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多
扶貧扶智排萬難,同舟共濟勇爭先;傳統文化進萬家,真情譜寫新詩篇。
這講的正是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扶貧攻堅事業第一線的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楊麗麗。多做慈善公益事和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既定目標,給了她無比的勇氣和巨大的力量,就是天大的困難也擋不住她奪關斬隘的意志和一往無前的步伐。
廣西巴馬,是全國聞名的“長壽鄉”,也是全國585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在巴馬扶貧,把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夯實物質基礎作為擺脫貧困的主攻方向,楊麗麗會長談到,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在廣西巴馬扶貧攻堅,把物質上扶貧與精神上扶貧,把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與徹底斬斷“貧根”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守初心、擔使命的扶貧道路。
請看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楊麗麗在扶貧攻堅戰中的一篇日記:
“2019年8日4日,星期日,來到廣西巴馬扶貧的的第三天。
蔡縣長帶我們到最貧窮的山村探望,那狹窄的盤山路旁就是巴馬山鄉。人們常提到的長壽巴馬的水很養人,可是在最貧困的巴馬山村里有的地方,卻沒有水,就是打井也打不出井水來,只能靠老天下著的雨水,然后老百姓用水缸裝滿,作為每天的生活用水。
我的天啊,我簡直不敢相信,同樣在巴馬,為何有些地方就打不出井來,吃不上一滴好水呢?一路上我的心好痛好痛啊!我在想,如果實在打不了井,可否用消毒技術,用機器過濾雨中的細菌預防疾病?對,就這么辦!這件事長春呂平總經理已答應馬上解決。
另外,巴馬甲篆鎮興仁村民種植柑橘和養蠶做蠶絲被等……這可是當地農民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一條路子。要想豐收先種下種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送文化變成種文化,種瓜得爪種豆得豆,讓農民做脫貧致富的主角……
這兩項工作我要馬上納入我會精準扶貧攻堅小分隊來完成!今天我會皓天副秘書長、李桂副秘書長馬上趕到巴馬,明天我會尹寶海主任陳祟烜理事也會趕到巴馬!名譽會長慶振江、名譽會長常文光、常務副會長盧永春等,己聯絡了一大批有關消費扶貧,產業扶貧愛心人土……
我會古志杰主任捐贈的一萬套中國傳統文化書籍和孔孟之道國學書籍,國學機,我會高級顧問宋雅軍,郭麗娟捐贈的鞋、衣服、書包,許海副秘書長捐贈的《遠大制藥》,欒澤文主任捐贈的龍腦樟芝膏,李國林主任捐贈的中華百年老子號李聚奎非遺筋骨通絡貼,余華主任捐贈的領康好美水機,也全部到位,實行精準扶貧重大項目正在加緊策劃落實中……
下面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楊麗麗在扶貧攻堅戰中的又一篇日記:
“2019年8月30日,星期五,于大巴車上。10000套中華精典傳承國學書籍饋贈廣西巴馬,13噸多,19個立方,100臺國學機于8月底一次性從河南發往巴馬。一個說干就干誠實守信的古志杰同志,他言而有信,說到做到,一諾千斤!真的在8月底前圓滿完成了這個光榮而艱難的任務。安全快速完成運輸任務——直接運到了巴馬,扶貧攻堅就是我們最神圣的重任.........幾句話感動得我熱淚盈眶!堅持產業扶貧,幫助農民共種植5000棵桃樹,果實成熟時寄給全國各地的理事會員認購,這一創新,被定義為“定制農業”;
楊麗麗會長忘我的工作作風令人感動,她忘記了自己嚴重的腿疾影響行走,三零一醫院專家多次要為她手術治療,都被她一拖再拖。為了打贏扶貧攻堅戰,多次走訪慰問貧困地區的孩子和老人,在廣西巴馬、在陜西、在山東等地的扶貧攻堅戰工作中,為了打贏扶貧攻堅戰,白天她又奔波在扶貧攻堅的陣地上。她是一位非常注重形象完美的女強人,隨行帶來的小推車,她都盡量不坐,她要把最頑強的的奮斗形象展現給大家,忍著病痛堅持工作......
楊麗麗會長表示,“只要一想到在巴馬在脫貧攻堅戰中,有50個貧困村6萬人口實現脫貧摘帽,到去年全面消除貧困村,貧困人口減少到10361人時,想到2019年末基本消除貧困人口,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時,我就是再苦再累,心里也比蜜都甜啊!”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楊麗麗軍旅生涯近三十年,在部隊時,楊麗麗會長多次立功受獎,被評為雷鋒式有特殊貢獻的好干部”、“文明標兵”、“德才兼備的好干部”,受到各級領導的表揚。轉業到地方后,楊麗麗會長一路轉型,成為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國內走向世界的社會活動家、愛心大使、傳播美的使者、慈善家。楊麗麗會長每一步成功轉型,都是她以中華兒女的赤誠之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完美見證。這樣的一個特別能戰斗的團隊,燃燒著自己,照亮了下一代;默默無聞奉獻,卻不求回報;為了祖國和人民鞠躬盡瘁;為了打贏扶貧攻堅戰常年奔波在外、深入基層、無怨無悔……楊麗麗會長就是其中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實干家和杰出代表。
2018年6月,在楊麗麗會長的發起下,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共同成立中國人民大學中華經典研究中心,用來培養中華經典的傳承人才。
前不久,2019中國好公司高峰論壇暨中國企業領袖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楊麗麗會長是唯一榮膺雙獎的模范人物。她說,好多企業家的先進事跡,感人肺腑,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感恩黨的關愛讓我在眾多女同志中,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杰出女性和中國公益人物,在所有頒獎中,我有幸被評為了兩個獎項,是什么原因讓我能得到兩個獎項呢?我說可能是因為我是一個老兵,我是一名不忘初心的共產黨員……生我是娘,育我是黨!
我要永遠銘記黨的恩情,用生命的精彩來報答!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即將開拍的《扶貧的路上》,楊麗麗會長有幸入選第一集!記者采訪楊麗麗會長時,問了很多……她說做的事情多,那都是本職工作,是應該做的事情,而我曾是當過兵的人。當過兵的人,更加愛黨,愛國,愛軍,在新時代更有一種責任感,一種傳播正能量的擔當……記者又問她,當務之急你要做些什么,問到這時楊麗麗會長她激情澎湃的舉起手來:“擼起袖子加油干,打贏扶貧攻堅戰!”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打贏扶貧攻堅戰戰地小分隊的精神號角是:戰場無弱兵,一切為打贏,扶貧精準脫貧,實現文化富民,打贏扶貧攻堅戰,黨員干部是關鍵,扶貧先扶志和智,幫人先幫技和藝,撐起扶貧千把傘,擎起鄉村一片天。
楊麗麗會長用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凝聚國內外華人血脈精神的紐帶,為促進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事業做出了卓著的貢獻,她向全社會完美的展現了當代最美老兵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風采,實屬新時代“弘揚正氣、樹立標桿”和“中國夢”的踐行者,是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涌現出來的公益典型。她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們指出和闡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和一名轉業干部,怎樣一肩跳起新時代的新擔當和新作為。
(作者信息:北京市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