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麗
[摘要]數學作業是課程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必要補充,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基本而常用的活動形式。數學學習更離不開多做多練,熟能生巧,舉一反三。然而面對各級教育管理部門紛紛出臺的許多關于作業問題的規定及《關于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的指導意見》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的建議,作為一線教師,應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科學合理地布置和批改作業,成為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本文中提及的“四個當堂”處理作業方法,既有探討性又具可行性,在實際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四個當堂;課業減負;低年級數學
一、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背景
在我國,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社會關注、家長關心、學校關切的熱點話題。為此,《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共同努力,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所以,各級教育管理部門也十分重視作業的布置和批改這一重要環節,紛紛出臺了許多關于作業問題的規定,發布了《關于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的指導意見》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
二、如何理解“減負”
教育部提出“減負”的要求,但不等同于降低教學要求。“減負”是指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減負”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指減低教學質量,取消考試等。有些教師誤認為,“減負”就是縮短學生學習時間,減少作業量或不讓學生做作業,取消各種考試或大書包換小書包等,這些所謂“減負”,顯然過于簡單、膚淺、片面。“減負”其實是減去學生生理、心理所不能承受的學習任務,減去學生學習活動中機械重復而對學生掌握知識以及開發學生智能無用的作業訓練,減去過時的、煩瑣的、與實際應用無關的教學內容。“減負”就是要求教師放棄違背教育規律、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并不是不要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相反,“減負”意味著對作業布置和批改的要求提高了。
三、作業不能及時批改,重復練習
我們知道,作業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也是了解學生、檢查反饋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窗口,所以老師一般都會布置堂上作業,課內學生做作業,課后教師批作業,隔天才把批改后的作業本發給學生。或者學生作業由科代表負責收集、統計完成情況;對于沒有完成的,一般都會注意抓落實,要求學生必須完成。這種方法學生不能當堂發現錯誤;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無法發揮調節作用;當堂問題不能得到解決,每一堂都有遺留問題拖到下一節課。長久以來,問題就越積越多,得不到解決,學生慢慢就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老師非常關注結果,要求學生對于各種題型的練習爭取做得又對又快。還有一部分教師把布置作業的最終目的看作考試服務,因而總是不厭其煩地布置、批改、訂正,然后再布置同類型的題型,循環進行題海戰術。
四、堂上作業完成的質量低,學習效率低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作業質量要比課外作業的質量高,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也比課后透徹。其次,學生拿到老師批改后的作業本時,關注點集中在分數、等級上,甚至會出現只關注分數、等級,無視錯題的存在,也無視訂正錯題的情況。對于一些有難度、拓展性的題目,愛學習的同學即使想訂正也是呈現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狀態。這就需要老師每一堂課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對前一天的作業進行分析講解,引導學生訂正。久而久之,每一堂課都有歷史遺留問題拖到下一堂課,問題越積越多,導致學生每一堂數學課面臨“既要解決舊問題,又要學習新知知”的雙重任務。這樣,既達不到教育部提出的減負效果,又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所以,從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來看,明顯是和現在的減負要求相矛盾。一方面要積極響應“減負”的號召,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另一方面要遵循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設法提高教學質量。那應該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科學合理地布置和批改作業,成為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如果我們能在每天都要面對的作業問題上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優化方案,那么就有可能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減輕師生壓力的雙重目的。
五、合理布置批改作業的必要性
根據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我們知道遺忘有先快后慢的規律。如果不進行課后的復習鞏固,第二天學生可能已經對部分知識有所忘記,加大了后續學習的難度。那么,既要讓學生能很快掌握所學知識,又要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這就要求,加快作業“信息”產生和反饋的速度。尤其是低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只有通過及時批改,教師才能隨時了解學生在作業中反映出的問題,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些信息反饋給學生,要隨收隨改、隨改隨發,養成“堂堂清”的良好習慣,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是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主角。教師應該積極探討靈活多變的作業布置與批改方式,優化組合,讓學生不再覺得數學作業是一種負擔,一種機械的重復的學習任務,從中體會正確完成數學作業的成就感。
六、合理運用“四個當堂”實現課業減負不減效
具有中國特色的嘗試教學理論,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思考醞釀。八十年代正式啟動。教學實驗歷經從小學數學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理論→嘗試學習理論,直到嘗試教育理論,整整用了50年。而“四個當堂”批改作業的方法就是邱學華教授在研究練習設計時,所提出的一種對傳統的批改作業方法進行的改革研究。批改作業看上去是一個小問題,但它卻涉及教育思想、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方法等一系列問題。隨著新課改的推動,教學方法、課堂結構的改革勢必引起批改作業方法的改革。“四個當堂”作業處理方法與嘗試教學模式結合起來運用,具體做法可歸納成四句話:先練后講,練在當堂;邊練邊講,訂正在當堂。而對于科學地批改作業,邱學華教授則認為:首先應該重新認識作業批改在整個教學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用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的觀點進行分析。按“信息論”的觀點來看,學生聽教師講解或自學教材是吸引信息,學生做練習是輸出信息,教師從學生的練習中得到反饋信息,教師批改作業是評價信息。在教學系統中,如果只有吸收信息、輸出信息,沒有反饋信息和評價信息,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四者不可缺一,而且時間不能拉得過長,信息要及時反饋,及時評價。要求把問題→解答,評價→改錯,緊密結合為一個整體,也就是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只要我們合理運用“四個當堂”處理作業的方法,發揮其教育功能,就能實現減負不減效。
(一)當堂完成作業。
當堂完成作業指要求在當堂完成,不拖到課后。要做好這一點,教師必須布置多層次多樣式不重復的作業,掌握精講多練的原則,做到講在點子上,練到要害處。而且留出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不拖到課后。教師要做好隨堂輔導、課內輔導,堂上輔導比課外輔導更有效。學生練習時發生了困難,教師能夠及時提供幫助“雪中送炭”,學生對于當堂的知識也能及時接收,而且非常需要。對于作業當堂完成不了的學生,了解具體完成不了的原因,做好知識性的輔導。
(二)當堂校對作業。
完成作業后立即校對,讓學生及時知道對在哪里,錯在哪里。教師隨堂批改,學生看到自己做對了就如同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以及表揚,無形中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也對應提高了。錯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錯了,潛意識就會找到底錯在哪,然后與旁邊同學的作業對比一下,馬上能發現自己錯在哪,去反思為什么錯。老師一般能在課堂上批改好三分之一左右的作業,這樣既減輕了教師課后批改作業的負擔,又加強了對學生的作業指導,提高作業質量。對于一些基礎題,也可以教師或學生報出正確答案,讓學生集體校對或互相校對,統計全對人數,鼓勵有進步的學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三)當堂訂正作業。
當堂訂正作業即是指當堂的練習發現錯誤應立即在當堂訂正。教師可以根據當堂批改校對后反饋的信息,對普遍性的錯誤,可以及時進行必要的補充講解,要求學生將錯題立即訂正,使錯誤的痕跡在頭腦停留的時間較短,讓正確的知識內容代替錯誤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掌握當天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當堂解決問題。
如果能做到上面三個當堂,就能做到當堂發現錯誤,當堂訂正錯誤,把錯誤解決在課內,特別是學困生能在課內把知識缺漏補上。如果每堂課都能做到當堂解決問題,也就做到“堂堂清”,提高教學質量有了保障。要求這堂課的任務,這堂課清了,學生課外負擔減輕了,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學困生在當堂能及時得到老師的輔導,錯誤立即訂正,因而他們提高較快,有利于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樣做,學生作業質量提高了,當堂又解決了問題,同時節約了教師批改作業的時間,也不要用大量的時間在課后給學困生補課。教師保證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備課和改進教學方法的研究上,掌握了工作的主動權。
我從教數學這四年來,清楚知道數學學習離不開多做多練,熟能生巧,舉一反三。低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學生課后會出現“容易遺忘所學知識”、“對知識掌握不牢”、“形成不了好的學習習慣”等諸多問題。因為學生要通過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才能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批改作業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師生雙方獲得信息的重要通道,能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及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合理運用“四個當堂”可以進一步科學地批改作業,可以鞏固學生理解知識,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嘗試。希望通過運用“四個當堂”科學合理地處理“堂上書面作業布置和批改”這一環節,充分發揮課堂反饋的作用,讓學生及時發現問題,立刻得到輔導,當堂解決問題。可見,作業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師不可忽視的工作,這項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只有科學合理地安排作業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邱學華.邱學華怎樣教小學數學[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4.
[2耿向陽,袁小麗.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http://www.thjy.org/ruh/Article/634550162381875000.aspx
[3]張文海.減負增效背景下高中數學作業布置和批改的有效策略研究
http://szwxzx.cn/Item.aspx?id=2899
[4]沈康靜.快樂作業,減負增效——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研究
http://www.szlfsx.com/php/a/jyky/yjkt/klzy/2012/0920/2129.html
[5]郭彩玲.小學數學作業布置與批改方式優化研究
http://blog.sina.com.cn/s/blog7e5ebe840100rhgb.html
[6]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布置的實踐研究
http://blog.163.com/djbwushu@126/blog/static/68384961200958112911622
[7]張華濤.淺談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http://knbjx.e21.cn/wenzhang.php?id=13335
[8]趙悅.吉林省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的調查研究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00-1013144201.htm
(作者信息:廣州市海珠區梅園西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