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草水彩畫藝術興起并興盛于十九世紀,廣州十三行附近是其主要生產和貿易的基地。當時廣州云集了大量的西洋商人、旅行者、傳教士、官員等各類人群,他們在此居住和進行貿易,將茶葉,瓷器和其他中國商品運回歐洲和北美,以從中獲得豐厚利潤。特別是反映中國世俗風情的通草水彩畫、油畫等藝術品級大地滿足了西方人對中國的好奇心。十九世紀,外銷通草水彩畫主要在廣州制作,題材、內容豐富,運用了歐洲繪畫的透視及構圖技法,色彩明麗、形象生動。它們被裝裱成便于攜帶的紀念品并銷往西方世界,成為當時西方人了解中國的重要媒介。
關鍵詞:水彩畫;通草;題材
廣州一直都是中國與海外交流的重要關口,海外運輸與貿易成就了廣州作為中國重要通商口岸的特殊地位。由于廣州特殊的地理環境,海外貿易當時日益繁盛,中西交流的層面逐漸擴大加深,西方繪畫也隨著各種交流途徑進入了中國人的視線,在攝影技術未發明之前,繪畫成了當時現實社會最確切的寫照,西方繪畫傳入中國,對當時的中國畫家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他們的影響漸漸蔓延,最終以某一種形式表現出來,而外銷水彩畫就是受西方繪畫藝術影響而出現的新興的繪畫藝術樣式,其技法風格的形成出現了端倪。
19世紀20年代對外貿易帶動了文化的交流,西方繪畫藝術隨著文化交流由海外各國的畫家傳入了中國,在廣州,由于西畫的傳入中國的繪畫風格也受到了很大沖擊,本土畫家們順應時勢的發展,不得不與外來畫家進行接觸交流。
英國人錢納利是世紀前期溝通中西方繪畫的畫家,他師從雷諾茲,作為西方國家畫家的代表,他的水彩畫技法特征表現在有時即以褐色墨水加淡彩畫完成,共同特征是以色彩暈染為主,以線條勾勒物像形體,巧妙地利用紙張、筆的優點,描繪出鮮明的光影效果,注重色彩冷暖關系的運用(圖1)。從錢鈉利的繪畫技法中可以對西方繪畫技法的發展窺豹一斑。而在通草水彩畫取得杰出成績的“林呱”就是錢納利的學生,在錢納利的熏陶下,林呱繪畫技法迅速長進,后來還成為其師藝術上的競爭對手,在廣州十三行開設了屬于自己的畫室,幵始大量創作外銷水彩畫作品,通常也被認為是水平最高的外銷畫家。
隨著貿易來往的擴大,文化交流層次的深入,西方人對中國現實社會的探求欲望大大增強,擅長表現中國社會現實的外銷水彩畫愈來愈受到西方人的青睞。廣州的外銷畫家們選用通草片作為昂貴的中國紙和進口水印紙的替代品。因通草片的大小、價格和特殊的紙面結構頗適宜于繪制水彩水粉畫,于是就開始了通草水彩畫最為繁榮和鼎盛的時期。通草片是以一種名為通脫木的樹干中的海綿狀的莖髓經切割加工而成的.質地輕而色澤白,表面相當細致,松軟有彈性,且水溶性好,較易吸收纖細線條的墨色,適合繪制水彩畫,但缺點是脆薄易折斷。水彩運用到質感豐富的通草片上,經過光的折射,往往呈現出一種亮麗的效果。通草水彩畫所選題材極為廣泛,所反映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包括了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清朝官僚肖像,到市井平民形象;從廣州口岸風光,到家庭園林雅筑;從貿易現場實景,到生產制作過程;從娛樂生活戲劇,到社會治安刑罰;從昆蟲、鳥類、魚鴨,到花卉、草木、種植。題材五花八門,不可謂不豐富。涉及社會方面,不可謂不廣泛。驟看其貌不揚,筆法幼稚,但是描繪細膩,富有特色,是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態的全景圖。這樣的外銷水彩畫技法在當時很受西方人的歡迎,風靡一時。
題材豐富的外銷水彩畫在當時西方國家廣為流傳。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美中貿易博物館收藏著近400年來有關東西方貿易及文化交流的文物和資料。這些中國畫家的作品,就是當時適應外國人的需要而推出的以廣東風貌為主要題材的外銷畫。美國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及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也收藏了大量通過廣州口岸傳去的外銷水彩畫。
從外銷水彩畫的技法可以窺見清代時期的廣州對外開放后吸納西方文化的兼容和大度,是西方人看中國文化的最佳窗口。外銷水彩畫技法糅合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用筆、意境經營,參入西方繪畫的透視法、明暗調子、色彩的冷暖度等技法,而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兼備中西方繪畫的風格面貌,它是中西方繪畫技法的混合體,綜合兩方的文化特征。西方人不喜好中國傳統繪畫風格,外銷水彩畫是為了迎合西方人的審美口味的產物,中國傳統繪畫西方人沒興趣關注,只有融合了中西畫畫法的外銷水彩畫才是西方人看中國文化的最佳途徑。
通草水彩畫是清代廣州外銷畫中的一種重要外銷商品,興起于19世紀初,盛行于19世紀中,持續到20世紀初。純民間性貿易行為的產品,由民間手工藝人制作,通過貿易傳播到歐美,且由歐美百姓們收藏,客觀上傳播了中國文化,弘揚了中華五千年文明。
參考文獻:
[1]梁嘉彬.廣東十三行考「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2]李國榮,林偉森.清代廣州十三行紀略〔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
[3]陳玉環.西方人眼里的中國情調[M].北京:中華書局,2001
[4]劉明倩,劉志偉,18--19世紀羊城風物一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廣州外銷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程存潔.十九世紀中國外銷通草水彩畫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袁振藻.中國水彩畫史〔M].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羅園(1989.02—),女,漢族,籍貫:江西余干人,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院,中級工程師
(作者信息: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