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宣童
摘要:綠色經濟是一種基于傳統經濟,以實現經濟與環境和諧共處的一種新型經濟形勢,是與社會所支持的可持續發展,節能環保理念相統一,綠色經濟的推廣性發展,能夠降低能源的浪費,能夠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能夠降低白色產業和黑色產業的比例,能夠經濟發展過程中污染的排放,與社會的發展方向一致,是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推動經濟形勢。本文主要探究的內容為綠色經濟的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的融合,實現綠色經濟發展道路的清晰化以及完善化。
關鍵詞:綠色經濟;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簡單的來說,就是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深入的分析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人類與自然維系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實現社會的發展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能夠實現社會發展的可持續化,以及社會發展的節能環保。利用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來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能夠保證綠色經濟的發展方向正確性,以及綠色經濟發展的內容得以完善化,同時實現自然,人,社會之間的關系和諧性。經濟發展現狀以利益為主,發展的遠見性較弱,綠色經濟發展受到限制,社會對于綠色經濟的認知存在局限性,這導致綠色經濟發展的空間被制約,不利于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行進。因此,需要在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基礎的引導下,來完善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降低經濟發展對于自然造成的負擔和影響。
1.綠色經濟和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要點
1.1.綠色經濟淺析
綠色經濟是能夠實現經濟發展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性,兩者之間的平衡性,能夠穩定生態的發展,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形勢,適合現代社會發展。在保證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基礎下,能夠降低對于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能夠優化能源的應用體系,以及優化能源的利用率,來保證環境的相對穩定性,給予環境自我修復的空間,以及給予生態自我調整的空間,進而實現效率、和諧、持續相統一的發展目標,形成一個優化的經濟發展結構體系。
1.2.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要點
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中重視自然、社會與人之間的關系,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有了一定的認知和重視。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中強調自然的重要性,強調自然是先在的,人類只能夠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對自然進行有目的的開發和利用,需要保證自然的穩定性,以及自然規律不被破壞,自然物種形態不被破壞,在自然改造和自然支配之下需要保持責任心,遵循自然先在性原則。以及強調社會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社會發展過程中,需要從自身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發展計劃等方面入手,需要有計劃有方向的進行自然生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避免出現超出自我需求的能源浪費現象,要確定開發與利用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對于不是出于這一目的的能源應用需要避免以及控制,實現能源的最優化利用,實現社會發展,生產,分配和消費的統一整合性。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還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認識到人生活在自然中,需要依靠自然而生存,一旦自然被破壞,人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社會的發展也會受到沖擊,因此,需要重視自然的保護。
2.綠色經濟與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融合
2.1.綠色經濟中明確自然與人的關系
綠色經濟中重視經濟體系的優化,重視人力的合理化利用,合理化配置,具體操作就是將生產體系進行整體性優化,減少不必要的生產環節,強化生產環節之間的關聯性,以及生產環節的自動化性,進而將人從單一重復的生產環節中解放出來,降低人力浪費現象,同時也能夠優化生產效率。將人力主要投放到綠色經濟發展中,遵循不過度向自然索取的原則,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明確自然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最根本基礎下,通過不斷的探索優化,來完善綠色經濟體系。綠色經濟在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的引導下,確定發展方向為提高經濟的整體效率,實現能源的最優化利用,實現綠色能源的推動化應用,以及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降低資源損耗,避免資源浪費,在認知到自然資源有限性的前提下,確定長遠性的綠色經濟發展方案以及發展目標,實現一定程度上脫離資源對于經濟發展的限制性。
2.2.綠色經濟中明確社會經濟與自然關系
綠色經濟中以生態農業和循環工業,持續服務產業為主體,形成一種節能環保,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發展經濟形態,不再盲目的追求經濟的增長,以及不再忽略資源的浪費,對自然造成的破壞。綠色經濟中社會經濟與自然關系和諧化的具體表現為,社會經濟將農業經濟發展轉化為生態農業形式,實現土地污染的降低,水資源浪費的降低,以及土地使用不合理情況的消除,實現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情況下,提升農業結構優化,保證農業經濟發展充分的利用自然特點,形成一個小型生態圈,是利用生物技術,生態學原理,環境技術相結合形成的。
2.3.綠色經濟中明確人與自然關系
綠色經濟發展的主導者就是人,而實現綠色經濟的前提就是人具備自然情懷,重視自然,重視生態,尊重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了解環境對于自身的價值。從盲目的經濟環境中脫離出來,將經濟發展與自然關聯起來,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人需要深刻的意識到自然是先來者,是自然給予了人類生存的條件,以及自然賦予了人類發展的能源和物質條件等,自然一旦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就會收到影響,經濟的發展自然不能持續,在此認知上養成綠色環保的消費觀念,構建綠色經濟框架。
結束語:
綠色經濟的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基礎研究意義在于,能夠明確綠色經濟中需要梳理的關系,以及綠色經濟的發展方向,推動綠色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愛平,安夢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綠色發展思想的科學內涵與理論創新[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8(5):84-93. DOI:10.16152/j.cnki. xdxbsk.2018-05-009.
[2]張濤,高福進.從資本邏輯到現代性:有機馬克思主義對生態危機根源的批判進路研究[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7(1):31-39.
[3]梁超.實踐視角下綠色發展理念:哲學基礎、現實困境及建構向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1):14-19. DOI:10.16297/j.nuaass. 2018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