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精華
在進行數學的教學之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對小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才可以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更好地完成小學教育中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文從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利用自制教具、把知識深入生活中以及策劃相關的教學活動這四個方面來入手,更好地提升小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
一、對師生關系進行改善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小學的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就是對身邊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階段也是教師引導孩子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的階段,但是孩子是活潑好動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也使教師教授數學的難度加大。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對孩子學習興趣提高的培養,把這樣的培養作為進行教學的前提,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到快樂和滿足,也同樣可以幫助他們克服對于數學的恐懼,重新認識數學。
首先,想要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必須教師自己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要做到對待學生用同一種態度,看待學生用同一種嚴管,千萬不要區別對待學生。再者,教師也是人民的服務者,當學生出現了錯誤時,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委婉地指出,再耐心地給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小學期間要尊重學生,以免觸碰到農村學生內心的敏感地帶。如果教師發現學生做得很好時,要鼓勵學生繼續加油。例如,小王在一次數學考試之后,成績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數學教師就對他進行了單獨的鼓勵,還把錯題進行了講解。小王感受到了教師對他的關心,他就更加努力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也敢問教師了,小王在數學上面找到了自信,數學成績也就越來越好了。教師要和學生打成一片,有的同學通過喜歡教師也喜歡上了數學,班級的數學成績就會變得更好。
二、教師通過教學用具的自制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比較發達的地區,小學往往擁有多的教學資源,教學設備也是比較先進的,但是農村的小學往往只有基礎的設備和落后的教具,有時候教學設備還缺少。但是這些不能影響到教師教課的質量。在沒有優勢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把數學課堂化腐朽為神奇,教師可以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引導學生自己制作教學的工具,對于激發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有很好的幫助。在班上教學生自己制作相關的教具是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的,也是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另一種方式,學生也能更加深刻理解小學數學中的知識點,把抽象的事情形象化。教師可以把制作教學工具布置為學生的家庭作業,需要的材料讓學生就地取材,就利用農村常見的紙板和樹枝。
三、教師把理論聯系到農村實踐,培養學生興趣
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不能僅僅讓學生只掌握知識,要鼓勵他們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之中,這就是學以致用,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生活,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學生發現數學的實用性之后會對數學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數學知識來提出好的問題,學生對待數學也會有更加良好的態度。
四、教師要進行教學活動的策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往往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喜歡得到認可和鼓勵,如果教師采用負面的懲罰的話,學生就會產生不好的逆反心理。根據相關的教學實踐調查發現,在進行數學的學習時,適當地開展相關競賽活動是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的,孩子都希望展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教師可以組織兩種比賽,學生之間和小組之間的,讓學生既有競爭又有合作,還能促進學生進行交流,學會交往。
五、結語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育界一直在進行探討的問題,也是未來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在農村環境下,要根據農村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從數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來入手,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進行不斷創新,營造出有趣的課堂學生也能樂在其中,幫助孩子養成對學習感興趣的習慣,最終受益一生。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