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繼續教育有機組成部分的現代遠程教育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基于Intemet進行跨越時空的實時與非實時教學的新型教育形式。本文繼續教育時代特征,從遠程教育理論與應用出發,探索繼續教育創新與遠程教育融合的基本路徑與發展思路。
關鍵詞:現代遠程教育;繼續教育;融合與發展
現代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的融合,既利用了高新技術又提高了教育水平,這是未來教育和學習的必然趨勢。繼續教育與遠程教育的結合將形成以遠程教育形式為重點,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學為核心手段的繼續教育辦學實體。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發揮現代遠程教育作用促進繼續教育領域的信息化、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
一、新時代我國繼續教育發展趨勢
(一)繼續教育傳播知識載體數字化。大數據時代,知識的獲取、傳遞、處理均已向大數據化方向發展,數字化處理的知識信息具有保真度高、存儲量大、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等特點。將傳統的知識傳播手段轉變為用計算機處理和傳輸的數字信息,把文字、符號、圖形、聲音、影像等媒體數字化,這是繼續教育利用信息技術后發生的根本變革。
(二)繼續教育對象學習環境網絡化。人們學習越來越依賴于計算機、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終端設備,信息技術把分布在各地的具有獨立處理能力的眾多計算機系統,通過電訊線路和相應設備聯結起來,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大數據時代,繼續教育與科學技術同步發展,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將人類帶入全新的網絡環境,數字化知識信息的網絡化交流變得越來越便捷、高效,電子郵件、遠程登錄、交流論壇、遠程答辯等也深入到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之中。
(三)繼續教育管理與服務智能化。大數據時代繼續教育更多地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克服了以往采用紙介建檔的人工管理模式所帶來的弊端(人力成本高、工作繁瑣、重復勞作、效率低等),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把參與繼續教育的對象的基礎信息(學歷、崗位職責、技能水平、職業規劃等)、繼續教育檔案、學習管理與服務等工作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關聯學習課程、學習狀態、學習提醒、通知、學習交流等內容,繼續教育參與者獲得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提升,而且享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學習服務。信息技術用于繼續教育體現了學習和管理的智能化融合。
(四)繼續教育課程資源多媒體化。數字化課程資源以多媒體形式呈現,集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仿真模擬于一體,課程多媒體化消除了信息的不確定性,參與者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課程呈現形式。大數據時代繼續教育具有一個顯著特點便是充分整合優質課程資源,建立數字化課程資源庫以滿足學習者需求。
(五)繼續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化。開放性指的是教育目標的開放、課程資源的開放、教學模式的開放以及管理的開放;共享性指的是優質課程的共享、先進模式的共享以及成果的共享。大數據時代繼續教育的開放性和共享性是相輔相成的,它是衡量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二、現代遠程教育與繼續教育融合發展基本路徑
現代遠程教育本身要求教育必須實現信息化和現代化,其特點是高新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現代遠程教育發展必須以繼續教育為主導,通過采用高科技手段,推動高等教育的現代化進程。
(一)構建主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的繼續教育管理模式,推進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創新。繼續教育要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需要,必須創建新的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實現辦學體制和辦學形式多樣化是繼續教育創新在辦學體制革新的主要體現。繼續教育在管理體制上,要改革那些不適應繼續教育發展的運作模式和教學模式,參照現代遠程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來重新構建繼續教育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引進競爭機制,優勝劣汰,以保持繼續教育創新的原動力,組建形式多樣的課程班來完成教學或培訓過程,從而形成以課程為中心,學分累積與轉換制度并存的靈活管理模式,實現向主體多元化、類型多樣化格局的深入發展。
(二)借助遠程技術優勢大力推進教學模式改革。建立支持服務體系和教師導學機制,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導學機制,建構知識的指導學習,教師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生互動,形成有效監控和輔導,教師角色轉化后,由灌輸變為引導,支持學生有效學習,制定了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根據現代遠程教育的技術和繼續教育的特點,制定學習材料的不同特點實施因人制宜的教學以及全方位輔導學生的學習,從課程設計、輔導資料、課件設計和網上考核等教學環節全方位輔導,開放式交互學習。
(三)搭建遠程與繼續教育資源共享公共服務平臺。資源共享應用關鍵是實踐,要通過實踐應用不斷完善,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體系。教學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是共建資源共享服務的載體,是實踐的主體,運營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共建共享的成效。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可以把優質資源進行整合應用,通過統一的窗口提供共享應用服務。
(四)現代遠程教育促進繼續教育產業化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具有實現教育產業化生產,實現低成本擴張規模的優勢。現代遠程教育條件下,學生人數不受任何限制,學校的辦學成本基本上都是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和學生人數無關,新增學生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學校可以實現超低成本擴張,突破了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可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教育需求。現代遠程教育的時空分離的特性使現代遠程教育具有開放、靈活的優勢,使許多上班族有了學習機會,拓寬了成人教育市場,為成人受教育者打開了通往終身教育的大道。
(五)豐富課程資源,形成開放、優化教學資源體系,拓寬了學習者的學習渠道和途徑。教學資源建設在現代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的逐漸融合中的標準。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的運作機制開展繼續教育,可以對社會各界優秀的教學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并加以充分利用。按照學科知識體系以及網絡教學的要求,繼續教育與遠程教育可以利用對方的教學資源,結合自己的學習資源,整合優化,做到資源互補、資源共享。利用遠程教育拓展學校教育的內容,建立形式多樣、層次靈活的終身教育體系,為求學者提供多層次、多類別、多渠道的終身學習的機會。
正如納伊曼所說:“高等教育機構既是社會經濟的軸心又是文化發展的軸心,也應成為周圍社會的源泉,因此應該完全向社會開放。”高校服務于學習型社會,必須思考,敢于擔當,優化服務功能,著眼服務地區、服務城市、服務企業、服務社會上下功夫,努力為國家發展目標服務,為學習者服務,為學習型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孟慶偉.現代遠程教育在繼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07)
[2]王劍.芻議繼續教育與遠程教育結合的優勢[J].科技創新導報.2013(15)
[3]徐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繼續教育學習模式初探[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5)
[4]包華影.關于繼續教育發展關鍵問題的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12(02)
[5]朱新均.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理念、路徑和對策[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1(01)
[6]于紅梅.學習型社會構建與繼續教育的發展和創新[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01)
作者簡介:胡銳,男,博士,武漢大學高級職員、講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經濟學、預測學等。
(作者信息: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