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英
本學期筆者代的是六年級的孩子們,從一年級到現在,孩子們發生了很多變化,并不是單純的年齡上的增長,有的孩子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的孩子從活波開朗變得謹言慎行,有的由安靜變得越來越愛交流,有的越來越優秀,綜合素養特別高。通過跟家長們的溝通,能發現有的家長的視角很廣,對孩子的教育做了很好的引導;有的家長則放任孩子自由展,孩子沒有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逐漸對學習喪失興趣,由此也讓我對孩子們學習以外的生活及環境有了好奇心,同時讓筆者對家庭教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泰戈爾曾經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每一位教師都是謙遜的綠葉,在綠葉的手掌上,花蕾爭嬌艷開放。葉的愛滿溢而幸福,花的心嬌羞而純真。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需要給孩子最溫暖的愛和關懷
在小學階段,更是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習慣的養成及為人處世之道都受家庭教育的影響較大。的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孩子教育的好與壞,與家庭和孩子的父母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因此一定要重視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性格的塑造,對孩子幸福感的感受至關重要。一個完整的家庭,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會讓孩子在這個環境里面很放松。孩子的感覺到很輕松,這樣孩子的身心才會健康的成長。在家庭里,作為父母要給孩子做好榜樣,首先父母做到要尊老愛幼,孩子才會跟著你學習尊老愛幼。作為家長的我,會時常帶著孩子回老家去看望老人,平時在家里,也會處處尊重她的爺爺、奶奶。有好吃的先讓孩子拿給爺爺、奶奶。然后我們再吃。這些看似平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帶給孩子正面的引導,對她為人處世,性格的塑造起著推動的作用。
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行舉止,舉手投足都對孩子有著重要的影響,孩子從小會模仿大人的語氣,動作,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這種習慣會持續一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做到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有時候欲速則不達,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有事孩子的朋友強制性的要求或命令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抗拒,和孩子產生距離感,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要從小學階段跟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教導孩子怎樣與同學好好相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父母的愛好也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每個人都由自己的喜好,父母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強加于孩子,忽略孩子的想法。筆者是一個愛好比較單一的人,平時喜歡看書打球,但孩子爸爸愛好廣泛,喜歡種植花草,攝影,畫畫,閱讀等,孩子受到了影響,在生活中慢慢培養了自己的愛好。這種愛好帶來的結果就是,開闊了孩子的視野,讓她的世界豐富起來,從中讓她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并培養成了自己的愛好。因此父母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是慢慢發現和培養出來的。作為一個比較傳統的中國人,筆者認為女孩子學習古箏、民族舞比較合適,所以就讓她業余時間學習古箏,但后來發現她對于學鋼琴比較感興趣,但是最初筆者認為鋼琴的學習不如古箏的學習更合適,就找了機會和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讓她權衡自己學習哪個樂器,并希望她一旦選擇就堅持下去,最終是她自己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一直堅持的學了下來,而且興趣使然,她學的很用心。小學階段孩子年齡小,什么都想學,什么都好奇,這時候作為家長,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去分析,做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幫孩子做決定。同時,家長要明白,孩子的發展存在著無限的空間,成長的道路上有很多路需要自己走。家長的角色是引導者,而不是孩子所有事情的決策者,要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樣的家庭教育是健康的,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