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婷
摘要:鋼琴表演與競技體育實質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就是競技性較強,尤其是強調舞臺的實踐性與技能的學習性。將高校鋼琴教學與“以賽代練”教學體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必然能夠很大程度地提升高校鋼琴教學質量。本文首先分析了“以賽代練”的教學目標,其次,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目標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高校鋼琴教學中“以賽代練”教學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以賽代練;教學體系;鋼琴
1.前言
鋼琴是目前唯一音效能夠比擬交響樂的獨奏樂器,其音域極為廣闊,從最低音區到最高音區就涵蓋其中,一直以來都被音樂界譽為“樂器之王”。鋼琴演奏具有感情表現強烈、音色效果出色等,一經出現就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鋼琴表演一直以來都強調實踐性與藝術性,“以賽代練”是當前競技體育中較為常見的訓練方法,在平時訓練過程中就自動帶入比賽形式與比賽內容,包括實戰參賽、模擬訓練、專項技能訓練等。鋼琴表演與競技體育實質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就是競技性較強,尤其是強調舞臺的實踐性與技能的學習性。將高校鋼琴教學與“以賽代練”教學體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必然能夠很大程度地提升高校鋼琴教學質量。本文就“以賽代練”教學體系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2.“以賽代練”的教學目標
2.1以賽促學
“以賽代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鋼琴教學并不是“理論鋼琴教學”、“啞巴鋼琴教學”,應該要讓學生在舞臺上向大家當眾表演,一切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標準都應該圍繞著比賽標準來制定,比賽規范就是學生學習鋼琴的規范,比賽強度就是學生學習鋼琴的強度,要嚴格按照比賽的要求與標準來規范學生的行為,以此來增強學生獨立學習的意識。當然,一方面,要讓學生通過“以賽代練”教學體系來激發靈感、開拓思維、追求榮譽,對表演的真諦進行有效體驗;另外一方面,要讓學生通過“以賽代練”教學體系來發現問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地在比賽之中查漏補缺、精益求精,長期堅持下來,必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
2.2以賽促教
學生的學習要求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是直接關聯在一起的,“以賽代練”教學體系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得以應用之后,也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既要對學生的特點、學習情況、鋼琴演奏能力進行深入分析,又要熟練地掌握各類鋼琴比賽的要求與規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宜的比賽項目,并且還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訓練方案,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這樣一來,必然能夠有效提升高校鋼琴教師的綜合素質。
2.3以賽促建
“以賽代練”教學體系并非能夠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建設,除了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密切合作之外,還需要整個學科建設的配合。“以賽代練”實質上就是學生綜合素養的比拼,學生不能僅僅就只局限于某一獨奏課程的學習,還要學習伴奏、重奏、合奏等演奏技巧,還要學習音樂史、音樂分析、曲式分析等一系列的理論知識,以便能夠更好地促進自身全面發展。與此同時,高校鋼琴教師還要全面改革現有教學體系的配套條件,在參賽之前要全面分析賽情,在比賽之中要做好保障工作,比賽之后還要深入談論。特別是還應該在學生的考評機制方面趨于靈活,可采用多元化考評方式,或是給參加比賽并且獲得重大獎項的學生可保送研究生、或者直接納入到學校的“優才計劃”,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多元化考評理念來看,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發展與進步予以關注,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且這個發展并非只是某一學科或者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是全面發展;教師要有效益觀念、時間觀念,要對教學效益予以重點關注,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
3.高校鋼琴教學中“以賽代練”教學體系的構建
3.1教學內容
高校鋼琴教學中構建“以賽代練”教學體系,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提前將學生的比賽內容、比賽次數均設定在下學期的教學計劃之中,僅僅圍繞著比賽內容來科學制定教學計劃。通常而言,各種鋼琴演奏比賽都會將奏鳴曲的快板樂章納入到必彈曲目之中,那么教師也應該將其放入到教學計劃之中,而且還需要結合各自比賽的特定要求來選擇相應的教學作品,若比賽明確規定選擇只能演奏古典奏鳴曲,那么教學作品就應該從貝多芬、莫扎特等音樂大師的作品中選擇;再例如,鋼琴重奏、鋼琴協奏、四手聯彈等教學內容也應該結合比賽內容來適當修訂,力爭讓比賽內容與教學內容保持住較高的吻合度。
3.2教學方式
“以賽代練”教學體系讓傳統鋼琴教學方式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需要學生以主動、積極的態度來參與到鋼琴教學活動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了能夠在比賽過程中取得較佳成績,通常需要學生在彈奏鋼琴作品之前就要對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查詢,去收集、傾聽不同演奏者演奏版本,并且及時做好相應的筆記,這種學習方式,既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音樂作品,又能夠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與此同時,高校鋼琴教師還需要打破現有的“一對一”教學方式,可以發展為“多對一”或者“一對多”來開展模擬訓練、小組觀摩等活動,讓小組同學和教師按照比賽評委打分細則來打分。只有開展大量的互動交流,才能夠讓學生找準方向、發現問題,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提高自身學習水平,所以,高校鋼琴教師要多開動腦筋,以比賽為載體來拓展交流互動渠道,有效推動高校鋼琴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之中,真真正正地讓鋼琴教學變得朝氣蓬勃。
3.3教學目標
高校鋼琴教師應該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有針對性地制定多樣化的教學目標,做到“一人一目標”。若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術較高,那么應該推薦其去多參加國內外高規格的鋼琴比賽,通過多場比賽來打造名氣、磨練技藝,讓其專業能力得到較快發展;若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術中等,那么應該為其精心挑選那些獲獎比例較高、比賽難度不大的比賽,主要通過比賽來提高鋼琴彈奏能力、開拓思維;若學生的鋼琴基礎薄弱,那么則重在于通過比賽來積累舞臺經驗,是否得獎則不在考慮范疇。
4.結語
“以賽代練”教學體系為高校鋼琴教學打開了一扇“窗戶”,也為培養學生核心素質打下了堅實基礎,這也是鋼琴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蓓蓓.素質教育導向下的高校鋼琴教學路徑探析[J].陜西教育(高教),2019(10):74+76.
[2]白雪藝蘭.民族化背景下現代鋼琴教學模式的創新[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1(03):66-68.
[3]丁妮.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數碼鋼琴集體課中的應用[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6):133-134+145.
[4]張婷婷.論普通高校音樂專業鋼琴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J].滁州學院學報,2019,21(04):131-132+136.
[57]高馳.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探究[J].民族音樂,2019(03):93-94.
[6]施綿.閩臺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比較研究[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9,38(02):109-117.
[7]王芳.高校音樂教育中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發展現狀[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9,17(02):96-101.
(作者信息:湖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