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紹鵬
摘要:“陌生化”主要是針對觀眾們司空見慣的創作模式和效果而言的,通過對熟悉的事物進行翻新,使人們眼前一亮,進而對原本習以為常的事物再度感到“陌生”,感到新鮮和好奇,說到底就是為了再一次的吸引觀眾的注視以及欣賞。運用了陌生化方法后,藝術家創作的主體性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他們在表達主觀感受和審美意識的時候,更加勇于嘗試多種新鮮的繪畫語言和表達方式。
一、陌生化理論的發展
“陌生化”理論是 20 世紀初俄國形式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后來被運用到整個文學藝術界,并在世界范圍產生重要影響。“陌生化”是通過對傳統的解構和翻新,使欣賞者和作品之間產生距離美的一種創作方式。“陌生化”主要是針對觀眾們司空見慣的創作模式和效果而言的,通過對熟悉的事物進行翻新,使人們眼前一亮,進而對原本習以為常的事物再度感到“陌生”,感到新鮮和好奇,說到底就是為了再一次的吸引觀眾的注視以及欣賞。著名畫家潘天壽曾說過:畫事之筆墨意趣,能老辣稚拙,似有能熟,似無能生,即是極境。什克洛夫斯基在《作為技巧的藝術》一文中就曾指出:“那種稱之為藝術的東西的存在,就是為了要恢復事物最初的生動感,為了要感覺它,為了使石頭更成其為石頭。藝術的目的是要人們感受到它,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將對象變得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受的難度和時間的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應該使之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至于所造藝術形象是否與現實對象完全一致并不重要。”作為俄國形式主義文論的一個核心概念,“陌生化”后來逐漸被運用到整個文學藝術界。它不僅昭示了俄國形式主義對藝術本質的全新認識,成為構筑其理論的大廈的基石,而且切中肯綮地揭示了藝術創作、藝術接受和藝術發展的自身規律,為建立一門獨立的文學科學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它的提出對 20 世紀許多重要的文學流派產生了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運用陌生化方式的藝術家
運用了陌生化方法后,藝術家創作的主體性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他們在表達主觀感受和審美意識的時候,更加勇于嘗試多種新鮮的繪畫語言和表達方式。比如,“現代主義之父”塞尚就曾用色彩間的補色關系塑造形體空間來表現自己對畫面結構的理解;“表現主義的先驅”凡.高曾用明亮的色彩和個性的筆觸來表達他內心的孤寂、狂躁和對生命的摯愛;納比派畫家波納爾更是把色彩與形體大膽的打破傳統規律;“抽象藝術的鼻祖”康定斯基則用一種脫離了語意內容的單純繪畫形式表達他的藝術見解;“超現實主義巨匠”達利通過真實地描繪荒誕不合理的場景來揭示潛意識的種種幻境;樸素主義的代表人物盧梭直接用質樸的語言來創作。
三、陌生化的方式及手段
陌生化的方式以及手段對形體進行抽象是“陌生化”方式的重要表現手法,這種手法排斥“藝術要如實摹寫自然”的觀點,通過對傳統繪畫的透視、空間、比例及尺寸等等既定法則的反叛,盡力擺脫外在自然的種種束縛,使作品獲得一種更高境界的自由。縱觀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很多藝術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過這種手法,除上文提及的塞尚以外,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畢加索、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人。在立體主義初期的一些作品中,畢加索就嘗試地運用了塞尚移動視角的觀察方法。色彩,作為視覺語言的重要元素之一,在“陌生化”方式中同樣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一方面,它有利于現代畫家自由地表現自己的創作意圖,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觀眾放棄傳統審美觀念中對物體表面固有色的迷戀。實際證明,隨著畫家對色彩表現力認識的不斷深入和技法的日益成熟,更大程度上擺脫物體單純固有色的局限,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現代藝術家的迫切愿望之一。 19 世紀末,許多印象派的畫家在各自的藝術創作中開始逐漸意識到色彩的重要性。凡.高曾在 1888 年就發現色彩擁有自己獨立的表現力,而這個觀點對后來的許多藝術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例如馬蒂斯、蒙克、年輕時期的德朗、康定斯基等等。其中,以表現主義先驅蒙克最為典型,他的色彩已經完全不具備了描繪客觀現實的作用,而是更多的訴說著現代社會中人們內心深處隱藏的極大的壓抑感和恐懼感,在代表作《吶喊》中,人物的形態、天空都伴隨著一聲發自靈魂的吶喊而扭曲變形,煉獄般的紅色和綠色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更激化了靈魂所無法抑制的振顫。 此外,還有許多畫家在作品中大量的使用變更及錯位組合相結合的手法,如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就曾在《記憶的永恒》中改變了對象的某種本質屬性,使作品變得陌生且耐人尋味。畫面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實”但又不近情理,大海、峭壁和平原本來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事物卻被奇怪地并置在一起;那三塊形狀各異的東西分明是掛表,卻被改變了基本的質地——硬度;那棵無葉樹分明是真的,可是它又生長在臺面上,所有這些似乎都在向我們說明畫家要表現的是一個夢境,可偏偏表蓋上的螞蟻及附近的蒼蠅又要把我們拉回到現實的世界。永恒和腐朽的暗示,加上逼真的細節描繪,構成了一幅似乎真實但又不合邏輯的陌生化空間。我們通過分析,不難發現象征、反諷、隱喻等手法在運用時,確實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它不但可以通過神話般的畫面來吸引觀眾的眼球,同時,又可以使畫家像魔術師一樣擁有可以不斷“欺騙”人眼睛的本領,從而引發觀眾對作品內在意蘊的探索和品味,因此,被眾多畫家廣泛地采用。
四、總結
陌生化的重要性在于藝術中實現“陌生化”的不斷創新,不斷地翻新出奇,創造新的語言。對藝術家來講,首先要不斷更新思維,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突破自我的意識框架,勇于擺脫流派和風格的局限,大膽地嘗試新的創作內容、形式及表現手段,以獨特的個性優勢出發,不斷探尋適合自己的繪畫語言,不斷發現自身繪畫的形式語言。此外,畫家們更要深入到我們所生存的年代中,扎根于實實在在的生活土壤,切實感受廣大群眾的生存狀態,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從中獲得真切的精神體驗,獲得具有時代特色的創造感悟,再經過自身的“陌生化”方式加以改變,提煉從生活中獲得的感受轉化為新的形式語言,形成一種從建立到突破再到建立的過程,促使著大眾不斷前進,不斷思考的一種過程,不斷嘗試著新的繪畫方式以及思考方式。
參考文獻:
[1]藝術的陌生化研究[D]李海月.青海師范大學.2017
[2]藝術創造與陌生化[D]孫雙.山東師范大學.2007
[3]“陌生化”在詩歌翻譯中的體現[J]. 蔣海霞.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