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君 冉滔

摘要:在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里,選取從1999年到2018年20年來的60部獲獎動畫短片,將其時長、導演國籍、色調風格、題材類型、藝術形式、敘事形式、人稱敘事形式、鏡頭率等因素進行量化與數據采集,并進行數據可視化,獲得可能存在共性的優質動畫短片因素。
關鍵詞:動畫 數據 分類 統計
一、項目的研究與意義
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始辦于1960年,迄今已有58年歷史。我們將其從1999年到2018年中的60部獲獎短片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其時長、導演國籍、色調風格、題材類型、藝術形式、敘事形式、人稱敘事形式、鏡頭率等數據。從而提取出直覺無法體會的隱性相關關系,并利用數據視覺化的方式呈現代表性的規律,研究成果對于動畫專業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對學習動畫,從事動畫專業的人群有所幫助。
通過閱片、分析、記錄、推論六十部動畫短片,保留有一定價值的數據,剔除不必要的干擾數據,最后以數據視覺化形式呈現研究成果。
二、數據統計與推論
2.1導演國籍分布
由表1可推論:法國國籍的導演最多,可能因為舉辦地在法國,在法國影響更大,對本地的導演吸引更大。
2.2短片時長分布
由表2可推論:5-10分鐘的短片時長最多,可能與組委會的收片規則有關,也可能與時間過短故事鋪展不開,過長會略顯拖沓有關。
2.3色調風格分布
由表3可推論:黃、藍、黑、白、紅最多,可能顏色本身的視覺張力有關。
2.4題材類型分布
由表4可推論:劇情,奇幻題材最多,可能因為短片大部分在講述具體故事,主要是大情節類型,也可能因為用夸張奇幻的手法去表現故事是動畫表現形式的一大優勢。
2.5藝術形式分布
由表5可推論:電腦動畫最多,可能因為藝術創作方式會隨著時代前進,科技的進步而變化,且計算機動畫制作有便捷、便宜、便于修改、有獨特效果等優點。
2.6敘事形式分布
本研究將四種敘事形式以如下方式分類:抽象性敘事形式相對而言更加大膽,突破常規;紀實性敘事形式多由真實故事改編;文學性敘事形式相對而言無較為明顯的沖突部分;戲劇性敘事形式相對而言有著強烈沖突存在。
由表6可推論:文學性敘事最多,可能因為大部分短片都在講述一個故事,表達一個主題,文學性敘事更為適合。
2.7人稱敘事方式分布
由表7可推論:第三人稱最多,可能因為第三人稱是上帝視角,用第三人稱更便于展現故事。
2.8鏡頭比率分布
為總結規律,我們衍生出“鏡頭率”概念,將鏡頭數量除以短片時長,可得出單位時間內的鏡頭數,該概念能直觀說明鏡頭數量與短片時長間的關系。
由表8可推論:0-0.1區間內的鏡頭率最多,鏡頭切換頻率相對較慢,可能因為用更輕松的節奏講述故事,更容易被觀眾理解接受。
三、項目研究的總結與指導意義
3.1項目研究的總結
相比于五六十年代完全在賽璐璐上繪畫的動畫作品,電腦讓繪畫更簡單,方便,而且存儲體積更小,制作大篇幅的動畫電影也不會過于艱辛。但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過于看中特效、依賴軟件而忽略最本質的動畫立意和繪畫技法,是得不償失的做法。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劇本、分鏡、人物設計等很多方面都是他親手繪制、精心打磨過的,所以每一部動畫電影都是精品,即使制作周期長,也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制作讓觀眾滿意,也堅守自己本心的動畫電影。可以說宮崎駿的電影做到了商業與藝術的完美的結合,這也應該是現代很多動畫人應該追求的。
在這60部動畫短片中,時長基本在10分鐘以下,時長越短越難制作,因篇幅的限制,所以要考慮每一個情節的設置,不能有冗余,拖沓的情節,也不能缺失必要情節,這對導演、編劇的能力要求也更為嚴格。
一般在短片的中段,鏡頭數量會相對密集,鏡頭切換頻繁。合理的設置、安排鏡頭,才是一部好的動畫短片必不可少的因素。單一的鏡頭往往不能吸引人的眼球,巧妙地鏡頭設置,節奏的把握也能讓一個普通的故事變得非常精彩。
3.2項目研究的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一部優秀的昂西獲獎動畫短片有著以下特點:有獨特風格;時長在5-10分鐘;色調風格簡約,以紅黃藍為主;題材類型偏向于劇情、奇幻類;善于利用科技發展后的便利產物制作動畫;用文學性敘事形式展開劇情;以第三人稱敘事;鏡頭切換頻率適中。這是一個具有參考意義的方向,可幫助制作動畫短片的學生,在具體格式上有一定范圍參考,能更順利制作出優秀動畫。
參考文獻:
[1]于雙,陳智高,李英,郭世進.可視化數據挖掘技術在影視欣賞研究中的應用[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07(03):71-75.
[2]潘薇.走馬法國昂西國際動畫節[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7(06):124-125.
項目基金:南京工程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昂西動畫節獲獎短片數據研究TB201910013
作者簡介:
1.黃雅君(1999-),女,漢族,福建莆田,在校本科大學生,擅長繪畫,動畫。
2.冉滔(1998-),男,漢族,重慶市萬州縣,在校本科大學生,擅長繪畫,動畫
(作者信息: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