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工業、農業等領域的飛速發展不斷的改變人們的生活觀念。現階段,藝術設計行業得到有效發展,融合系統思維可以準確的把控設計脈搏,提升作品質量,全面提高設計人員綜合能力,系統思維方式對藝術設計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分析系統思維方式的應用價值,并針對設計領域提出優化建議,目的在于全面把握系統思維方法,為藝術設計道路奠定基礎。
關鍵詞:系統思維;藝術設計;應用;價值
前言:現階段,國內藝術設計行業發展起步較慢,所以整體藝術形式一直處于模仿階段,并沒有自主的設計理念,藝術類專業人才也比較匱乏。在我國,藝術設計行業發展形勢屬于跳躍式發展,開展設計實踐活動往往只考慮實際效果、發展趨勢以及設計理論等角度,忽視科學合理的系統思維方式,行業發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為了保障藝術設計的全面科學性,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改善。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對設計內部的發展規律展開分析,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結合先進的科學設計理念從材料、內容、方向等各方面進行調整,實現系統思維的真正價值。
一、系統思維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人是具有智慧的高等生物,活泛的思維方式促使人類成為世界的主宰。智慧是思維過程的產物,也是認識的一種深化。從現象看本質,理性分析,都存在一定的思維模式。在藝術設計領域,也需要設計人員具備科學理性的思維理念,分析設計對象的周邊環境以及發展規律,整合數據進行分析,完善系統的整體功能。設計是一個具有規劃下、意識性的過程,約束著創造活動,通過主觀的自覺過程將設計理念轉化為創造力,使藝術設計迎來新的面貌。藝術設計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滿足人類對產品的需求。所以,在藝術設計過程中,將思維方式與知識技能相融合,可以加強各行業領域的緊密聯系,從藝術設計角度分析其內部就夠,探究環境、元素以及系統三者之間的規律以及關系,進而對整體系統進行優化,實現從量到質的轉化,充分體現藝術設計的應用價值。
二、系統思維在設計領域的開發與應用
(一)整體方向性
在設計領域,系統思維方式主要表現為整體方向性。相比傳統的設計模式,設計師分析對象時,通常會采取割裂的方式,將整體劃分為幾個部分,分別進行研究分析。這種思維方式對事物的細節分析非常有效,但是在宏觀角度,細致的劃分難以分析事物的整體行為。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架構前,需要從設計對象的整體角度入手,從結合局部分析,明確設計主題,形成良好的整體性分析習慣,不但可以提高作品的質量,還能強化自身的設計能力。
(二)思維動態性
藝術設計是一項思維過程,需要通過時間的檢驗,對設計師的專業知識與思維理念有著一定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設計師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動態性思維,整個設計體系進行全面分析,演化設計過程,將整體結構熟記于心,這樣才可以掌握藝術設計的運行方式以發展規律。設計系統與設計結構、設計要素以及周邊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流,可以促進設計系統的形成,為系統思維方式的演化奠定基礎。結合系統思維方式進行設計系統架構,可以加深藝術設計之前的連通性,進而提高設計師的創造能力。
(三)結構嚴謹性
優秀的設計作品必須擁有穩定的結構作為支撐,結構是設計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保障了設計作品中各個元素之間的穩定規律與內在聯系。作品自身的結構關系使其具有統一性和完整性,作品質量得到提升。保障結構的嚴謹性,也就是作品自身無論怎樣發生變化,永遠保持其基本性質。雖然,再設計活動中,設計本身的各種組成元素不斷的發展改變,但是設計系統的結構依舊保持穩定。只有當作品進行全新的轉化,實質發生改變,那么其相應結構才會產生變化。設計系統獨特的結構穩定性保障了作品的統一性與完整性。
(四)要素簡潔性
在設計活動中,強化自身的系統思維,可以有效的簡化自身對事物的認知。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現階段擁有的知識信息已經遠遠超出人類的信息容量,不在缺乏知識信息,而是缺乏駕馭信息的能力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基于此,結合系統思維可以將人類接觸的信息進行簡化,易于人類了解,給予人民一定的問題分析空間,開拓思維方式。在設計過程中,同一種事物設計師會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表達,形式各種各樣。所以,作為成功有經驗的設計師,對設計要素及設計語言精準定位、簡化設計理念,讓讀者易于理解,對實現設計價值有著重要作用。
(五)功能結構性
功能是基于結構進行延伸的,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統一關系,設計系統不斷地發生改變,結構依舊保持基本性質,發展到一定程度,結構自身不在為功能發展做出支撐,為了促進功能的持續發展,需要圍繞功能的發展趨勢構建更為合理的系統結構。基于新的結構,功能可以獲得更大的發揮。鑒于結構與功能的矛盾統一關系,促使設計系統不斷的發生變化。功能有效發展的前提是保障設計系統內部的穩定秩序。系統內結構與功能的雙向發展,可以促進設計系統的有效運行,同時,也彰顯了設計系統內部發展的法則規律。
(六)程序優化性
采取程序優化可以保障設計作品的質量,從整體質量的角度出發,制定出最為合理的是設計方案,也是強化系統思維的最終目的。從全局角度展開分析,對研究對象的周邊環境以及自身結構進行研究,為了實現最好的設計效果,改變設計系統的元素與內部結構,進而規劃處最為科學合理的思維方式。設計研究的重點在于如何將設計系統中的內在元素進行提煉、整體、改變,尋求最優化的設計方案。
(七)設計價值性
設計的真正價值主要體現在能否滿足人民的真實需求。進行設計活動,最實質的就是把握人的潛在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準則,設計依托于人類,也服務于人類,開展藝術設計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創造設計作品的社會價值。日常的設計活動中,需要多思考多觀察,分析設計的真正目的、分享人群等,精準定位,實現藝術設計的最終價值。
結論
隨著社會飛速發展的腳步,藝術設計行業迎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傳統的思維模式不在受用,融入科學合理的系統思維方式對藝術設計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自身的優勢可以精準定位設計理念,并且可以提升設計效率,完善設計過程,使設計作品達到最優化處理。所以,設計師也應該不斷的強化自身知識素養,鍛煉思維方式,全面提升綜合能力,對藝術設計領域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戚序,況成泉.系統思維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價值[J].社會科學家,2009(10):142-144.
[2]劉同新.論藝術設計中系統思維的意義[D].天津美術學院,2007.
[3]趙紅.要設計創新,學會科學的系統思維理念[J].時代文學(雙月版),2006(3):140-142.
作者簡介:梁遺鵬(1977.5-16)性別:男,籍貫:湖北孝感,單位: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職稱:副教授,學歷:藝術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作者信息:湖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