甫

摘 要:目的:分析并對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和傳統切除術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混合痔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例,研究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對照組采用傳統切除術。對比兩組患者的術中各項指標、住院情況和并發癥等。結果:兩組患者的手術均完成順利,研究組患者的術中各項指標都優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但研究組的住院花費高于對照組,以上均經驗證,P<0.05。經過半年時間的隨訪,兩組患者均無復發現象。結論:與傳統的切除術相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具備更好的安全性,且更有助于預后恢復,具備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傳統切除術;混合痔
目前在痔的治療中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PPH)已經被廣泛使用,相較于傳統切除術(MMH)具有更好的療效,本次研究以我院的50例混合痔患者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了PPH和MMH的治療效果,詳情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混合痔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例,研究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對照組采用傳統切除術。患者均經臨床確診,具有便血、肛周不適和肛門墜脹感以及內痔脫出等臨床癥狀,均為Ⅲ、Ⅳ度混合痔患者,已將復發患者和同時患有其他嚴重癥狀的患者排除。對照組女性13例,男性12例,平均年齡44.3±13.1歲,平均病程為45.6±12.8月;研究組中女14例,男11例,平均年齡45.2±12.8歲,平均病程為44.9±13.2月。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不具備統計學差異性,P>0.05,具備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術前采取了灌腸準備,所用為同一種甘油灌腸劑,并由同一組醫師進行手術治療,患者采取俯臥位,對會陰區和直腸腔進行了常規效果。研究組的具體操作為:充分擴肛并在肛管內置入肛門鏡,肛門鏡需要用絲線固定,之后取出內襯。用絲線在齒狀線上部約4厘米處進行荷包縫合,在對側用∞形反響牽引。將管型痔吻合器環形旋到最大限度,再把吻合器頂端深入縫合處附近,此時盡快收緊縫線并打結,用持線器從吻合器側端引出縫線,同時利用牽引效果旋緊吻合器,穩定器械和手柄并保持吻合器關閉30s,之后旋開吻合器并輕柔的退出。女性患者注意要進行陰道內觸診,檢查其陰道壁是否存在全層進入訂倉的現象。若有出血需要用∞形針法對傷口進行縫合,對吻合口要詳細檢查,在肛門內放入雙氯芬酸鈉和內裹了凡士林紗條,最后小心撤出肛門鏡。對照組的具體操作為:將肛門鏡置入,讓痔核全部暴露出來,確定了痔核位置后再用組織鉗控制內痔將其根部露出,切開后將內痔剝離,對痔蒂部進行縫合結扎,之后將痔組織移除并開放切口,再采用同樣的方式清除其余痔核,剩余操作方式與研究組相同。
1.3統計學運用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20.0對相關數據進行了整理,計量資料用x±s來展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來展示,再用卡方來檢驗,若差異值P<0.05,則視為有意義的統計學對比結果。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和住院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了手術。研究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但其住院花費高于對照組,均經驗證P<0.05,詳見表一。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術后的出血和肛門失禁情況經對比無明顯差異。研究組術后的其他并發癥發生率為12.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6.0%,且P<0.05,術后半年內對兩組患者進行了跟蹤隨訪,均為發生復發現象,詳見表二。
3、討論
痔常見于外科,屬于多發性疾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美國曾的流行病學調查曾公布痔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4.4%。痔的發病與不良排便習慣和飲食習慣以及肛門直腸解剖等因素相關。PPH術的操作較為簡單,但每個步驟都關乎手術效果,操作不慎還可能導致手術失敗,本次研究中的1例肛門出血現象就與操作方法有關。本次研究表明,PPH和MMH術都具有治療痔瘡的效果,PPH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更少,且并發癥較少,能提升患者的術后生存質量,但其治療費用相對較高,就整體而言,其優點大于缺點。
參考文獻:
[1]張曉飛,謝沐初,黃德榮,等. 痔術后肛門狹窄手術中改良縱切橫縫術的運用與體會[J]. 江西醫藥,2015,50(3):235-236.
[2]賀平,陳宏亮.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與 Milligan-Morgan 術治療脫垂性痔的 Meta 分析[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5,18(12):1224-1230.
[3]王偉鋒,相程江,等. 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與外痔切除術聯合治療混合痔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1):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